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径深孔加工的改进方法

2012-04-12 10:56李松林陈志军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镗孔刀杆铣刀

李松林,陈志军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 新余 338032)

在卧式镗床镗孔加工时,经常会遇到直径小于φ20 m m的孔加工,有的还是超深孔或特超深孔,这些加工孔对公称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孔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要求也比较高。

1 传统卧镗上加工小直径深孔的方法

在卧镗上加工加工小直径深孔,传统的加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制造专用带导向的夹具,利用夹具上的制导孔来保证孔的位置,这样加工出来的孔一般只能保证其位置公差在±0.2 m m范围之间,如果要求±0.1 m m以上的位置度就不能保证了。

(2)制造专用工具,用专门制造的合格刀具来保证孔的公称尺寸和形状精度要求,这一般是指那些孔比较深,一般的通用刀具不够长而需要加长或特加长的专用刀具。

(3)采用钻、扩、铰加工。对于少量生产件不能制造专用夹具和专用刀具时,一般采用钻、扩、铰来完成。

2 采用钻、扩、铰加工存在的问题

采用钻、扩、铰加工时,为了保证孔的位置精度,在钻孔前先要用中心钻来确定其位置,以减小钻头要钻孔时由于定位不好所产生的位移。但是在钻孔过程中,由于钻头磨得是否正,零件毛坯质量是否合格,内部有没有沙眼、气孔等,由于这些原因都会影响钻孔时钻头会不会偏移,如果发生偏移一是影响孔的直线度及孔与孔或孔与面之间的平行度,二是影响孔对端面的垂直度,还影响到孔的位置尺寸。尽管刚开始加工部位合格,但孔的后部位由于发生偏移已经不合格了。因此,在底孔钻出来后,都要进行修正,一般的修正方法,是用镗来修正,但是对于小直径的孔,本来待加工的孔就小,那么镗刀杆比孔还要小,加之刀杆又要长,因此刚性和强度都差,难以达到修正的效果,加之镗孔时所产生的挠度和锥度也不利于后面的铰刀铰孔。

3 小直径深孔加工的改进措施

由于传统的钻、扩、铰加工存在上述问题,如果改用铣刀来修正的话那工作情况就好多了。铣刀一般有3~6个切削刃,比镗杆单刀切削要好,铣刀由于底齿成直角形,切削时不会按照钻孔时的直线走,可以将钻孔时发生偏移的孔修正。铣刀只需留孔最后尺寸的铰量,因此,直径大于镗刀杆,而且刚性很好,修出来的孔不会产生椭圆和锥度,有利于铰孔。而且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在实际加工中被大大采用。

4 改进后的小直径深孔加工问题的处理

采用钻、扩、铣、铰加工,在遇到深孔或超深孔,铣刀不够长时(因为一般的小直径铣刀其切削刃部分不会超出50 m m-80 m m,遇到超出上述范围的小直径深孔就无法用铣刀来修正孔的位置了),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达到加工的目的:

(1)利用一般长度的铣刀进行修正,待铣刀进至极限深度时将铣刀退出来再用相同直径的钻头(加长),将钻头前头削刃角度磨成90°使它不产生导向性,利用铣刀已修正好的孔为钻头导向,将后面的孔修正扩成。

(2)利用比较长的靠模铣刀,将后面的靠模部分在外圆磨床上磨成小于前头的切削刃部分,这样就把铣刀有效工作长度增加了,而且后面没有切削刃的部分因为小于前面,也不至于会与已加工的孔表面发生磨擦产生研死。不过由于后面是刀体,不能排屑,所以在吃一定深度后要不断将刀退出以排出铁屑。

(3)遇有经改制铣刀还够长的特超深孔,就可以做一根有一定刚性的刀杆,磨成小于要加工孔的直径,前头制有与小直径铣刀相连接的螺纹,将磨好成一定尺寸的铣刀装紧在此刀杆上,也可大大加长铣刀修孔的有效工作长度,不过在铣刀与刀杆连接时一定要检查是否装正,因为铣刀连接端面不平和刀杆的连接端面不平以及端面与刀杆的不垂直都会造成连接后的铣刀加工后的孔大于铣刀直径,因此,一定要仔细检查校正后才可进行加工。

5 结语

采用钻、扩、铣、铰加工小直径深孔,经过生产验证,具有以下优势:一可改变镗刀镗孔困难,二可获得较高位置精度,三可提高效率。是一个即经济又不困难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镗孔刀杆铣刀
镗床异类零件镗孔加工误差研究
切削锅炉烟管用片刀刀杆设计理论计算
铣刀盘的5轴数控加工
可转位面铣刀铣削力解析建模与实验研究
轧辊车床刀杆支撑系统的结构改进
螺纹铣刀
活塞套类零件加工过程中的难点及工艺方案
摩托车车架车头管镗孔工装通用化设计
AP1000主管道安装工序及镗孔改进分析
热装加长刀杆/刀具系统轴向夹持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