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打造能源沼气县建设绿色新农村

2012-07-30 07:59鲁甸县能源与环境保护站657100
云南农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沼气能源农村

□鲁甸县能源与环境保护站 657100 陈 浩

沼气能源具有、生态、环保、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发展利用沼气技术,可以解决农民生活和生产能源问题,开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鲁甸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能源沼气建设,把发展农村沼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提出“建设能源沼气县,打造绿色新农村”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县能源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能源沼气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主要协调相关部门,负责沼气项目建设的落实。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农村沼气建设专题会议,掌握和督促检查能源建设工作,及时发现建设中的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了沼气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是注重实效,科学规划。按照省农村沼气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充分体现“四倾斜”、“四结合”、“四到位”。“四倾斜”是:向群众积极性高、自筹能力强、交通方便的地方倾斜;向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倾斜;向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倾斜;向退耕还林、能源缺乏的地方倾斜。“四结合”是:能源沼气建设与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相结合;能源沼气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能源沼气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相结合;能源沼气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四到位”是:宣传发动群众到位、建设资金及时安排到位、物资采购运输发放到位、技术跟踪服务到位。

三是部门配合,齐抓共管。首先要整合资金,专款专用。在资金投入方面除了中央和省市投入外,县内采取财政配套一点、相关部门整合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的办法,尽量减轻农户的资金投入压力。在资金的管理使用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项目管理规定,严格按照“三专”(即:项目资金银行专户、会计专账、人员专管)、“四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督检查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的要求实施沼气项目,保证了项目资金安全使用。与此同时,为了快速推进农村沼气开发,县政府在上级未下达项目建设资金前,由县级财政垫支资金提前启动项目建设,抢抓沼气池建设的有利时机,提前完成项目任务。其次是部门协调配合抓建设。发改部门牵头,农业部门配合,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农业部门认真抓好物资管理、发放和技术指导,督促项目的实施;财政部门负责沼气资金拨付和有关物资采购工作;广电部门负责搞好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纪检部门负责查处项目建设中违纪违法行为;审计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跟踪审计,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乡镇政府负责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沼气。同时,林业、扶贫、妇联等部门也积极参与农村沼气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沼气的发展。

四是广泛宣传,强化培训。一方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标语、黑板报、墙报、传单、村务公开栏目、举办培训会、现场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向广大群众宣传发展沼气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争取,积极投资投劳建设,深入推进沼气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对沼气技术人员的培训,县农业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分期分批举办沼气生产工培训班,累计培训沼气技工119人。认真开展沼气生产工职业技能认证工作,为沼气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撑。累计开展农村沼气现场培训会265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达23470人次,发放资料5万余份,确保了建池质量到位、安装到位,群众安全使用、管理常识的宣传到位。

五是先易后难,整体推进。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稳步推进”的原则,以示范点为载体,集中建设。以社、村、乡为单位,由小到大整体推进。已列为整体推进的乡、村后期不再安排建设。为了充分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让广大群众看得到、摸得着,全县把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认真抓好一批高标准示范点,取得了很好示范推广效果。

六是强化管理,服务到位。首先按照“充实提高县一级,重点加强乡一级,发展延伸村一级”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后续服务网络,加强沼气池建后的使用维护服务。其次是充分发挥乡镇农技站的职能作用,搞好乡镇沼气后续服务和“一池三改”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做到物资供应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维护维修到位、服务效果到位,确保建设一户、成功一户。再次是县级沼气服务站统一物资管理和发放,并与各乡镇沼气生产工签订承包合同,在“六个一”(实施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储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的基础上,指导建立了88个服务网点。对建池户反映的投料、换料、产气、点火等存在的问题,网点服务人员必须在24h内排除故障,为广大沼气用户提供优质、高效、规范、便利、安全的服务。

七是措施有力,落实到位。一方面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年初由县长亲自主持召开全县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年度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中期有检查落实,年终有组织验收。县农业部门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分片分组深入沼气建设项目村、社蹲点指导。项目乡镇实行包村、包社、包户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另一方面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年初交纳工作风险金。县政府每年设立部分资金作为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奖励金。根据检查验收结果,评出名次,对沼气任务完成较好的领导,按照1:1配套兑现风险金,并颁发奖励证书,对完不成的乡镇领导及县直部门挂钩领导则扣除风险金,年终考核不合格,并在全县通报批评。

自开展能源沼气建设以来,全县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6687口(含非中央资金项目6759口)、小型沼气池15个、大中型沼气池1座、沼气服务网点88个。累计投入资金13252.9万元,其中:2006~2010年度项目完成中央投资3118.85万元,省级投资141.4万元,市级投资6.77万元,县级投资63.43万元,农户自筹7683.85万元。目前,全县农村户用沼气适宜区普及率已达50%以上。

从2012年起,力争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万户,争取中央投资15000万元;小型沼气150个,中争取央投资1500万元;大中型沼气10座,争取中央投资2000万元;服务网点183个(其中县级1个、乡级12个、村社级170个),争取中央投资1140万元(其中县级1个、投资50万元;乡级12个、投资240万元;村社级170个,投资850万元);推广节能灶4万口,争取中央投资2000万元;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8万户,争取中央投资16000万元。合计投入资金37640万元,使适于沼气建设区域沼气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县委、政府提出的“建设能源沼气县,打造绿色新农村”的目标,切实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紧缺问题,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沼气能源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新农村 新一辈
河北农民凭沼气专利致富
技术先行,加强交流推动中国沼气健康持续发展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