我国医学图书馆联盟发展策略研究

2012-04-02 14:11钟雪莲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馆员医学病人

钟雪莲

(龙岩市第二中学, 364000)

在单靠任何一家信息机构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背景下,图书馆联盟顺应社会需求快速发展起来,但作为联盟内容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医学图书馆联盟却未得到相应的发展。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医学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服务,并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立医学图书馆联盟将是一项关键性的举措。

1 建立医学图书馆联盟的意义

1.1 有利于医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建立医学图书馆联盟,能将医学信息集中起来,对资源进行整合,克服单个馆文献信息资源不全,人力、物力等资源缺乏的困难,使用户通过联盟能较全面地了解医学的相关知识,突破传统图书馆的时空限制,让用户最快地得到医学发展的最新资讯。同时,医学图书馆联盟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各成员馆之间是公平、平等以及互惠的,有利于调动各医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积极性[1],能克服图书馆管理体制的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1.2 有利于医学图书馆资源的合理配置

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立,使医院图书馆可为医学院图书馆提供实践方面的资源;医学院图书馆为医院图书馆提供理论资源;各馆馆员之间分享隐性知识资源;各医学图书馆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弥补单个图书馆的不足,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如某些资料不必每个馆都去购买,可以通过共享[2][3]实现医学图书馆间的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

1.3 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医学科学发展迅速,新技术、新疗法、新理念等不断涌现,临床医技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等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特别是临床医技人员必须不断地搜集医学最新信息,掌握医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医学最新成果帮助病人解除疾患[4]。同时,由于现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人们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越来越难,越来越需要专门的信息服务为支撑。医学图书馆联盟可以使各医学图书馆原本分散或闲置的医学资源都得到利用,在医学图书馆联盟并行化的工作体系中,任何一个医学图书馆都可以通过高效率的途径和方式调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并通过“共同诊断”机制共商满足用户需求的办法和措施,满足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5]。

1.4 有利于循证医学的应用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又称实证医学,作为一个新的临床理念,它是指临床医师对患者诊治时都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的方向,也是21世纪临床发展的必然趋势[6]。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对检索相关的资料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为循证医学在医学中的有效应用提供条件。

2 发展医学图书馆联盟的策略

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必须要有整套的计划,应从组织管理、制度、服务、技术等方面系统地进行。

2.1 组织管理方面

2.1.1 联盟组织结构

医学图书馆联盟建设旨在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让各个医学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整合,发挥医学图书馆最强大的优势。医学图书馆联盟成员主要包括医院图书馆、医学院图书馆和医学研究所图书馆。三者各有优势,把三者优势综合起来,就会让医学图书馆联盟发挥更大作用。对于我国医学图书馆联盟的组织管理,可以借鉴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的成功经验[7]:根据医学图书馆的特点来设计,可采用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成员学校校长、成员医院的院长、成员馆馆长组成。为了实现对联盟内具体事物的管理,应成立一个独立的执行管理机构,下设行政部门、图书馆服务部及信息技术部,分管不同的工作。行政部门由各馆选出的人员组成,负责联盟制度的确立和联系活动,包括将机构的执行决策下达给各个部门,将各部门的意见上传到执行指挥中心以及对外公关活动;图书馆服务部由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医学知识的专职人员共同组成,主要职责是为读者服务,以用户为中心,将资源利用起来,进行学科化服务,提供参考咨询等服务;信息技术部由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人员组成,负责建立知识库、用户平台等。

2.1.2 联盟制度

在实际运作中,联盟成员各自在发展规模、水平、管理模式、人力和财力资源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都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规定来约束成员行为,保障联盟成员间的协调互助。

(1)制定一套完整的理事会制度,实行监督制。理事会管理制度制定后,对各个馆的管理也要制定相关规定,有法可依,有条不紊地建设好医学图书馆联盟。

(2)联盟是一种非正式组织,对结盟图书馆没有行政约束力,因此可通过建立联盟文化来统一结盟图书馆。联盟文化是指把联盟内各馆的共同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位考虑的精神特质。每个成员馆必须把联盟的利益放在自身的利益之上。因为个体馆从联盟中得到的利益是他们仅靠个体的努力难以达到的[8]。

(3)馆员招聘和考核应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保障联盟建设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4)建立全盟统一的标准。如图书管理系统的一致性;检索软件的一致性;网络建设的一致性等。各成员馆根据标准来建设,为联盟真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2.2 馆员队伍建设

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除了要有丰富的资源外,合适的“人”也是提高服务质量不可缺少的。医学图书馆的特殊性,要求医学图书馆员是一个有能力的、知识渊博的、对医药卫生及相关专业的电子信息源和印刷型信息源有很深的了解,具备较高超的技术,能很好地为临床服务的专门人才[9],医学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好坏与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馆员队伍是实现高质量服务的前提条件。

2.3 服务手段方面

联盟建立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为用户服务,因此“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应是联盟的宗旨。做好服务的手段主要包括:

2.3.1 建立医学知识库

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立是为了方便不同的读者群,应做到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建立不同的知识库:

针对临床医护人员,可建立医护人员文库,包括:(1)病例库,即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碰到的病例及解决方法做成案例保存;(2)交流库,即将通过正当途径收集到的国内外医学专家文献集中在一起,供医护人员参考交流。

针对病人,可建立病人对其病情诊治的相关查询,即建立世界范围内此类病情的诊治情况的数据库,诊治与其相似病情的专家信息以及相似病情应注意的事项,使病人通过了解这些信息更好地配合医生就诊。

针对病人家属,应建立病人家属交流库,即将病人家属在照顾病人时需注意的事项,根据不同病情将其分类整理,形成可参考的文字信息。

针对一般读者,可将一些关于养生之道,平时应如何预防一些疾病发生等信息建立成知识库。

2.3.2 实行合作参考咨询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和实时交互参考咨询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使得咨询请求量急剧增加,医学参考咨询馆员越来越多地遇到超过自身知识能力的问题,因此建立医学图书馆联盟,实行合作制参考咨询,充分利用各个医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的优势,是帮助用户准确获取医学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医学图书馆联盟参考咨询服务的必然趋势[10]。

我国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制参考咨询服务可分三个主要方面进行:(1)对医护人员和医学院师生的参考咨询服务。联盟成员图书馆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合作解答,找到最佳的答案,然后以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对其咨询的问题进行解答[11];(2)对病人的参考咨询服务。由于工作人员有限以及病人所需信息的不同,联盟可以病人所属医院为单位进行服务,首先由所在医院的人员给予解答,若无法解答,所在医院人员再通过联盟内部网进行交流得到所需信息,然后再提供给病人;(3)对病人家属和普通用户的参考咨询服务。通过建立用户平台,利用BBS,E-mail,博客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服务。

2.3.3 实行学科化服务

针对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图书馆员应提供学科化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化服务,学科馆员可分为以理论为主和以实践为主。理论为主的学科馆员能第一时间获取医学相关知识,以实践为主的学科馆员由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如退休的老医生、老护士组成,能提供治疗方面的方案和处理办法等,让临床医护人员通过医学联盟的学科化服务,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普遍服务和重点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普遍服务面向所有用户,即学科馆员通过服务,使更多的用户了解并学会利用与医学相关的资源和服务,扫清用户资源获取的障碍,跨越资源利用上的限制,建立更多的自助式服务,引导、指导用户的利用,培养用户具备与学科馆员同样的能力[12]。在普遍服务的过程中,及时反馈用户的信息和服务需求,让联盟成员共同提出解决方案。重点服务是为医学这门学科或是医学课题情报研究提供的服务,学科馆员应及时了解研究人员所需的资源,及时给予帮助,并向联盟提出采购、单点开通以及文献传递等资源保障建议[13],为医学人员提供经典病例研究资料、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技术资料等;为科研提供帮助,如提供所研究课题的背景材料、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等相关资料。

2.4 技术支撑方面

为整合和利用资源,医学图书馆联盟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联盟应制定和选择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可采用Web Services的数据共享构建模型来建立医学文献资源库信息共享系统[14]。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可采用数字认证技术,使用户具有合法的使用权限和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在参考咨询方面,实行合作制参考咨询,用户可通过E-mail、wiki技术、MSN等方便快捷地使用知识库,以及实现实时问答。医学图书馆联盟和其他图书馆联盟一样,必须要有技术基础和技术实施,这样才不会造成事实上的资源利用障碍。

2.5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知识产权是联盟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医学图书馆联盟在合法的前提下服务读者。

2.5.1 联盟信息资源建设过程的知识产权保护

信息资源建设是联盟对外服务的重要保障,包括实体信息资源建设和虚拟信息资源建设,要注意这两方面在建设过程中是否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首先,医学图书馆联盟在实体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其对馆藏资源数字化时容易侵犯版权人的复制权,因此,医学图书馆联盟在对馆藏资源数字化时要弄清楚作品的版权状态和使用方式。对进入公有领域的医学作品,在复制过程中只需注意别侵犯著作人的人身权;对不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如对医学技术标准进行数字化,要特别注意这些作品是否完全不受版权保护;对于尚在保护期限内的作品,医学图书馆联盟在复制这些作品时应在“合理使用”方式下进行,保障这些资源只能浏览而不能复制。其次,医学图书馆联盟在建设虚拟信息资源时,其链接过程和下载过程中容易侵犯版权,因此医学图书馆联盟应设专门部门处理在链接和下载过程中的侵权行为[15]。同时,医学图书馆联盟对自主开发的知识库也要注意进行保护。

2.5.2 联盟文献传递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文献传递活动涉及作品的复制和网络传播两个环节,著作权是否得到了保护是文献传递过程中很重要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作品被上传至网络,再通过网络进行传递,这已成为当今作品流通的重要途径。医学图书馆联盟为了能有更完备的信息资源,必须通过网络对有用信息资源进行复制,以获取资源;为了服务用户,需要通过网络传递资源,满足用户对资源的所需。因此,医学图书馆联盟在进行文献传递时应明确不同性质的传递方式有不同的版权政策,同时应和版权代理组织,如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等进行合作交流,达到知识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16][17]。

3 结语

图书馆联盟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进行合作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将是缓解医院图书馆、医学院图书馆和医学研究所经费、人力资源等有限与日益激增的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和解决海量信息给读者带来咨询困难的一个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使医学技术的进步能及时惠及用户的有效途径。

[1][3]潘仁彬,潘玲.中小型公共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及其思考[J].云南图书馆,2006,(3):22-24.

[2][5]宋芙兰.试论发展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和对策[J].现代情报,2006,(8):31-32.

[4][9]朱 玲.从美国医院图书馆标准看中国医院图书馆之差距[J].医院信息管理,2003,(2):38-40.

[6]柏翠林.循证医学与医学信息服务[J].医学信息学,2007,20(9):1625-1626.

[7]谢 玲.从美国的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看我国的图书馆联盟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2):66-67.

[8]崔春玲,王丽丽.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药,2005,(3):30-31.

[10][15]李 培主编.数字图书馆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王晓力.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08,(2):21.

[12][13]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8-9.

[14]陈 晓.基于Web Services的异构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2):50-51.

[16]陈传夫等.国际上文献传递版权实践及其启示[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1):9-10.

[17]李晓光,高侠.知识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1):11-13.

猜你喜欢
馆员医学病人
谁是病人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病人膏育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