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2012-04-08 19:01曹俊华易元红胡晓峰
关键词:校企旅游高职

曹俊华,易元红,胡晓峰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曹俊华,易元红,胡晓峰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校企合作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探讨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消闲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我国各地方也都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如湖北省出台《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省深入实施“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推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输送人才”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已被各高职院校纷纷采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持续发展等。如何依托旅游行业,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课题。

一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现状分析

校企合作,是在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是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和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形式。[1]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服务于社会经济。

1.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

(1)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专家与旅游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执行提出建设性意见。

(2)校外实习基地。企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课程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的机会和岗位,这是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合作形式,通过校外实习,使学生通过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掌握企业工作岗位技能和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

(3)师资基地。教师是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聘请资深教师兼任企业顾问,丰富行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弥补校内教师的不足。

(4)订单培养。订单培养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以对学校赞助、向学生提供奖学金等方式设立企业冠名班,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这些模式的综合使用,加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力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但其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

(1)合作形式大多处于浅、中层次,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2]目前,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上流于表面化,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如有的企业仅仅参与学生实习的安排,而无其他任何形式的合作。

(2)旅游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目前所形成的校企合作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寻求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而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之又少。而如前所述的校企共同成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外实习基地等合作形式,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合作更多的照顾学校的利益,缺乏驱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激励措施,校方对企业强调承担的义务多,缺乏利益的补偿,致使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

(3)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不健全。国家尚未制定良好的校企合作制度和国家法规,未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缺乏专门的组织来具体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影响校企合作的持续开展。

(4)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这一特殊的利益群体,他们渴望通过校外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但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其就业观与发展观出现冲突,导致积极性不高,甚至影响其后阶段的学习。

二 构建旅游管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对策

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策略。实践证明,发展势头良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其真正的优势在于主动适应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区域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与社会服务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独特的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主动适应区域、旅游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即满足区域、旅游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旅游行业需求有机联系。同时,遵循旅游企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重实效的校企合作,促使校企合作的深化,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1.校企合作思路。

(1)构建“企业、学校(专业)、学生”三方联动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在校企合作中,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传统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企业、学校(专业)、学生”三方联动的合作机制,使校企合作能够深入开展。从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出发,其追求的是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企业的核心目标是需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知识面较宽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学校(专业)和企业共同涉及的主要对象,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旅游企业需求,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定、实训设施改善、学生顶岗实习组织与落实等方面与旅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将旅游企业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专业培养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同时充分发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领域的全面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教育资源的先进性,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能考核和鉴定等服务,取得企业的支持,最终形成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2)健全校企合作的政府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保持校企合作开展的长久性。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承担着主体、实践指导者和效果检验者三大重任,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3]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企业积极性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而企业积极性的调动,单靠高职院校本身难以解决,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介入。从目前的政策法规看,我国企业既无校企合作的压力,也无很大的利益可图,造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必须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保证校企合作的长久开展。

(3)健全学生实习管理机制,搭建优质服务平台,确保校企合作核心目标的最终实现。改变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目标,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应在健全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改进顶岗实习办法、拓展和稳固实习基地、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学校应切实做好学生的实习思想教育工作,与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搭建优质的服务平台,妥善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理顺实习各方的关系,达到校企互动的良好效果。[4]

2.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

(1)实施企业全程参与的灵活的“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对旅游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订单培养模式,可开展全程订单培养、中途订单培养和最后一年或半年订单培养,并加强企业在订单培养中的作用,实施全程参与。即把企业就业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结合起来,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具体教学、管理和决策中来,使旅游行业能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人才培养。

(2)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设立“旅游产业合作委员会”。目前,我国已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中明确指出,对在校企合作中成效显著的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奖励。[5]但要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入、长久发展,国家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如通过减税、行业表扬等相关奖励政策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同时,应由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如“旅游产业合作委员会”,加强对企业、学校的监控管理,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

(3)建立校内实习领导工作机构、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建立以系主任为首、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及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实习领导工作机构,加强对学生实习环节的管理。由实习领导工作机构成员共同制定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实习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同时,指派专业教师进行“实习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实习中的跟踪指导”及“实习结束后的访谈反馈”,充分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管理和服务工作。

在建立校内实习领导工作机构的同时,还应和不同的校外实习基地共同构成网络交流平台,设立覆盖一定区域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网络,满足学生对旅游企业的认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实现学生从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就业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个性化实习需求,以达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

[1]郎静,王水玉,张丽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1(14).

[2]贺亮明.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何勇.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积极性的促进[J].延边党校学报,2009(12).

[4]毛敏芹,曾凌燕.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对企业积极性的调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tech.cn/page/N100/12146.html 2006-9-11.

ClassNo.:G718.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StudyofLong-termCooperativeMechanismBetweenSchoolsand
TouristEnterprisesforTourismManagementMajor

Cao Junhua,Yi Yuanhong,Hu Xiaofeng

The corpo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tourist enterprise is the best choice for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and the tourist enterprises to achieve win-win result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coope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school and the tourist enterprise,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tourism management;tourist company;school-enterprise corporation; long-term mechanism

曹俊华,硕士,讲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易元红,硕士,副教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胡晓峰,硕士,讲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湖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672-6758(2012)07-0038-2

G718.5

A

猜你喜欢
校企旅游高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旅游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