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

2012-04-09 18:37郑凤环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扩张器成形术体位

郑凤环

法国Amiens大学放射科的Galibert和Deramond两位医师于1987年首次提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1],随着该项技术的逐渐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在PV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在注射骨水泥之前,通过建立好的工作通道置入一个可膨胀性的骨扩张器到病变椎体内,透视下膨胀骨扩张器,从而抬高椎体终板,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的后凸畸形。当撤出骨扩张器后可使手术者能在低压力条件下将黏稠度较高的骨水泥注入椎体空洞中,降低骨水泥的渗漏率[2]。PKP的概念是通过骨扩张器在椎体内膨胀纠正病椎畸形后再注射骨水泥来稳定椎体,相对PVP单纯注射骨水泥修复椎体稳定性来说,PKP更是一种修复重建手术。由于相对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相对短,因此,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行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手术56例患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行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手术56例,共76椎体,其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6岁。主诉腰背疼痛,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需要卧床休息,均行胸腰椎MR/CT,骨折部位:T81椎,T93椎,T102椎,T114椎,T1210椎,L116椎,L219椎,L310椎,L410椎,L51椎。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法复位 患者俯卧位,一助手持患者腋下,向上牵引,另一助手持患者踝上向下牵引,先作水平牵引,待腰背部肌肉放松后慢慢抬高下肢使腰背部处于过伸,过伸幅度慢慢加大以使患者渐渐适应。术者用掌按住骨折部位棘突轻轻用力按压并持续15 min后将枕头垫于患者上胸部及大腿上部(约2~3个枕头高度),慢慢放下,继续保持患者于过伸俯卧位,使胸腰椎骨折处后突畸形消失[3]。

1.2.2 手术方法 在我院手术室C臂X线机下经椎弓根路径完成。患者取俯卧位,克氏针定位,局麻下穿刺针经椎弓根穿入达椎体后缘,将穿刺针钻入椎体前1/3处,采用球囊扩张,一般压力不超过300 psi,将调配好的处于黏稠阶段骨水泥沿穿刺套管注入椎体,一旦椎体骨水泥渗漏,立即停止注入,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套管,无菌辅料覆盖切口,将患者调整为仰卧位,观察10 min,生命体征平稳,结束手术,送返病房。

2 结果

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50 min,平均约33 min,无骨水泥渗漏发生,术中无并发症,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恢复良好,疼痛基本缓解。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访视 术前1 d探访患者,对患者基本情况及术前检查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同医师沟通。因患者均为老年、体弱患者,常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全身情况较差,术前访视时应重点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状态,充分评估病情及其手术耐受能力。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体位训练特别重要,讲解手术过程及预后情况,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及分享手术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安全感,消除手术紧张焦虑的情绪及恐惧心理。

3.1.2 术前准备 术前术区备皮,指导患者练习吸气、屏气动作,根据术中及术后采取的体位进行相应训练,逐日增加训练次数并延长训练时间,以便快速适应术中和术后的强迫体位。

3.2 手术中配合

3.2.1 器械、设备准备 手术床选择可透视X线碳素纤维床,准备C臂X线光机,铅衣服、手套,马蹄形体位床垫或4~6普通枕头,球囊成形系统,骨水泥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3.2.2 患者准备 患者静脉输液、给氧,上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护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并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以备病情变化时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患者意识清醒,因此,整个手术过程还要观察患者的双下肢感受,运动功能及足趾活动度及脊髓神经功能,为手术医师提供依据。

3.2.3 协助医师根据手术正侧位显影需要进行C臂X线机操作:在注入骨水泥期时,由于PMMA聚合放热时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而且骨水泥单体进入血循环时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因此护士在C臂X线机上全程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聚集情况,如发现少量渗漏应提醒医师立即停止灌注。

3.2.4 术毕观察 术毕翻身平躺10 min,观察生命体征及双侧下肢肌力、感觉情况,待一切情况良好,再护送回病房。

4 讨论

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国内外倍受关注。因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缓解疼痛效果良好,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患者更易于接受,已逐渐成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重要方法之一。但因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操作更加复杂,手术过程中熟练、高质量的手术配合至关重要,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全面系统的评估患者,并进行体位训练,术中细心护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熟练掌握骨水泥的调配及硬化时间,术中有条不紊的摆放C臂机器,动态的观察骨水泥凝散[4]。手术患者效果满意,患者疼痛缓解明显,手术时间短,同时减少了医护射线暴露。

[1] Galibert P,Deramond H,Rosat P,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J].Neurochirurgie,1987,33(2):166 -168.

[2] Bouza C,Lopez T,Magro A,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lloon kyph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a systematic review[J].Eur Spine J,2006,15(7):1050 -1067.

[3] 范 全,邝冠明,原向伟,等.手法复位及治疗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5):13 -15.

[4] 许莲芳.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C):26 -27.

猜你喜欢
扩张器成形术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42例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烧伤整形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