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2012-05-15 08:22杨智慧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医院内科01401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4期
关键词:脉压苯磺酸氨氯地平

杨智慧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医院内科 014010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常并发脑卒中、心脏病等,致死、致残率高,在降压基础上联合降脂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1]。我院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9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等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2)年龄60~80岁;(3)血压:200mmHg(1mmHg=0.133kPa)≥收缩压≥140mmHg,140mmHg≥舒张压≥90mmHg;(4)受试前正在服用降压药者,需停用一切抗高血压药物2周;(5)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治疗组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5岁;病程3~24年。1级高血压34例,2级高血压17例,3级高血压9例;高脂血症46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7.6岁;病程3~22年。1级高血压33例,2级高血压16例,3级高血压11例;高脂血症42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早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g,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1次/d。对照组单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脂、血压、脉压变化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降压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脉压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中出现头痛1例、心悸1例;对照组中出现头痛1例,未经处理自行缓解。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脉压变化(,mmHg)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脉压变化(,mmHg)

组别 n 收缩压治疗前 治疗后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脉压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157.1±9.9 132.8±8.6 88.9±11.3 74.8±9.3 68.6±8.757.3±7.2对照组 60 156.9±9.8 136.2±9.6 88.7±10.6 74.9±9.6 68.4±7.662.1±8.8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mmol/L)

指标 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TC 5.86±0.83 3.84±0.76 5.82±0.825.81±0.78 TG 2.19±0.64 1.45±0.71 2.18±0.79 2.16±0.76 HDL-C 1.14±0.47 1.48±0.43 1.12±0.45 1.10±0.42 LDL-C 3.89±0.72 2.58±0.82 3.85±0.533.83±0.51

3 讨论

目前经过国内外大规模临床试验及循证医学资料证实:对于60岁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3]。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高血压重要的发病机制,苯磺酸氨氯地平是新一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较强,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对乙酰胆碱的扩血管效应[4],氨氯地平主要扩张周围动脉,减少外周阻力,降压作用强而持久,能较好地控制24h血压,还能舒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5]。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液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脂质氧化代谢产物对血管内皮的损害作用。(2)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管内皮细胞超氧化阴离子的产生,上调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增加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3)他汀类药物能使内皮素(ET)分泌减少,减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细胞膜ET受体合成增加的作用,减少ET的缩血管效应[4]。本组资料结果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P<0.05);联用组对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疗效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对降低 TC、TG、LDL-C,升高HDL-C疗效显著(P<0.05),而单用组血脂无明显变化。两药合用具有协同降压的作用且具有平稳、高效、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程龙献,魏宇淼.积极降压与联合降脂治疗策略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8,24(10):721-722.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7.

[3]韩雅玲,赵昕.老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新策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9):786.

[4]陶军.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9):785.

[5]尚伟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4):915.

猜你喜欢
脉压苯磺酸氨氯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脉压异常需要治疗吗?
高压、低压和脉压,哪个异常更危险
高压、低压和压差,哪个更危险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