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创新贡献及意义

2012-04-08 19:01雷显华
关键词:改革开放世界理论

雷显华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略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创新贡献及意义

雷显华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创了我国政策性的开放模式,构建了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开放格局,给予了科学的指导,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

邓小平;对外开放;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功实施与巨大发展,不仅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更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是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今天,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刻学习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 邓小平准确地把握了当代世界民族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的相互依赖性增加,这主要源于大工业结束了过去那种自然形成的彼此孤立的状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的形成,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活动及消费活动也都转化为全球性的了,以往那种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间很少往来的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尤其是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这种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国政府先后打开国门,充分利用全球市场所具有的资金、信息、资源、管理和技术,广泛地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不开放,不加强国际交流都很难发展。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搞改革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相互交融的。”[1]

邓小平的这些论断,准确地把握了当代世界民族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各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对外开放是他们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开放,搞闭关自守都是不可能的 ,开放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会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中国的开放也会有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邓小平的这种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融为一体的对外开放理论,顺应了当代世界民族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开创了我国政策性开放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在改革开放初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锁国的思想占上风,我们缺乏建立开放性经济的体制基础和法制条件,所以,党和国家制定的重大政策就成为实现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强调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均衡和公平发展,实施的是全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的平衡发展战略。这种均衡发展的模式是由当时的国内条件所决定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不太注重经济效益;经济发展速度不快等。这些均导致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断加大。因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我们要通过不断地总结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在实施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的基础上,在对外开放中逐渐形成了逐步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战略。“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有着现实的成功应用。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城市,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为受辐射地区的“增长极”;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则是以香港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深圳、广州、南海、东莞等地区共同发展的“增长极”。邓小平把梯度推移理论也成功地运用到我国的改革实践中,他提出由于国内各地区在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经济发展应优先考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具备相当规模以后,然后再向内地及中西部地区渐次推动,把东部沿海地带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向中西部地带推进,直到两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相等。同时实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在我国成功实施增长极和梯度推移理论以来,东部沿海地带逐步获得了国家资金投放和政策上的优势,率先形成了政策性开放的新格局,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总之,我国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的对外开放主要是通过党和国家制定的重大政策来推动的渐进式开放模式,这种开放可以称之为“政策性开放”。[2]邓小平开创的这种“政策性开放”模式,通过实施渐进式的对外开放战略,采取先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的办法,不仅充分考虑到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而且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运用,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渐进式的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

三 邓小平倡导的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密切了内外部的交流与合作

邓小平同志的开放思想博大精深,不仅有深刻的理论阐述,更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他阐明的我国对外开放的内容、形式、途径、方法和措施,对于今天更好地贯彻我国的开放政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对外开放的内容丰富,加强了内外部的交流与合作。邓小平认为,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尽管因为发展有先有后、实力有大有小、性质相互有别,但各有各的长处和优势,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所在之处。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只要他们愿意和我们互通有无,我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它们的经济贸易关系,所以社会主义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宽领域的,无论是在开放的范围上,还是在开放的深度上都应该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全方位的开放既向发达国家开放,也向发展中国家开放;既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形式多样,同样密切了内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但最主要的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积极主张发展各种对外联系中,强调了社会主义开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结并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创办经济特区等多种开放的形式与方法。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我国积极主动地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对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 邓小平对开放给予科学的指导,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

首先,要求正确对待和借鉴现代文明的成果。纵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所有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是同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优秀成果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如何对待现代文明成果,邓小平做出了重要论述。第一,要把吸收和借鉴现代文明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为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邓小平反复强调学习借鉴现代文明成果的重要性。他说:“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3]必须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所以,我国要想获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第二,吸收和借鉴现代文明成果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指出:“我们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学习国外的技术,利用外资,是为了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离开社会主义道路。”[4]也就是说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不应导致资本主义,因为“无论怎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

其次,要求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邓小平在提出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他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处理我国的事情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中国人民自己的实力来办,不能一味地依赖外来力量。不论在任何时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都应该是而且也必须是我们坚持的立足点,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的重要时期,我们更要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我国的基本战略。当然,坚持独立自足,并不意味着就要闭关自守;主张自力更生,也不表明要盲目排外。因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自始自终都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这是因为,我们要想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较高的信誉以便拥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及深度,必须依赖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这是因为,随着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取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我国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自然也会跟着提高。

总之,无论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还是坚持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两者始终是相互统一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像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进行社会建设,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可能行不通。当然,主要还要依靠自己,这是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

[1] [3]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3,91, 195.

[2]梁小萌.从政策开放到规则开放——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模式的转变[J].探求,2001(6).

ClassNo.:A849.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InnovativeSignificanceofDengXiaoping’sOpeninguptotheOutsideWorldTheory

Lei Xianhua

The theory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of DengXiaoping Theory which contains a great many wisdoms. DengXiaoping made the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a fundamental policy for China, which provid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conomy and society with a scientific basic principle. The level of opening up has been deepened continuouslyin China.

DengXiaoping;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innovation

雷显华,硕士,讲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1672-6758(2012)07-0058-2

A849.1

A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世界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