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补助制度变迁的视角

2012-07-16 02:58吕久琴周俊佑
财务与金融 2012年5期
关键词:回报率年份股价

吕久琴 周俊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补助从最初的暗补、到后来的明补,从不规范到规范,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会计处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补助作为利润的构成部分。从1993到2006年,补贴收入与投资收益并列在利润表中作为企业营业利润的构成部分。2007年开始,补助作为营业外收入的构成部分,不再利润表中单独列示,而在附注中列示。那么,补助作为企业盈余的组成部分以及政府支持企业的信号,在投资者保护中起哪些作用呢?在不同的规范阶段,补助的价值相关性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其变化是否与管理层的披露行为有关?本文主要探讨补助制度变迁中,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

一、理论分析

(一)政府补助的信号作用

价值相关性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特征,在引导投资决策、发挥市场效率、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补助作为一种信息,通过补助程序、过程与结果等向投资者传递信息。补助是通过评审决定,“同行业专家”通过对众多申请者的筛选、打分和认可,从中选择出补助的企业。评审过程本质上是对优质项目的筛选过程。获得补助的项目应该是优质的项目。补助作为一种信号,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和产品市场客户传递了企业项目良好的“信号”。在控制市场风险、企业成长性和规模等因素的情况下,补助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可以通过股价或股票收益反映出来。

申请过程中,为了获得补助,管理层总是积极地发出(研发)项目优良的信号;由于项目的不可观察性、技术复杂性,项目的优良程度无法被完全识别出来,可能会有一些企业“搭便车”,骗取政府补助。为此,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使优良项目显现出来。Colombo等(2010)将补助区分为自动性和选择性的补助,发现只有选择性的补助对生产力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补助之后,随着项目的进行,项目的优良程度逐渐显现出来。此时,如果企业自愿披露项目进展的信息,将有利于投资者对项目重新定价。Lerner(1999)发现补助项目对确认企业质量和企业项目的技术优势确实起着重要作用。全美州长协会(NGA,2008))声称:中小企业补助项目的技术能够保持和改变投资机会,而且补助项目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信号。Takalo and Tanayama(2010)发现补助降低了和革新项目相联系的资本成本,给投资者提供了信号。

(二)补助作为盈余组成部分的价值相关性

补助作为营业收入或者营业外收入,是企业盈余的组成部分。不同盈余组成部分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不同。Lipe and Freeman(1986)、Easton等(2000)、Pan(2007)等验证了盈余不同组成部分对于股价有不同的反应系数。孟焰、王伟(2009)、杨模荣(2010)、张肖飞(2007)等的研究结论与国外学者一致,支持非经常性损益低于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每股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显著大于每股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

在非经常性损益各组成部分的价值相关性方面,Alam and Brown(2006)将总括盈余分解为三项营业收入、四项其他收入和税金以及特殊项目,发现分解盈余对下期盈余和股价的预测性也有明显提高。张肖飞(2007)发现非经常性收益与股价、投资回报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信息噪音不明显,而非经常性损失存在明显的信息噪音。Chen and Wang(2004)利用1997-200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营业利润分解为投资收益、政府补贴、资产重估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其他,发现政府补助对股价回报率有显著影响;1997至2000年的补助对定价的影响不明显,但1998年、2000年的作用显著。

二、补助制度的发展

建国以来,财政补贴是为解决既要促进生产又要稳住物价的矛盾而产生,同时它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展。财政补贴始于1953年的絮棉补贴,后来增加过三次: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十年动乱之后、1985年的膨胀补贴(史伟,1990)。九十年代前,实务中存在大量的对国有企业的补助(贴),但明确的规范比较缺乏。1993年之前,全国共有11大类、46个行业会计制度,只有商业和外贸两大类7个行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在损益表中设“补贴收入”。工业企业的损益表具有计划经济特征,利润总额加上“应由预算弥补的亏损”和“应由以后年度利润弥补的亏损”组成税前净利润,由此形成了亏损越多,税前净利润越多的奇特现象。商品流通企业的补贴为弥补售价低于成本的价差。《对外贸易企业基本业务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出口收汇定额补贴、出口奖励金定额补贴等9项内容都不能进入损益表,在利润分配明细表中列示。1992年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抛弃了以资金平衡表为主的计划经济会计体系,8个行业13个会计制度都没有考虑政府补助(贴)问题,取消了“补贴收入”。1993年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商品流通企业有关会计处理补充规定》要求企业增设“应收补贴款”和“补贴收入”科目。尽管“补贴收入”的定义相当模糊,但内涵却扩大了(刘浩,2002a)。1994年的《调整后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正式增添了“补贴收入”科目和报表上的披露规定,但仅限于工业,商品流通和旅游、饮食服务等企业。同年的税制改革丰富了补助内容,内资企业可将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和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等贷记“补贴收入”科目。但1995年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并没有反映“补贴收入”,说明了我国会计制度的前后不协调。1998年1月实施的《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终于给“补贴收入”一个正式的“名分”。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补贴收入的范围作了最明确的规定。它不是对现有行业会计制度的简单相加,而是以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和具体准则为基础制定的。此次改革力度很大,新增内容较多,将补助的核算拓展到所有企业(刘浩,2002b)。我国加入WTO之后,财政部于2002年、2005年发布了二次补助或者捐赠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6年发布了政府补助准则。

我国补助从最初的“暗补”、1993年增设“应收补贴款”和“补贴收入”、1998年给“补贴收入”正式“名分”、到2001年对“补贴收入”做出最明确的规定,共经历了三个阶段:2000年之前的补助会计改革基本上是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没有实质性变革。2001年之后,政府补助的核算比较规范,但具有中国特色。2001年至2006年是我国政府补助准则与国际补助准则趋同的过渡阶段。2007年之后,补助的会计规范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三、不同发展阶段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

2000年之前的补助规范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此间,政府补助比较混乱,补助的信号作用非常弱,补助信息几乎没有定价作用,也不会对股票回报产生较大影响。因为长期以来的预算软约束使得国有企业养成了困难时伸手向政府要资金的习惯。陈冬华(2003)发现地方政府影响越大,上市公司越可能获得更多的补贴收入。而且,由于规范的缺乏,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帮助本地区企业赢得上市资格和配股、增发权,常常通过减免税赋、财政补贴等方式帮助企业提高业绩,满足监管部门制定的硬性指标要求(陈晓、李静,2001)。

2000年之后的补助规范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首先,作为WTO的成员国,按照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我国政府对补贴进行了清理与整顿,停止使用出口和进口替代补贴等“红色补贴”,不断增加研究和开发和环保等不可诉补贴。其次,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减轻了补助账务处理的混乱性,提高了补助信息的含量。原来政府通过补助参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帮助上市公司达到配股资格、避免“戴帽”或终止上市、“摘帽”等逐渐减少,再融资已不再是政府补助上市公司的动机(唐清泉等,2008)。由此,推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之后,政府补助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了

2007年实施的政府补助准则,有很多新变化。首先,补助准则对补助的定义、分类、确认、计量和披露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其次,不在利润表中单独设立“补贴收入”,补助也不作为营业利润的构成部分,而是作为营业外收入的组成部分,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即补助从表内移到了表外披露。其三,补助由自愿性信息变成了强制性信息,企业只要接受补助,就要在营业外收入的附注中详细披露。一方面,补助要求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投资者越来越趋于理性,对政府补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由此,推出如下假设:

假设2:《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颁布之后,补助的价值相关性趋于多样化。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收集

本文以1995至2010年深沪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1995年之前的样本量太少),通过巨潮资讯网提供的年报收集补助明细,其他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剔除了金融保险业、戴帽、缺失财务或市场数据、账面价值为负数以及一些极端值的公司。

表1 有效样本

(二)模型设计

本文在Ohlson(1995)价格模型和Eason and Harris(1991)报酬模型的基础上,使用调整后的价格模型(1)和报酬模型(2)检验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β5SUBi,t*YEAR+ε

检验假设1时,YEAR为哑变量,1995―2000年时取0,2001―2006年时取1;检验假设2时,2001―2006年时取0,2007―2010年时取1。

表2 变量定义及其计算

自变量 SUBPit 政府补助 每股补贴收入*(1-所得税税率)/Pi,t-1控制变量 EPSit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税后每股补贴)/Pi,t-1△EPSit 非预期每股收益 (EPSi,t-EPSi,t-1)/Pi,t-1 SIZEit 公司规模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BMit 账面市值比 期末总资产/市场价值LEVit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三)描述性统计

1.补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从1995到2004年,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补助总额(万元)在缓慢增加,2005年大幅度上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至2008年的补助有所下降,2009年之后,又大幅上升。每股补助与补助总额的走势完全不同,除了1998年的大幅上升之外,其余年份,都在缓慢增长。

2.相关性检验

无论是价格模型还是报酬模型,补助与股价、股票报酬率都显著正相关,显著性水平都为1%。补助与股价的Pearson系数为0.137、Spearman系数为0.182,补助与股票报酬率的Pearson系数为0.115、Spearman系数为0.126。

五、实证检验

(一)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前后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

从价格模型来看(表3),不考虑年份时,补助显著提高了股价;考虑年份时,2001至2006年的补助显著增加了股价,显著性水平为5%,但补助本身对股价的影响不显著。说明补助对股价的影响与补助制度的变迁显著相关,即验证了假设1。报酬模型与价格模型几乎有一致的结果,不考虑年份时,补助显著增加了股价;考虑年份时,补助本身对股价的影响不显著,2001至2006年的补助显著提高了股价,显著性水平为1%,即验证了假设1。

(二)政府补助准则颁布前后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变化

表3 价格模型

表4 报酬模型

从价格模型的结果来看(表3),不考虑年份时,补助显著提高了股价,显著性水平为1%。考虑年份时,补助对股价有正面影响,显著性水平为1%;但2007至2010年的补助对股价的影响不显著,且影响方向为正。

报酬模型的结果表明(表4),不考虑年份时,补助对股票回报率有正影响,显著性水平为1%。考虑年份时,补助本身对股票回报率有正影响,显著性水平为1%。但2007至2010年的补助对股票回报率有显著抑制作用,显著性水平为1%。这与李洋(2009)的结论完全相反。补助价值相关性的下降有多个原因,一是补助从自愿变为强制性信息。自愿性信息反映了管理层的意愿,或许投资者更看重自愿信息。二是补助由表内变为表外披露,表内与表外信息显然具有不同的含量。三是要求披露而企业不披露补助明细时,价值相关性也会下降。

(三)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随年度的变化

为了考察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随年度的变化情况,按照价格和报酬模型进行了年度回归。价格模型的结果显示,从1995至2000年,1997年的补助显著降低了股价,其他年份的补助对股价没有显著影响;从 2001至 2006年,2001、2002、2003、2006年的补助显著增加了股价,其他年份的补助对股价的影响不显著;从2007至2010年,补助都显著提高了股价。

报酬模型的结果显示,从1995至2000年,1995、1996年的补助对股票回报率有显著正影响,其他年份补助对股票回报率没有显著影响;从2001至 2006年,2001、2003、2005、2006年的补助对股票回报率有显著正面影响,其他年份的补助没有显著影响;从2007至2010年,2008、2009年的补助显著提高了股票回报率,其他年份的补助没有显著影响。

六、进一步的检验

(一)产权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前后,价格模型与报酬模型的回归显示了一致的结论。无论是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补助显著增加了股价和股票回报率,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之后,补助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了。补助准则实施之后,国有企业的补助对股价的影响不显著,而非国有企业的补助显著降低了股价;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补助都显著降低了股票回报。

(二)行业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前后,无论是高科技还是非高科技行业,不考虑年份时,补助具有显著的定价作用并增加了股票回报。考虑年份时,2001―2006年的补助具有显著的定价作用并增加了股票回报。补助准则实施前后,无论是高科技还是非高科技企业,不考虑年份时,补助具有显著定价作用;考虑年份时,对非高科技企业,2007―2010年的补助定价作用不显著;对高科技企业,2007―2010年的补助显著抑制了价格,显著性水平为1%。

无论是高科技还是非高科技行业,不考虑年份时,补助对股票回报率具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当考虑年份时,补助本身对股票回报率有显著增加作用,但2007―2010年的补助显著抑制了股票回报率的增加。

(三)补助类别差异

补助按属性可分为四类:与科研相关、与生产相关、与荣誉相关、其他(即不能明确地归到上述三类)。其他补助往往无明细分类、且补助属性不明确;该类补助额大约有10%,样本公司大约18%。为了检验补助类别价值相关性的差异,应用价格和报酬模型进行回归,发现科研创新、生产、荣誉补助显著增加了股价,其他补助对股价没有显著影响。生产、荣誉补助显著增加了股票回报率,而其他补助显著降低了股票回报率,科研创新补助对股票回报率没有显著影响。可以看出,当政府通过科研创新、税收激励、奖励等方式给与补助时,补助信息的含量提高;当政府通过“含糊”的方式补助企业时,补助信息的含量降低了。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0年之前的初创期,补助实务较为混乱。由于投资者的信息需求,监管部门开始认识到补助信息的作用。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补助作了最明确的规定,从此补助进入了发展期。2006年的准则标志着我国补助向国际准则的趋同,准则的详细要求为投资者重新认识补助提供了制度基础。对比1995―2000年,2001―2006年补助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了。对比2001―2006年,2007―2010年间补助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变得更为复杂。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下降的可能原因是:补助由自愿变为强制性信息、由作为营业利润变为作为营业外收入的组成部分、由单独在收益表中列示变为在附注中列示、没有披露补助明细、非国有和高科技企业补助中的机会主义现象、投资者分辨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等。补助信息价值相关性提高的可能原因是:披露了科研创新、生产和荣誉等不同类型的补助明细。

政策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对没有披露补助明细公司的监管、规范补助明细的披露制度;严格审核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补助的发放过程、提高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

[1]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9:15-21

[2]陈晓和李静.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J].会计研究,2001.12:20-28

[3]李洋.政府补助的价值相关性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刘浩.政府补助的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a.3:80-85

[5]刘浩.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会计规范-对沪市一起案例的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2b.7:38-41

[6]孟焰、王伟.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市场反应的事件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9.3:102-110

[7]史伟.中国财政补贴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抉择[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50

[8]唐清泉、卢珊珊和李懿东.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与R&D补贴的政府角色定位[J].中国软科学.2008.6:88-98

[9]杨模荣.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市场效果检验[J].财会月刊.2010.3:89-91

[10]张肖飞.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噪音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9.11:72-77

[11]Alam P.and C.A.Brown Disaggregated earnings and the prediction of ROE and stock prices:a cas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Review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2006.4:443-463

[12]Chen Shimin,and Yuetang Wang.Evidence from China on the value relevance of operating income vs.below-the-line item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4.39:339-364

[13]Colombo,M.G.,and Grilli,L.,Murtinu,S.R&D subsidi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start-ups[J].Economics Letters.2010.112:97–99

[14]Easton P.,and P.Shroff G.Taylor.Permanent and transitory earnings,accounting,recording lag,and the earnings coefficient[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0.5:281-300

[15]Lerner,J.The government as venture capitalist:the long-run impact of the SBIR program[J].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99.72(3):285-318

[16]Lipe Robert C.,and Freeman Robert N.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components of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6.24:190-215

猜你喜欢
回报率年份股价
特殊的一年
盘中股价升跌引起持股者情绪变化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股价创股灾以来新低的股票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哪些电影赔了钱
BIM应用的投资回报率研究
更正
风险投资资本配置与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回报率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