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焦虑及情感对策探讨

2012-04-08 19:01阳卓君
关键词:外语语音学习者

阳卓君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焦虑及情感对策探讨

阳卓君

(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种重要情感因素。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指的是学习者学习或使用外语时的恐惧,畏缩或不安心理。试析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中的焦虑因素,以期给英语语音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焦虑;语音;情感策略

一 学习焦虑

20世纪70年代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开始兴盛。Howitz(1986)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为外语课堂学习中独有的语言学习过程所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一系列特殊的心理活动。并认为外语学习焦虑包括交际焦虑、测试焦虑与负评价焦虑三个要素。此后,众多的研究证实了外语课堂焦虑与外语学习之间呈明显的中度负相关。随着外语课堂焦虑研究的发展, 学者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更加具体的焦虑源和它与各类外语水平的关系。例如,许多研究己经证实外语听力焦虑、语音焦虑、阅读焦虑、写作焦虑等均与外语成绩呈负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中的焦虑因素及教师相应的情感策略的选取及运用,以期达到在语音课的教与学中能有效降低学生的焦虑情感,提高学生英语语音水平的目的。

二 语音学习的焦虑因素分析

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性格 、焦虑、自信、自尊、移情、自我概念等。在这些情感因素中,笔者认为,焦虑是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关于语音学习,有一项有趣的调查表明,53%的学生为了能记住英语单词的发音,在初中阶段曾用汉字给单词尤其是多音节词注音。如把“Saturday”注上“杀头台”“telephone”注为“特里疯”等,行为虽然可笑,但这却说明了许多学生发音不好,诵读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他们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王初明教授曾讲到,“在英语学习自我概念发展的初级阶段,语音学的好坏会辐射到整个英语学习。”(2004)毋庸置疑,在外语学习中,焦虑在任何学习者中都存在,只是程度高低的问题。

语言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担心自已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不足,用目的语交际时不被他人接受或害怕使用的语言不够流利正确、出现错误而被别人负面评价,因此产生交际畏惧心理,并常常选择回避或退缩。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很少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不爱回答问题,害怕教师提问。即使参与,也经常回避比较复杂的表达,喜欢用简单的句子。毫无疑问,焦虑也有其正面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的低焦虑可能引起正面影响,适当的低焦虑使学习者有适度压力,这种适度的低焦虑能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而超出这个范围尤其是过分的焦虑只会带来负影响。高焦虑的心理负担很可能导致低落自卑的心情,“以致学习者本能地筑起心理屏障,以沉默来应付英语学习,严重者甚至对整个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阻止英语输入。这样,由发音学习引起的心理反应可能造成英语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的减退,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相比之下,发音学得既快又好的学生,会引起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称赞,产生成功的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激发学习动力,增强信心,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效。”(王初明,2001)由此可见,语音学习方面的焦虑不容忽视,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情感策略减轻焦虑,提高学生语音学习的效率。

三 情感对策探析

人的交际信息既有内容层次的信息也包括了情感层次的信息。(reardon,1989)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应该牢记教学信息既有内容层次的信息也有情感层次的信息。在教学课程中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据调查,大多数学校英语专业的语音课程于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笔者常年担任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语音课程的教学工作,语音课对于刚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首先,作为语音课程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他们的新生身份。一些学生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心理状态很不稳定。陌生的城市、全新的环境、角色的转换、对专业学习的迷茫、 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等使他们大部分人在入学初期都难免产生“入学焦虑症”。大学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应该引起不仅是心理卫生工作者的注意,也应该引起专业课教师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对于语音课教师来说,这门课程对他们而言很可能就是大学里的第一堂专业课。对学生今后四年的专业学习心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课堂上教师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可亲的笑容、鼓励的眼神、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乃至儒雅的仪态都能有效降低大学新生们的焦虑情绪,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对未来四年的专业课程学习的向往。

对多数大一新生来讲,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焦虑,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据观察,大一新生在进行语言输出时的焦虑程度比输入时产生的焦虑程度高,即在说的方面产生的焦虑比听与写时产生的焦虑更多。2001年,王初明教授专门以语音学习为例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心理器官(mental organ),语音是它的外化形式,就像人的五官,有美和丑的区别。若发音不好,在课堂上练习口语时,会令学习者担心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陷”,从而对自我形象构成威胁。(2001)语音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开口操练的机会很多。那么在进行课堂操练时,教师必须注意照顾到学生的焦虑心理。本人从事语音教学几年以来最深的体会就是课堂教学中慎用负面性语言,比如,“it’s a silly mistake.You speak English with strong accent.”等等。诸如此类的负面性评价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心理影响更大。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万不可武断指责学生开小差没有认真听讲等。学生发言正精彩时候,教师切忌因发音或语调上的小问题打断学生。 笔者曾做过关于学习焦虑的调查,其中一项是:你在课堂上发言正精彩的时候如果老师打断,指出你发言的错误,你会感到焦虑紧张吗?有89%的同学选择“是”,这个小调查提示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错误重铸技巧,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

另一方面,对错误的评价应该力求做到客观委婉,就错论错,从而加以纠正或重铸。这样学生更乐于接受。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策略是对学生错误的重铸方式,对学生的小错误不宜使用夸大性词汇,比如:very,always, all the time,extremely,terribly等,宜多使用正面的鼓励性语言。适当放大优点,充分照顾学生自尊心。对个别语音语调上问题较多的同学,可课下亲切交谈,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法。总之,对于语音错误,尤其是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宜使用事后重铸的方法,而不宜介入性重铸。

在语音学习过程中,评价方法也是教师必须重视的一种策略。因为语音学习离不开他人评价。他人评价、英语语音自我形象认知及英语学业自我概念之间密切关联。而他人评价和语音自我形象认知都建立在实际发音水平的基础上,而后作用于英语学业自我概念并进一步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语音教学中,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对学习者个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任课教师作为重要他人的评价至关重要, 决定着学生对语音学习兴趣的增减。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语音水平做评判时谨慎使用重结果轻过程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能只注重发音标准流利与否,语调使用正确与否等外在表现, 而应权衡多方面因素,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侧重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公正评价,既要评价学习者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活动参与度、 任务完成情况等,又要评价学习者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情况;宜多采用鼓励性评价来激励学习者,帮助学习者突破情感焦虑的障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学习机制,使其尽量发挥自身潜能;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恰当交流,调节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他人评价发挥正面导向的作用,以促进良好的英语学业自我概念的形成。

语音是一门操练性强的课程,尤其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切忌空谈理论一言堂,一定要把机会多留给学生。充分设计好课堂活动,让学生课后有事做,课上也有事做.学生通过彼此合作,加深了解,再加上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初入大学接触专业课程的焦虑情绪可有效缓解。与老师、同学接触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锻炼的机会越多,能力提高越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语音课程开设一学期,共计32课时,此外, 为照顾学生提高口语水平的需要,于第一二学年还开设了口语技能实践课程,给学生更多操练的机会,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给电影配音, 主题演讲, 话题展开,绕口令,戏剧表演,诗歌朗诵,辩论等等形式多样的练习, 提升了学生练语音的兴趣。在笔者教授的班级中,学生尤其对团队合作式的电影配音及戏剧表演感兴趣。他们通过课后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进一步提升了自信心及专业学习的热情。经过一学期的语音理论与实践学习,学生的口语水平,学习兴趣,心理素质都有所增强, 为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 结语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翻译界著名学者张美芳教授在她的著作中回忆起她的大学语音老师说道,“我们的老师,著名英语语音专家方淑珍教授在课堂上推行一种叫做‘意念/功能途径’的教学法, 其最大的特点是重视语言的功能,重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培养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方淑珍教授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我对‘功能途径’产生了永不消减的兴趣。”(2005)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知识与情感的双重引路人。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不仅是内容,更有情感层次的信息,甚至对学生将来所选择的就业及学术道路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让学生在语音课上享受到人文的课堂,动感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是外语教师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

[1]Reardon, 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here Minds Meet [M].Belmont ,CA:Wadsworth,1989.

[2]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4.

[3]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E. K. Howitz, M. B.amp; Cope. Howitz,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125-132.

[5]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 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

[6]王初明.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nxietyandAffectiveStrategiesforEnglishMajorsinEnglishPronunciationLearning

Yang Zhuojun

Anxie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ffective factors influenced the foreign languages learning. Anxiety refers to the phobia, fearfulness and uneasiness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learners when they learn and use the foreign language.This paper analyzes anxiety in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anxiety; English Pronunciation;affective strategies

阳卓君,硕士,讲师,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1672-6758(2012)07-0104-2

H319

A

猜你喜欢
外语语音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