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

2012-04-12 22:34黄智武
时代农机 2012年5期
关键词:专门化机电课程体系

黄智武

(福建经贸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1 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毕业生质量,注重跟踪行业发展趋势。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有三个方向:①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与维修;②自动机(线)的运行与维修;③机床数控技术应用。我们需要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基础实习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机械方面,多加强钳工与电工电子实用训练,使学生达到中级钳工的操作水平;对于自动机的运行和维修方向,应向电镀的方面适当偏移,加强电工及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对于机床数控技术应用方向,应该多加强学生的车工实用计行及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习。对待这种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应该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实现自身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对于这种要求技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需要多多去动手实践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编写针对性较强的实习补充教材或专业指导书

目前,机电类教材尚不能与当前的实习教学相配套,因此为加强实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组织学校专业教师编写具有本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的实习补充教材或相应的指导书。其中要体现学习过程中的连贯性、阶段目标和渐进性。各个阶段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考核要求。让学生看起来更方便更容易理解可操作性更强。①“保量”原则:在课时数量上应占整个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及以上,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②“适时”原则:根据各个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跟上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总体看来,各中职院校虽具备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很少具有本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融合机与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验或综合性课程,影响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训设施也大大落后于当今企业,实践训练水平不高,应采用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尽快提升层次。

3 专业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

(1)设立若干个专门化方向。中职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的特色,必须强化专业方向,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为妥善解决学生择业范围广与针对性强这对矛盾,可设以下几个专门化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门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专门化、数控加工技术专门化、工业机器人专门化。通过设立专门化方向,可完成有针对性的就业前培训。当然,也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另行设置其他专门化方向。

(2)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坚决避免重复。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体框架思路如下:①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相应的配套实践教学环节,每一教学模块单元主干课程的内容组成,每一课程要传授的知识、能力以及考核学生的方法。②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应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坚决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要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可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启发式”等主动型教学方法。④整个课程设置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

(3)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一体化”学,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共识。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与职业岗位技术要求,按照先进、实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中职教育教学规律,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程,根据职业素养于职业技能并重,突出人文素质能力和岗位技能培训,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特点,将专业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能力扩展课。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培训,注重实际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课教学以“厚基础”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培养学生岗位专项技能,能力扩展课程。了解各种机械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能进行系统动态设计,能够正确选择各种执行元件,掌握各种执能元件的驱动控制原理,能够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设计及单片机片外系统的扩展。

4 加强教学设备、提供教学的良好环境

机电一体化是以自动控制、电动拖动理论内容为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电器设备、自动化设备、电子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共配电系统等实施控制和应用的宽口径专业。要给学生提供可以实践的电子设备,在硬件基础上要跟上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5 结语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只能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也是日趋上升,新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也日益得到重视,其中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结合就是一项重要应用。总之,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当然,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将更加广阔,其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这必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技术能量。

[1]张建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遇良.机电一体化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专门化机电课程体系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家事司法专门化的路径与选择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的基本路径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