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咽茶加减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2012-04-14 18:48赵国福青海省中医院西宁810000
陕西中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后壁胖大海桔梗

赵国福 青海省中医院 (西宁810000)

慢性咽炎属于祖国医学“咽燥”、“咽痛”、“喉痹”等病范畴,主要是指因邪毒侵袭或脏腑失调所致的咽部肌膜病症,包括急喉痹、慢喉痹等,是一种常见病。笔者在中药房调剂审方及复核过程中,对2010年3月~6月份期间,服用我院专家自拟方“清咽茶”的56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56例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36例,其中11人有吸烟史;女性20例;年龄15岁以下者2例,14~30岁16例,30岁以上者38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以上病例均按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诊断标准拟定,主要表现为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嗽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咽部充血或有淋巴滤泡轻度增生等。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清咽茶:麦冬、沙参各3g,胖大海2枚,藏青果3枚,木蝴蝶1g,银花、板蓝根、桔梗各2g,甘草1g。加开水300mL~400mL,浸泡15~20min,少量徐徐含咽,1d1剂分多次服用,10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忌烟酒。

疗效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治愈:咽痛、干痒、声音嘶哑、异物感等自觉症状消失,检查发现咽部粘膜充血水肿明显消失,咽后壁肿大淋巴滤泡恢复正常,粘膜分泌物基本消失;好转:大部分自觉症状消失,只有咽部轻微异物感,检查发现咽部粘膜充血明显减轻,咽后壁有少数肿大淋巴滤泡,有少量粘液;无效:诸症与检查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无变化。

治疗结果 痊愈29例,好转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1%。

典型病例 阿某,女,38岁,教师,2010年2月13日就诊。主诉:患者咽喉疼痛反复发作1年余,加剧1周。伴有咽痒口干,舌淡红,苔黄,脉弦。咽部检查呈暗红,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诊断为慢性咽炎。用清咽茶加减治疗。泡茶服2周后,病人咽喉疼痛,咽痒等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感到口干,以上方加芦根3g,枸杞子5g,继服2周后症状消失,检查咽部无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减少,继服2周清咽茶巩固疗效,并嘱患者注意预防外感,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咽炎是因为肺肾亏损或情志内伤,肺阴受伤,津液不足,失于清润肃降之机,虚火上升引起的慢性咽痛;咽喉是肺胃之门户,肺胃阴虚引起喉痹,出现咽部异物梗阻感,咽红干燥作痛,音哑等证侯,治疗以滋阴清热、解毒利咽为主。故方中以滋养肺胃阴液之沙参、麦冬为主药;辅以金银花、板兰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佐以桔梗宣肺利咽,并引诸药入手太阴经,咽喉系肺胃上口,籍其升扬之力,可引药力至病所而奏速效[2];而木蝴蝶、藏青果、胖大海清热生津、润肺利咽,为治疗咽喉之要药;配甘草调和诸药,亦起甘缓利咽止痛作用,符合《内经》“病生于咽喉,治之以甘药”的原则。运用本方时,属于阴虚火旺者加生地、玄参;肝经之火旺者,加白菊花、桑叶;口干明显者加芦根、枸杞子;咳痰加川贝母;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者可加郁金。

现代研究证实沙参含黄酮、皂甙等,具有祛痰、抗真菌、强心等作用。麦冬、菊花、板蓝根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胖大海对血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可改善粘膜炎症。桔梗含桔梗皂甙,具有祛痰镇咳;抗溃疡;抑菌。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酵母菌、真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有缓和咽部黏膜炎症的刺激,达到镇咳作用;甘草还能通过促进咽喉和支气管黏膜的分泌,使痰易于咳出,呈现祛痰镇咳作用。诸药合用,有着抗菌、抗病毒、祛痰、镇咳的功效。清咽茶不需煎煮,服用简单方便,每日当茶饮即可收到治疗慢性咽炎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2] 张丰强.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M].湖南.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380.

猜你喜欢
后壁胖大海桔梗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胖大海变身
深刺翳风联合点刺咽后壁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胖大海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神奇的胖大海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开放式手术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组织填充乳突修复耳道后壁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