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结构调整将出现革命性变化

2012-07-19 11:56张绍波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能源技术化石核电

□文/本刊记者 张绍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能源“革命”而非“变革”,说明未来能源领域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变化,这将是以能源技术为引领的革命。

中国“十一五”时期的能源政策主要集中在调整能效和降低单位GDP能耗等需求方面,在供给方面,能源结构调整的进展不尽如人意。“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将继续推进能源效率的提高和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另一方面将关注能源的供应结构和利用方式的改善。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能源“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能源产业正面临三个方向的调整: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技术的发展、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而这些调整将是革命性的。

能源结构走向低碳化

在能源结构调整上,包括加速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发展天然气两个方面。

一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中国核电的发展速度在确保核电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是很必要的。但是核电发展降速后如何实现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是一个问题。201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1.4%,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要完成非化石能源的发展目标,必须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特别是风能、太阳能产业,并稳步推进水电的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十二五”以及2020年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

二是加大中国能源结构中较为清洁优质的天然气比重。中国拥有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如何利用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特别是页岩气资源,是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式之一。当前,页岩气资源和常规天然气资源区块重叠,将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后,探矿权和采矿权能够公开招标,将加速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不仅促进占有区块的企业加速开发,同时引入的一些新的进入者,特别是民营企业,将增强行业活力。

能源技术引领能源革命

全球正处于能源技术创新的活跃期,能源技术有可能成为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或是产业革命的带头性领域,未来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中,在主要的技术上,中国都将占有一席之地。

近几年来,世界能源技术的进步明显加快,在能源技术革命的主导下,大的世界能源格局已经出现,包括消费重心的东移和生产重心的西移。能源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页岩气革命、技术进步带动北美地区成为全球新的能源生产供应地区。

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一直持续上升。在这种背景下,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在加快推进。现在中国的能源技术革命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技术上,包括智能电网的推进、微电网和电动汽车的发展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规划中也都涉及到了主要的能源技术,此外还有一些政府在推动的科技重大专项。

近年来,虽然中国能源的投入增长较快,但还没有到大量产出的阶段。“十二五”期间依然如此,虽然会有一些产出,但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研发。

能源体制机制坚冰必将打破

在新的世界能源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以美国页岩气为代表的革命已经体现出技术的力量。中国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在能源领域较为突出,比如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直接干预过多、竞争不充分等。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十二五”期间将着手推进包括能源价格、市场竞争等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

目前,中国的能源价格还没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而不解决价格问题就会影响能源结构的调整方向。因此,一方面要改变价格的形成机制,更多地由市场来定价;另一方面要理顺能源比价关系。

另外是竞争的问题。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在能源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也出台了一些好的措施。比如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发电和电网领域,进行页岩气体制上的一些改革等,但这些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最终是否能产生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操作和落实。

猜你喜欢
能源技术化石核电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高速公路ETC门架供电系统
论清洁能源技术中隐性知识转移的知识产权法应对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运用
核电链接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