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满足了》的认知文体分析

2012-04-08 19:01王铁梅
关键词:文体学山石语篇

王铁梅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山石满足了》的认知文体分析

王铁梅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认知文体学是认知语言学发展的一个新分支。它关注语言形式与其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联,分析作者创作与读者阐释的认知机制。认知文体学研究理论框架很多,在此试图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对Ted Hughes的《山石满足了》(Hill-stone was content)做认知文体学分析,从短语、词汇和语法三个不同层面探讨了图形背景理论的运行机制及其在诗歌意境形成中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此语篇中图形背景互换为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从而为作品的解读提出新的视角。

图形背景;认知文体分析;《山石满足了》

一 引言

“认知文体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96年,随后被收录在第二版《文体学词典》中。2002年以后,认知文体学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重视。认知文体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综合了语言学、文学研究和认知科学,是文体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将重视文本语言特征的传统文体学研究和关注语篇的产生及接受等心理过程的认知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了多种研究方法,力求系统地阐释出语篇和对语篇的理解之间的关系,为文学作品的分析与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认知文体学研究所应用的理论主要有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图形背景理论(Figure and Ground)、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等等。

认知文体学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更强调在理论指导下对语言或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并力求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试图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的短语、词汇和语法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分析Ted Hughes的诗集《艾尔默废墟》(1994)中的《山石满足了》(Hill-stone was content)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主题意义和思想内涵。该诗全文如下:

Hill-stone was content

To be cut, to be carted

And fixed in its new places.

It let itself be conscripted

Into mills. And it stayed in position

Defending this slavery against all.

It forgot its wild roots

Its earth-song

In cement and the drum-song of looms.

And inside the mills mankind

With bodies that came and went

Stayed in position, fixed like the stones

Trembling in the song of the looms.

And they too became four-cornered, stony

In their long, darkening, dwindling stand

Against the guerrilla patience

Of the soft hill water.

二 认知文体分析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文体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图形背景分立的观点最早是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或曰格式塔心理学家借鉴用来进行知觉研究。[1]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被分为图形背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图形,另一部分则是背景;图形是焦点部分,背景是衬托部分。随着跨学科文化的发展,图形背景这一理论术语被语言学家Leonard Talmy引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当中,并引起了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Talmy认为,图形是一个移动的或概念上可动的实体,其路径、位置或方向是一个变项,变项的具体价值在于其相关性。背景则是一个参照实体,在参照框架中具有固定情景的作用。图形的路径、位置或方向依背景而定并使图形得以突显。[2]也就是说,图形和背景是同一认知框架所涉及到的两个实体,其中移动的或相对可动的实体为图形,而相对不动的实体是背景。而且正是在这种可动与不动的相互关系之中,图形以背景为参照而得到突显。[3]也就是说,图形就是具体的,看上去有高度的结构,更能够被读者感知、识别的部分,而背景就是相对来说比较模糊的、为分化的部分,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

语篇研究进一步推动了认知文体学引用理论的发展。图形背景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进行不同的语篇研究,从简单的句式研究、语篇研究到语言结构研究。也有被运用到不同领域进行的研究,从语篇研究、音乐研究到视觉研究。近年来,国内的语言学家们在语篇领域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刘国辉探讨了图形-背景空间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隐喻性表征,[4]黄国文对唐诗的翻译译本做了功能语篇分析,[5]李蓉对图形背景理论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6]这些研究表明,图形背景理论和语篇解读密切相关,图形背景的认知框架对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主题意义和思想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的不同层面来分析《山石满足了》(Hill-stone was content)这首诗。

1.短语层面。

乍看这首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第一诗节中的标题《山石满足了》(Hill-stone was content)。在常见的知觉场中,大山、石头应该是背景,人才应该是凸显的部分、是图形。但是在诗歌的第一节中,作者Ted Hughes就打破了常规,将山石作为图形凸显出来,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作者用“was content”作表语,运用“拟人法”(Personification)这一隐喻手法,将本无生命可言的“山石”(hill-stone)赋予生命,让其具有人的品质、行为、情感等生命特征,激活了读者对于“满足”(content)的意象(image)认识,从而达到刻画“山石”的目的。然而此处的“拟人法”又以一个主动的谓语形式和语篇‘to be cut, to be carted/ And fixed’所既定的“被动”基调形成了一个矛盾。也就是说,整个语篇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一个“颠倒”的伏笔。

再看全文,不难发现语篇有多处短语隐喻现象:“wild roots”“earth-song”“drum-song of looms”“guerrilla patience”. 作者同样采用“拟人法”这一隐喻手段将“山石”赋予生命:有了脚,会唱歌。

从语义角度来划分,语篇的标题属于第一段。第一段共由三行组成;第二段同样是三行;第三段是一句话,也被分成三行。三段被紧紧固定、相连,Ted Hughes将三段中出现的工厂、工厂中不知名的工人以及工作场景作为背景,以这样的方式来达到突出语篇主题和中心——“山石”(hill-stone)的目的。

2.词汇层面。

此篇诗歌还采用了大量的介词,来达到凸显图形的目的。全诗使用介词如下:

fix in its new place

conscripted into mills

stayed in position

defending this slavery against all

forget…in cement and the drum-song of looms

inside the mills with bodies

stayed in position

in the song of the looms

in their long …stand

against the guerrilla patience

of the soft water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大量地用“in/into”来“植入”“图形”。然而,通读语篇不难发现,语篇一开始最凸显的图形随着语篇的进一步发展,到最后一段,“图形”融入了“背景”,而这合二为一,相互包容。同时又是语篇的容器。作者在诗歌的第一节就用“拟人法”突出了图形“山石”,激活了它在读者知觉场中的意象。“fix in its new place, conscripted into mills”两句中的“in/ into”表达出了“山石”的运动意象,图形“山石”正在向背景工厂中的“new place”出发。随后stayed in position和forget……in cement and两句中, 作者运用两个“in”将图形“山石”固定在工厂里、在水泥里“in position,in cement”,图形由运动到静止,融入背景;接着又用“inside the mill”说明图形“山石”已经是背景“工厂”的一部分了;最后,又用“stayed in position” 来强调图形和背景的融合。这种图形背景的互换实际上是再次强调了文章的主题,人已经变成了石头,人被工业革命摧残的成了石头。“in their long……stand”中的图形是静止的、是站着的,他可以是“山石”,也可以是“人”。正如上文所指,图形和背景在这里颠倒了又统一了,“山石”和“人”成为了一体,成了模糊的、统一的图形,进一步突出诗歌的主题思想:在工业革命中,人性是被剥夺的,人已经成了石头;深深刻画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的摧残。

语篇中还两次运用“against”这个介词,“defending this slavery against all”指的是“山石”在为保护奴隶制而抵抗一切力量,这里的一切力量可能也就包含了那些把他们从山上切割下来晕倒工厂的工人,那些人类。但是在最后一段中, “人”和“山石”又是一体的。第四段中说人像石头“like the stones”,但是在最后一段明确指出人就已经成为了石头,用的是“became”。最后一段中的“人”和“山石”两个意象集合在一起,一起反抗“against”,但是面对着扑面而来、不可阻挡的“the soft hill water”, 又会是什么结果?作者借此说明人类终将会被时间的流水冲刷掉。

3.语法层面。

整首诗歌语篇不长,最后两段分别由两个单句组成,要理解语篇的意义,必须理解最后一段中“And they too became four-cornered, stony……”中的“they”的具体所指。通读全文,主要的线索是上一段中的“……mankind ……stayed in position”,但是这个句子中穿插了大量的介词短语,很难发现。而原句中的具有“four-cornered, stony”特征事物的具体所指又是比较模糊的,导致读者很难弄清楚到底“they”指谁。所以,读者的第一直觉在这里往往会将“they”简单地理解为“人类”,但是随后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they”可以回指上文不同的内容,如:“the mills”“mankind”“bodies”“the song of the looms”或者“the looms”,每一个内容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一种不同的解读,并最终会发现作者所要表达的“资本主义”、“人性的剥夺”、“工业的堕落”的主题思想。

三 结语

认知文体分析不仅能够强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学效果,解读语篇的意义建构,激发读者的心理空间,引发崭新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一般来说,人们会依据不同的分析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某一语篇,而笔者尝试借助于图形背景理论从短语、词汇、语法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山石满足了》进行认知文体分析,探讨图形背景理论的运行机制及其在诗歌意境形成中的作用,分析作者创作与读者阐释的认知机制,分析语篇中图形背景的互换为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从而为作品的解读提出新的视角。

[1]F.Ungerer amp;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29.

[2]Talmy, Leonard. 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C] // Joseph H. Greenberg, Charles A. Ferguson and Edith A. Moravcsik.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Vol.4: Syntax.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25-649.

Tal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I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M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

[3]张定克.图形背景理论下的存现句构式 [J].外国语文,2009(10):8.

[4]刘国辉.图形-背景空间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隐喻性表征简述 [J] .外语研究,2006(2):23.

[5]黄国文.对唐诗《寻隐者不遇》英译文的功能语篇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 :67.

[6]李蓉.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得中国古典诗歌翻译[J].语文学刊,2011(7):69.

ClassNo.:H31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ACognitiveStylisticAnalysisofHill-stoneWasContent

Wang Tiemei

Cognitive stylistics is a new branch of cognition,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 of language and its effect, analyzing the cognition between writers’ composing and readers’ interpretation. There are numerous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n which to conduct stylistics studies, this article offers a cognitive stylistics analysis for Hill-stone was content with the figure and ground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exis and syntax,exploring its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contribution.

Figure and ground; cognitive stylistics analysis; Hill-stone was content

王铁梅,硕士,讲师,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672-6758(2012)07-0097-2

H315

A

猜你喜欢
文体学山石语篇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全山石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佛典譬喻经语篇衔接方式的文体学考察
论韵律文体学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