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摘帽”问题研究

2012-04-08 19:01蒋冠瑞
关键词:高等师范师范教育高师

蒋冠瑞

(广西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高师院校“摘帽”问题研究

蒋冠瑞

(广西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近些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一直热衷于摘掉“师范”的帽子,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 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纵观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发展历程,高等师范教育体制之争一直未休停过。鉴于百年师范教育之争的历史阶段性决定,给当今的高师院校“摘帽热”留下了一些启示。

高师院校;摘帽;争论;师范性;综合性

我国许多高等师范院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经历了时代的多番考验才形成今天较完善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然而,一些急于想“改头换面”的倡议者却无视百年师范教育发展所流传下来的无形资产。殊不知,撤销、合并容易,建设一所师范院校却很难。他们迫切想摘掉“师范”的帽子究竟为哪般?让我们来重温一下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结合我国国情和高师院校的教学现状,权衡一下高师院校“摘帽”是否真的有必要。

一 如今我国高师院校对“摘帽”如此执着的原因分析

在过去几年中,高等教育领域里掀起了一股“改名潮”。在更名改姓的高校中,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升格,将“学院”改为“大学”,有人称之为“傍大学”;另外一种是把体现行业特征的名字去掉,人们称之为“摘帽子”。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立了一批以行业命名的大学,如地质大学、矿业大学等。可现在,这类大学中有些急切想摘掉行业的帽子“重新做人”。不管是发展得较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全然不顾自身的实力和条件,盲目跟风想走综合性大学道路,这种状况使大学办学产生浮躁之气,是极不利于高等院校健康发展的。在更名改姓的浪潮中,一些高师院校也不甘平静,强烈要求摘掉“师范”的帽子。根据统计,教育部从2003年到2008年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各校对办学定位进行了重新讨论和确定,其中将“综合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等作为办学定位或理念的地方高师院校超过80%。[1]

1.20世纪90年代,一些师范院校想摘掉“师范”的帽子,主要是基于生源和经费的考虑。[2]以前教师待遇一直很低,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低,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教师工作,师范院校招生非常困难。近些年,随着国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提倡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使得一些人开始愿意从事教师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师院校招生困难的局面。虽然生源情况有了好转,但教育经费却一直是个不解的难题。一直以来,经费短缺是高师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最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地方对教育的投入能力就越弱;还有些地方政府根本不重视教育,觉得教育发展收益低,周期长,于是便把原本该投入教育领域的资金投放到其它行业中。由此,师范院校所获得的教育经费自然就更少了。其次,1994年,虽然国家开始实施大学生缴费上学政策,想以此来增加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但却规定高师院校继续对学生免收学费,这就大大加大了师范院校的办学困境。经过几番轮回,如今除了六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和少数省份的试点师范院校试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外,其它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费只占非师范类专业学费的一半。这使得师范院校不愿意招收单一的师范类学生,便想在综合性办学上打主意,摘掉“师范”的帽子走综合大学的道路。他们可能会认为倘若转战综合成功可以从国家和地方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接着,自从提出高师院校不仅仅要发挥“师范性”,还需注重“学术性”之后,经费的支出一部分用在了教育科研上,这样教育经费相比以前就更少了。记得有位大学教师说过,“为什么教育领域出不了高端科研成果,而那些理工科的专业却硕果累累?那是因为理工科的经费是教育经费的数倍,如此薄弱的经费无法激发高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虽然这种说法过于功利化,但却反映了高师院校的经费短缺问题。

2.除了经费这个主要因素之外,图一虚名的目的性也很强。目前有些发展得还比较好的高师院校也想摘掉“师范”帽子走综合性道路,认为此举可以创名校。当然,他们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值得大家肯定的,但创名校是不是非得去掉“师范”这顶帽子才可以实现呢?法国巴黎高师一直保留着校名,却丝毫不影响自身的发展。有些办得很好的学校,反而不愿意改掉自己的名字,如厦门大学,当时国民政府想将其改之为更宏大的“福建大学”,然而,校友们都誓死捍卫校名,领导也很支持,最终将校名沿用至今,这个老校名丝毫不影响创名校。我国许多大学都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都是老一辈的校长、师生和职工们辛苦创建起来的,这些学校在不同层级、本区域内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学校的校名是前辈们辛苦创下的品牌,而如今那些倡议者们却想将其急切丢掉。

虽然高师院校面临的困难目前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然而可以换个积极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相信问题终会是能得以解决的。师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百年,抗战了百年,一路走来,从一个“师何以还须受教”的封建社会走到今天所建立的较为完善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是多么地不易。留存到今天的每一所高等师范院校里凝聚了无数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心血,积累了无数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科研成果。倘若就这么轻易将它们撤销、合并了,这将会是一笔无形资产的流失。接下来,我们不防来重温一下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史上的七大波折,慎重思考高师院校存在的价值,反省一下这些热衷于“摘帽”的师范院校的行为。

二 对百年高师教育发展中的七大争论回顾

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走过了百年历程,能生存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百年来针对是否设置独立的师范体系及相关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七次大的争论,高师院校在争论中成长,这些曲折的经历对当今的师范教育有很深刻的意义。

争论开始于1904年,焦点是“师范学堂有无单设之必要”。[3]由于当时清政府普及国民教育需要大量师资,以及受日本师范教育模式的影响,最后决定独立设置师范学堂。1922年引发了“是单独设置高等师范学校,还是将其设置于普通大学之中”的争论。[4]教育部最终批准了北京高师校长李建勋提交的“请改全国国立高等师范为师范大学案”。第三次争论是在1932年,主要是关于“是取消,还是保留师范教育体制”。[5]其间经历了一波三折,最终还是同意师范大学脱离综合大学单独设置。1947年的争论点依然是关于“师范院校单独设立还是在大学内设置”的问题。[6]最后主张师范学院独立设置的意见占了上风。1961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围绕“要不要办高师,高师与综合大学的异同”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桑镛炳同志的《理直气壮办师范》一文鼓励大家坚持办师范的信心。1980年的争论最终指出“高师要办,并且要努力办好”。1999年,引发了师范教育史上第七次争论——师范院校的发展方向与改革,师范教育往何处去又再次成为焦点。

通过以上七次大的争论,我们可以看出,高师院校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它们一直在争论中前进。尽管它们在风雨中不断经历挫折,但每次都能挺过难关并进一步发展,还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如今,高师院校已成为了我国教师教育主要培养基地,肩负着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大国的重大使命。

三 “摘帽”百害无利,高师院校不可替代

1.高师院校糊涂摘帽后患无穷。

倘若那些不具备实力的高师院校转战“成功”后,学校和教学就可能会受到影响。从学校方面来说,首先,会使得学校管理混乱,学校办学质量降低。由于学生数量剧增,基础设施和后勤服务配套不足,学校将会面临力不从心的窘境,办学质量势必会受此影响。其次,人才目标培养不明确。盲目增加非师范性专业,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学校声誉,进而影响招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从教学方面来说,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质量持续降低。现如今,有些高师院校教师的质量低,根本不具备转站综合的实力。就本科教学而言,有些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低,照本宣科,课堂没有吸引力,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教学缺乏互动,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干其它的事。就硕士教学而言,有些学校的教师经常不按期上课,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忙着做课题,不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不以学生为本。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师范”帽子急切被摘掉,尽管在短期内能吸引一定的生源,但由于名不副实,只会降低新生对教学的期望值,这从一开始便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下去,人才培养将受到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打击,“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恶性循环由此拉开序幕。这种教学环境会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学校里学习氛围不足,自习室、图书馆自习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不重视书本学习,却热衷于搞活动、做兼职。被寄予厚望的硕士生也令人担忧,有些学校课堂上经常有人缺课,有的因课堂没有吸引力而不愿听课,有的跟着老师出去调研或做培训;学习以发表论文为目的、以顺利毕业拿文凭为目的,而无心从事研究。

试问像这类教与学状态的学校如何能够成为合格的综合大学?如何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合格、优秀人才?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那些高师院校倘若依然顽固地想摘掉“师范”的帽子转战综合,最终不仅无法成为合格优秀的综合大学,反而只会落得雪上加霜的窘境,后果将不堪设想。

2.高师院校“摘帽”之举不利于自身发展。

摘掉帽子对高师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帮助的。高师院校在百年之争中曲折前进,百年博弈,每次略胜一筹的依然是坚守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师院校的存在还是利大于弊的,是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高师院校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从百年之争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

(1)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无法取代高师院校悠久的“师范性”文化。

首先,1961年召开的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争论中,韩温东同志进行了发言。对于“高师与综合大学相比,是大同小异,或是小同大异?还是有同有异?”这个问题,他在回答中说,“区别一个事物的异同,应从性质上去看,性质不同则是大异。高师要成为教育革命的学校,这和理、工、农、医学校要成为技术革命的学校是不一样。高师主要培养的是中学教师,综合大学则主要是培养理论队伍和科学技术队伍,培养中学教师不是主要的任务。”[9]虽然,这个说法在当今发生了一些变化,如高师任务的培养任务的范围扩大了,现在高师院校不仅仅是对中学教师的培养,还有小学教师,甚至大学教师的培养,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培训等等,教师教育朝着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但这些始终是围绕为培养教育行业的人才发生变化,性质上是没有发生改变的。对于国家支持在综合性大学办教育学院的举措,这只是对教师培养多元化的一种补充模式。综合大学不会将其教师教育作为学校主导学科,综合大学也不会成为教师教育培养的主要场所。所以,从本质上来讲,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是无法取代高师学院的“师范性”特色的。

其次,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的未来教师所拥有的气质是独特的。古人云:“为经师易,为人师难。”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要具备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但最重要的是具备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以及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热爱教育事业,懂得人文关怀。这种气质放在高师院校里培养更有优势。教育,教书育人,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很多高师院校都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的独一无二的“师范性”文化。这种特色文化在以多学科齐头并进的综合大学中是难以积累的。所以,高师院校是培养优秀教师最合适的场所,是具有很强的优势的。有人说,综合性大学比高师院校的文理知识更扎实,更能培养出好学生。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综合大学和高师院校都有办得好的和办得差的,不能拿综合大学的“上等马”去比高师院校的“下等马”。现在,国内的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文理学科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他们完全有实力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特级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对于一些办得不怎么好的高师院校,要做的不是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迫切丢掉“师范”的帽子转战综合,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去加强本校的“内涵发展”,发挥自己的特色。

(2)借鉴国外师范教育改革经验时需立足我国国情。

回顾下七次之争每一次的结局,第一次争论最后决定独立设置师范学堂的理由是清政府办国民教育需要大量的师资;第二次争论,最后达成了妥协,保留一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并改名为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另外一部分是并入综合大学,如南京高师,并入了东南大学;由于当时大量的高师院校并入综合大学,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五次争论在国内掀起了一番热潮,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左右,我国经济建设急需人才,教育发展时不可待,高师作为培养基础人才的基地,是不该完全撤销或合并的。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争论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工程更加渴求中小学师资,最终,指出了“高师要还是需要办,并且要努力办好。”高师院校的地位更加牢固了。从每次争论结局中我们不难发现,师范教育不仅没被打倒,反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高师院校也成为了我国师范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地。高师院校作为一个独立设置的体系存在,与历程中的争论奋斗史息息相关。从这些争论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中国发展需要师范教育,而高师院校作为师范教育培养的主要场所,它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所以,“师范”的帽子是不能摘掉的。

很多人看到美国撤销了高等师范院校也一样发展得很好,就想模仿美国师范教育改革。可是,他们却未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无论从国家对师资的需求方面,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我国都不能照搬美国师范教育改革模式。现在,“师范教育”虽然改名成为了“教师教育”,但本质却没发生变化。全国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有的师范院校全然不顾自身实力想借此之机改头换面,以“走综合性道路更能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为理由,急于摘掉“师范”的帽子。高师院校虽面临众多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如教师教育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教师来源“多元化”。以前高师院校的学生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外来的挑战能促使他们认清自身的弱势,努力去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师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整个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是有利的。

(3)高师院校在改革浪潮中应做好办学定位,各行其职。

1999年的第七次争论的焦点是师范院校的发展方向与改革,再一次的师范院校该何去何从又提了出来,直到今天,师范院校转战综合的念想还很强烈。高师院校的领头羊们现已具备了转战综合的实力,同时自我定好位了。它们没有处心积虑地去摘掉“师范”这顶帽子,而是把教师教育特色作为自身优势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去促进学校的发展,在肩负着培养优秀、特级教师队伍、优秀教育科研人员,以及未来教育家的重任中前进。

最主要的问题出于一些办得不怎么好的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为本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出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和优秀的校长。然而,它们不认真自我定位;不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不考虑自身办学实力和条件,在办学目标上重“名”轻“实”;在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上舍“本”逐“末”,轻视作为师范院校的“本”——“师范性”,追逐“末”——“综合性”,[10]迫切想摘掉“师范”的帽子,不切实际地扩大建设、无目的地招聘教师,想从量上千方百计拼凑转战综合的条件,造成经费紧张,盲目跟风地追求“综合化”。

在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急于想“摘帽”的高师院校不应该处心积虑地想摘掉“师范”帽子,重名轻实、盲目扩招最终只会是饮鸩止渴,对学校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办名校只会更不可能。这些高师院校应该珍惜积攒多年的无形资产,根据自身的实力和条件做好自我定位,以教师教育为根本,紧抓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已拥有的师范特色,为本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尽职尽责。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EB/OL].http://www.pgzx.edu./cn/.

[2]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4][5][6][7][8].李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变迁:论争、根源及启示[J].聊城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05-108.

[9]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Z].李友芝.

[10]梁梅.转型时期地方师范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5):21-23.

ClassNo.:G6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StudyofGettingRidoftheLabelofHigherNormalCollegeand
ChangingIntoaComprehensiveUniversity

Jiang Guanrui

Recent years, some higher normal colleges in China has been keen on getting rid of the label and entering into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over one hundred years , there has been a dispute about what the normal higher system should be. In view of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 getting rid of the label in higher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s can offer some enlightenments for higher normal colleges i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ers education.

higher normal colleges;debate; teacher education;comprehensiveness;getting rid of the label

蒋冠瑞,在读硕士,广西师范学院。

1672-6758(2012)07-0035-3

G65

A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师范教育高师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师范教育“初等数论”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影像中的教育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究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