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广元将全面建设现代畜牧业

2012-04-13 16:24杨兰香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1期
关键词:十二五畜产品畜牧业

杨兰香

(四川省广元市畜牧食品局,四川 广元 628017)

“十一五”期间广元畜牧业取得了辉煌成绩。畜禽生产方式大转变,畜牧龙头企业培育实现大发展,畜禽生产能力实现大提升,畜牧队伍建设实现大提速,畜牧产业地位实现大提高,畜牧业灾后重建实现大超越,畜牧业投入实现大跨跃。

1 “十二五”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1.1 畜牧业生产产值达14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年均增加1~2个百分点。

1.2 全市出栏生猪600万头、年均递增8.6%;出栏肉牛20万头,年均递增20%;出栏肉羊100万只,年均递增13%;出栏家禽10000万只,年均递增15.6%;出栏肉兔180万只,年均递增16%;存栏兔1000万只,年均递增16%;蜜蜂15万箱,年均递增7.2%,非猪产值突破50%。

1.3 建立比较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生猪三元杂交面达90%,其中DLY三元杂交面达50%,羊良种面达90%,兔良种面达95%。

1.4 力争四县三区均建成国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无公害生产覆盖全市各个乡镇。到2015年全市畜禽规模饲养量占饲养总量的60%以上。

1.5 全市工业饲料生产量占全市需求总量的50%以上。累计种植优质牧草4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饲料玉米60万亩。

1.6 全市畜禽产品加工量占畜禽出栏总量的60%以上,其中精深加工占30%以上。

1.7 全市出栏生猪650万头,其中出栏DLY三元杂交猪65%,牛出栏25万头,羊出栏150万只,以森林土鸡为主的小家禽出栏1亿只以上,肉兔出栏30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2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

2 “十二五”期间畜牧业主攻重点

2.1 努力推进畜禽良繁体系建设,确保畜禽品种改良再上新台阶 加快建立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利用、质量检测”支撑体系,全力支持现有种畜禽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引导商业资本、民间资本、社会闲散资本走现代畜牧业低碳发展之路,积极兴建符合全市畜禽繁育规划要求的种畜禽生产企业。优先发展生猪“原种场——扩繁场——商品代场”和人工授精站(点)相互配套的种业体系,深入推进“母猪工程”和母猪换种计划,继续实施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改良本地羊和牛冷配改良工程,加快选育推广地方特色土鸡品种,努力提纯本地优质长毛兔,积极引进扩繁优质肉兔,加快生猪外种化及羊兔品牌化、家禽特色化、牛冷配改良步伐,力争实现年均提高生猪外三元杂交面5个百分点以上、羊杂交改良面2个百分点以上、兔良种面5个百分点以上、牛冷配改良面2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生猪外三元杂交面、羊良种面、家兔良种面分别达到50%、90%、90%。

2.2 全力推进畜禽规模化生产,确保畜牧业发展方式再上新台阶 继续坚持以农村养殖为基础,以区域化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导,以集约化现代化业主养殖为带动,以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养殖为方向,大力培育适度规模户,努力推进畜禽生态养殖小区和现代畜牧园区建设,加快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到2015年,全市将发展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户3万户;出栏肉牛50头以上0.2万户,出栏肉羊100只以上的0.6万户;出栏家禽1000只以上的7万户;存栏兔100只以上的8万户;建成生猪养殖小区350个,肉牛养殖小区40个,肉羊养殖小区50个,小家禽养殖小区500个,毛兔养殖小区50个,现代畜牧园区50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年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全市集中连片的生态畜禽养殖基地和畜禽特色产业带主骨架全面形成,畜牧业生产专业乡镇、畜产品品牌特色县(区)地位凸显。

2.3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确保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再上新台阶 鼓励和支持现有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种畜禽生产等畜牧龙头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实施技改扩能,扩大生产规模,增添精深加工业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全市重点扶持生猪加工、禽兔加工和牛羊加工企业各两家,开展精深加工业务。到2015年,生猪精深加工企业年宰杀量达到100万头,牛羊精深加工企业年宰杀量将达到15万头,禽兔精深加工企业年宰杀量达到3000万只,其精深加工量均突破加工总量的50%以上,年产值均超过25亿元。同时,着力引导中小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联合、重组、资本运作、品牌经营等方式,使其不断发展壮大,积极推动牛羊及其皮革和兔毛精深加工,尽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畜产品低碳加工企业集群。

2.4 大力发展专合组织,确保畜牧产业化经营再上新台阶 努力探索推广金融+保险+担保+饲料企业+种畜禽企业+加工企业+养殖基地农户的七方互动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多元化畜牧业市场主体建立与养殖环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重点推进“三企共建”畜禽专合组织建设,加快提速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质量。到2015年全市建立规范化运作的生猪、牛羊、家兔、家禽专业合作社分别为100个,30个、30个、100个,产业化经营面突破50%。

2.5 强力推进种草养畜,着力发展生态特色畜牧业 坚定不移地走“立草为业、种草养畜、种养配套”的生态发展之路,着力发展特色畜牧业。要将畜牧业低碳生产与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抓畜牧产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畜-沼-粮(菜、果、草、料)”草畜配套、种养配套特色生态畜牧业,努力推广人工种草、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压块饲料等低碳技术,紧紧抓住饲用玉米及苜蓿、黑麦草等优质牧草的种植、饲喂、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快引进和培育工业饲料低碳加工生产,切实加大秸秆等低碳饲料资源开发力度,着力提高秸秆的科学利用率,努力为特色生态畜牧业的突破性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确保实现饲草饲料的开发与特色生态畜牧业同步增长。到2015年全市累计种植优质牧草40万亩,饲用玉米50万亩,秸秆青贮总量达到30万吨。

2.6 奋力推进 “六化一型”,努力优化区域布局 “六化一型”即“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加工精深化、安全制度化和品牌生态型”,这既是全面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现代畜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六化一型”中布局区域化是前提,生产规模化是基础、经营产业化是形式、市场国际化是动力、加工精深化是内容、安全制度化是保障、品牌生态型是目标。为此,在布局区域化方面,要以苍溪县、剑阁县、青川县、元坝区、利州区和旺苍县南部山区相对集中连片乡镇为主建设生猪生态产业经济圈(畜牧主导产业经济圈)。以剑阁县、青川县、朝天区以及旺苍县北部山区相对集中连片的乡镇为主建设肉羊肉牛生态产业经济圈。以苍溪县、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相对集中连片乡镇为主建设家禽生态产业经济圈。以苍溪县、旺苍县、朝天区、青川县相对集中连片的乡镇为主建设家兔生态产业经济圈,到2015年各生态产业经济圈畜禽出栏量突破全市养殖总量的80%以上,基本实现家禽、家兔、牛羊三种特色产业地位凸显,生猪生态产业经济大圈优势更优的良好格局。在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和加工精深化方面实现三个上台阶。在市场国际化方面,要求不论是生产发展、项目建设、技术引进、资金投入、产品加工和对外销售等方面都要把眼光和目标投向国际化这个大市场,要主动把自己融入到国际化这个大市场中去。在安全制度化方面,加快建立健全防疫、检疫、检测、监测、兽医、兽药和饲料投入等一系列安全保障制度,规范行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到2015年全市动物卫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在品牌生态型方面,立足“三个坚持”,即坚持生产发展走种养配套、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养殖之路;坚持畜产品加工走低碳发展之路;坚持品牌创建走地域特色之路。到2015年推出广元生态畜产品品牌。

猜你喜欢
十二五畜产品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未来10 年我国农业展望:畜产品将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