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越式发展对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考

2012-07-16 02:58郭卫香
财务与金融 2012年5期
关键词:财政性教育经费新疆

陈 霞 郭卫香

一、引 言

理论界普遍认为,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内生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分为两大类: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历史与现实已充分证明,无论是综合国力的提升,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源于“人”的智慧的高度凝结,而智慧又主要来自于教育。

在知识经济中,高等教育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成为社会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日益增长的关键。只有高等教育发展了,才会为知识经济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中央稳疆兴疆的基本方略。在新形势下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缩短新疆与内地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差距、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且地处西部边陲,人才总量少,更是缺少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及高技能人才。同时,新疆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要求以及各族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新期待。本文基于新疆跨越式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通过对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建议。

二、跨越式发展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关系

(一)人才是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

目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在人才。我们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跨越式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2012年自治区先后出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暂行办法》、《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加快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新疆处于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的人才队伍,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跨越式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才资源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人才资源作为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

高等院校作为汇集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加紧实施人才资源开发先行战略,通过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的人才队伍,这不仅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为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人力资本存量、科学技术的提高是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等教育投入可以提高和改善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改变,在20世纪后期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取代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的模式。综观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的发展历程无一不说明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和贡献。提高对教育的投资可以增强人的智力和技能,使众多的人力资源转变为具有一定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及经验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劳动力素质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高的企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就越快;反之则慢。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经济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经济特区深圳、上海等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充足的人力资本的储备。自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各层次的人力资本开始大规模的流向珠三角地区,“孔雀东南飞”就是当时人口大规模南下的真实写照。除了政府政策和投资的优势以外,深圳重视吸收大批优秀人才,从而使得深圳在短时间内集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多年来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

随着上海浦东开发的进行,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经济带的迅速崛起,长三角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上海、南京、杭州汇集了全国三分之一还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苏州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院校云集于此。从目前来看,长三角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等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给长三角经济增长带来了足够的推动力。

(三)跨越式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

要实现新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引进有经济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驻新疆,带动新疆产业的发展,进而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目前,已经有宝钢、神华、中粮、国投等20多家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参与新疆企业重组和资源开发,一大批项目正加紧建设之中,这必然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言而喻。新疆经济现在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和工业化阶段的初始发展阶段,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对于新疆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同时,新疆若要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推进城镇化进程或者发展,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实现,都对新疆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新疆的高等教育要对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做出强有力支撑。

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人力资本的集聚可以带动产业的集聚。由于产业集聚吸引各种资金、专利和技术大量流入,物质资本的流入为区域经济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人力资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也已充分证明,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等都是由于当地拥有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本而使高科技产业集聚在那里;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又可以吸引人力资本的集聚,像硅谷、中关村等地在产业集聚发展成熟后又带动了人力资本的进一步集聚。因此,不仅通过教育可以达到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且通过产业集聚也能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

三、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一)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单一,对财政投资与学费收入过度依赖

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6-2011)中数据整理得2005-2010年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来源情况,可以发现,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在2010年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2010年新疆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增加了200581.6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较2009年增加了187312.8万元,增幅为81.2%。主要用于生均经费、化解高校债务。(表1)

表1 2005-2010年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表

从2005-2010年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构成情况来看,一是国家财政性拨款的投入力度稳步提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二是作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第二大来源的学费和杂费在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稍有起伏;三是其余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极其匮乏。如2010年新疆高等教育投入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70.13%,学费占23.89%,其他教育经费为4.3%,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占1.68%。(表2)

表2 2005-2010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构成情况表

表3 2002-2009年中国与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表 亿元

(二)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比重偏低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2003-2010年)中数据分析可以得知:

(1)在中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中国高等教育投入2002-2009年以来一直维持在30%左右;而在新疆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新疆高等教育投入2002-2007年的占比只维持在15%-16%,随后比例明显下降近2个百分点。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其中高等教育投入占各级教育投入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2)在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中,高等教育投入占比在20%左右,总体趋势逐渐降低;而新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中,高等教育投入的占比在8%-10%之间浮动。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其中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占各级教育投入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无论是从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口径考虑,或是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来比较,新疆高等教育投入占教育投入的比重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4 2002-2009年中国与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各级教育投入情况表 亿元

表5 中国及新疆国家财政性经费用于教育投入、高等教育投入的分析

(三)新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值的比重情况

中国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值的4%,由于新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投入的历史欠账较多,因此近年来,虽然新疆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略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但是实际投入教育的经济总量仍然偏低。其中历年来新疆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围绕在新疆GDP值的0.4%左右,然而同期中国的这一比例围绕在0.6%左右(表5)。如果进一步考虑新疆的经济相对落后,较全国GDP值偏低的因素,新疆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会更低。

2002-2009年,中国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同期中国GDP值的平均水平为0.65%,较新疆高出0.24个百分点,是新疆国家财政投入占新疆同期GDP值的比重0.41%的1.59倍。可见新疆高等学校教育投入的绝对水平虽有明显的增长,但是相对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新疆经济发展较中东部地区起步晚,历史欠账多,且长期以来国家对东部地区的教育投入一直远远大于投入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因此需要积极发展经济,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来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大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力度,以改善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实现新疆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充足的高等教育投入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必备条件。

自2005年以来,新疆高等院校实施生均拨款新机制,区属院校生均拨款由2005年的2000元提高的到2011年的5000元左右。但是仍是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发达省份的生均拨款经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12年全国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虽然新疆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2010年已经达到6%,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新疆经济总量很低,因此教育投入总量还是很低。与内地其他地区相比而言,新疆经济的起点低,教育投入方面起步较晚,教育投入总量也少。应当通过政策法规,确保财政教育经费的投入。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也要优先安排教育拨款;提高教育附加征收率和土地出让收益教育资金计提率,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落到实处。

(二)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元化投资机制

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推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我们既要让主渠道发挥充分作用,也要转变办学观念,多种机制筹集办学资金。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充足的经费投入是保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多元化的投入来源是确保巨额经费的重要前提,多元化的投资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压力。因此,应在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积极改善高等教育的投融资渠道,高等院校建立基金会,校友、名人或企业等通过基金会为学校捐款,并享有优惠政策。社会捐赠是国外高等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新疆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面向中亚扩大对外开放,可以扩大招收留学生。

(三)高等院校应加快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里程碑举措,将取代985工程为我国最新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投资计划,是高等教育改革战略性举措。

新疆高校也应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贯彻落实“2011计划”,一是要求新疆高校围绕加快建设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依托特变电工、金风科技、中泰化学等大中型骨干企业,培养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所需的石油石化下游精细化工、煤-电一体化、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纺织品生产、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机电、建材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创新培养模式。二是通过协同创新,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基础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广泛吸纳社会多方面的的投入和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给予支持。通过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不仅可以争取到中央资金支持,而且充分发挥了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职责。

(四)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建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如要解决新疆人才短缺、且本土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就需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坚定不移地营造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制机制;更加需要加快吸引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积极用好现有的本地人才。事实反复证明,只有真正稳住自己的“儿子”,才能招来安心的“女婿”。当前和今后,充分发挥援疆重大工程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作用,紧扣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人才的整体开发,努力构建有利于人人能成才、人人得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生动局面。

(五)以对口支援为契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抓住机遇,做好教育援疆工作。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将通过推进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加快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一轮对口援疆的19个省市将从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全方位展开帮扶新疆。其中对口支援经费中用于当地教育事业投入的比例要求不低于20%。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2所高等院校团队式对口支援新疆高校,按照中央的要求,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帮助新疆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难题,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新疆高等院校应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高等院校一对一的支援,协助新疆高等院校做好:一是学校发展规划和高等院校的发展目标,做好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规划,做好学校“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二是依据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柱特色产业需求,在支援高校协助下,面向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科学研究,联合进行科研活动和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积极争取解决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科研项目,加强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建设,推动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建设。

通过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使新疆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增强新疆高等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造就一大批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希望通过各方齐心协力、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实现新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自治区党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

[2]叶立萍.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p7-10

[3]赵沁平.加强高等院校科技工作,推动高等院校科技创新[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4年4月3日

[4]樊元,秦燕.产业集聚视角下的要素西进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4):p103-104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计[2012]7号

猜你喜欢
财政性教育经费新疆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商业银行资金清算账户成为人民银行财政性资金监管盲区需引起关注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
——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新疆多怪
基层行财政性缴存款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