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英语语篇分析及语篇教学探析

2012-07-31 02:53郑继正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海关语篇结构

郑继正

目前,海关英语是海关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性课程之一,也是海关专业学生在踏上海关工作岗位前必备的语言交流和阅读技能。在海关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海关英语在海关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已有的英语基础之上,提高海关领域内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语篇教学的角度,分析海关英语的教学模式,以期补充现行的教学方法,提高海关英语教学质量。

一、海关英语教学现状

海关英语为一门特殊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课程,就目前所采用的教材和设定的任务来说,实际上属英语阅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何为英语阅读的能力,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借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附录I英语专业课程描述中对英语阅读课程的规定:“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根据以上规定,英语阅读类课程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知识:词汇、语法、句法、篇章的理解;(2)阅读技能:阅读速度和技巧,即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正确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3)思维能力:各类推理、归纳等认知能力;(4)社会文化知识:相关文化或专业知识。

由于海关英语属阅读课程,因此它的教学目标也应以以上规定为准绳,所不同的是海关英语课程体现自身海关领域的特殊用途,在语言知识上让学生熟悉在海关领域的言语社区中所常用的词汇、句法和语篇特征;而在文化知识方面,培养的是海关专业知识和文化。

海关英语为海关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基础课程,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比较扎实的英语功底,学习海关英语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海关业务方面的口头表达、翻译技巧、阅读理解、各国海关制度和海关英语的学习方法等方面。

传统的海关英语教学方法以语法解释和句子-翻译为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对词汇和句法进行重点解释,并翻译成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词汇和句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弊端:(1)忽略语篇的作用,不能从文章的语境、体裁、衔接、连贯等方面进行探讨。这样容易使学生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偏重学生的语法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其它英语技能的训练,如口头和书面表达;(3)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海关英语的兴趣;(4)缺乏对海关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并达到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用语篇教学的方法补充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语篇和语篇教学法

语篇 (discourse/text)为语言形式的最大单位,由句子、小句、短语、词组、词 (甚至词素)来构成或体现,是说话者根据语境进行意义选择的结果。它与语言系统,即意义潜势是两级关系,或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Halliday,2008)。语篇例证(instantiate)语言系统,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篇,了解人们在交际中所作的意义选择的规律,了解在特定的言语社团中人们语言表达的习惯,比如,在科技语篇中常用被动语态,或名词化的结构,以体现非个人化的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常见语篇结构是:开头 (opening)-讨论 (discussing)-结尾 (ending)。

语篇教学法随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语篇分析的兴起而风靡起来,与交际教学法并驾齐驱。语篇教学法注重把语言材料看成一个整体,而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对语言材料从形式上进行相互孤立的解剖,要求学生对篇章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词汇、词组或句子上,而是从语篇内容,语篇层次结构,语篇所表达的概念关系,语篇所产生的语境等各方面对语篇进行把握。这种教学方法能克服传统教学法上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具有很好的师生互动,能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在对一个语篇进行分析时,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步骤,也可用由下而上的步骤,如果采用自上而下,则步骤如下 (黄国文2002:28):

文化语境 (语篇体裁:纲要式结构、体现样式)→

情景语境 (语域分析:语场、基调、语式)→

语篇、语义﹛纯理功能:经验 (及物性、作格、语态)、逻辑 (相互依赖情况、逻辑—语义关系)、人际 (语气、情态、评价)、语篇 (主位结构、信息结构)、衔接 (照应、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连接)﹜→

语言使用 (词汇—语法、音系/字系)

语篇教学的实施则基于以上语篇分析的步骤和结果。可以先从宏观层面入手,向学生分析在文化语境下,特定语篇所具有的体裁特征,及其所表现出的纲要式结构;再深入到更微观层面的语域分析,向学生分析在语篇中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交际意图和交际手段,并进一步分析这些参数在词汇-语法层面的体现;随后再进入更微观层面的语篇和语义分析,向学生分析在某一特定语篇在特定的文化和情景语境下,所表现出特定的及物性、情态性、主位结构、衔接等方面的特征,这些语篇和语义特征所反映出的说话者或作者所做出的语义选择及其交际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实施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讲解、小组讨论、课堂问答、头脑风暴、学生汇报等形式,也可以把这些方式交叉应用于语篇教学过程中。下面本文将就语篇教学法在海关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主要论述在文化语境下,海关英语的语篇体裁特征,并阐述在体裁分析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语篇教学法。

三、海关英语语篇分析

海关英语是应用于海关领域的特殊用途英语。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种族和所从事的职业等的不同,语言会相应出现不同的变体,体现说话者的社会特征。因此,海关官员由于从事专门的海关业务,也会形成具有符合海关语境特征的语言。

与其它特殊用途语言一样,海关英语也有口语和书面语,口语主要应用于官员间的日常交际、业务讨论和旅检等方面,其语言会随交际双方的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而出现各种变体。海关英语的书面语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从执法层面上说,海关执行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文件,因此在海关的语言社团中最能体现海关英语书面语语篇的当属各类法律语言。当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海关也代表中国政府参与各项谈判,并签订各项国际公约和协议,因此公约语言也属海关英语书面语篇的一种。但从本质上说,国际条约属于法律语言,在语言特征上与国内的法律法规和文件基本一致。其次,为了提高海关管理能力,在世界海关组织的号召下,各国海关纷纷开展了能力建设活动,鼓励海关官员和社会人士开展海关业务的学术活动,因此,有关海关业务的各类学术文章也是海关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海关英语的书面语篇也应包括海关内部和各国海关之间沟通往来的公函或文书。因此,在海关语言社团中,海关英语的构成可如图1所示:

图1

目前海关英语课程所选用的语言材料为书面语,主要涵盖法律法规和文件、国际公约和协议及学术文章。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harles Ferguson(1959)在研究希腊和阿拉伯国家的语言时指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会存在两种变体 (variety):高层次变体(high variety)和低层次变体 (low variety)。高层次变体应用正式和公开的场合,属标准的语体,而低层次变体应用于日常一般的非正式场合,属白话语体。由于海关工作性质的关系,从整体上来说,海关英语属高层次语体,主要应用于正式的场合。而相比口语语体,海关英语的书面语体属相对更高层次的语体,具有较严格、统一和稳定的语体特征,此类语体需要通过正式的学习才能正确掌握。

传统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们如何通过语法规则进行组成造句,而对于超越句子层面的语言现象,则讨论不多。但句子之间的关系却体现了人们的认知规律和逻辑思维的方式。在语篇中,句子之间关系可形成可识别的模式,语篇研究者对各类模式进行了概括,总结出三种语篇结构:problem-solution,hypothetical-real和general-particular(McCarthy&Carter,2004:55)。

海关英语语篇结构也主要体现于以上三种类型。但由于其典型的文化语境特征,海关英语中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语篇也具有较为典型的结构特征。英语海关法规和国际公约的语篇主要由政府和国际组织形成,不同于一般语言,该类型语篇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这种特征也表现在语言的庄严性,如立法语言不容许夸张、诙谐、戏谑、讽刺的表达,不容许一语双关,制造错觉,否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杜金榜,2004:1)。同时为了对无尽的社会行为进行有限的法律条文的规范,法律语言在句法和语篇结构上尽量简约,但有时为了准确性,有些语篇对某些规定进行详尽的描述,采用长句、平行结构、超段结构和词语移位等结构。从宏观的语篇层面上看,一方面出于语言权威性和准确性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平衡法律语言中常出现的复杂的规约和句法结构,法律语言的语篇结构则往往采用最为简单的模式,即一般-具体。在上文所述的三种语篇类型中,一般-具体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方式,也最易为人们所接受。此外,法律语言主要用于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性的说明,而无需对所制定的规约进行论述,因此,一般-具体的思维方式也最为适用。例如,中国 《海关法》的宏观结构安排如图2所示:

图2

以上结构是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典型的语篇结构,先从总则开始,对海关的职能即监管、征税、缉私和统计,以及海关的权力和其它方面进行说明,再对总则中所规定的各项职能进行逐一的说明。再试看以下摘自 《京都公约》总附约第6章中的一段语篇:

5.Principle of Customs control(1)

(Standards 3.31,6.2and 6.3)

The principle of Customs control is 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Customs laws and compliance with other legal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with maximum facili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vel.(2)

Customs controls should therefore be kept to the minimum necessary to meet the main objectives and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a selective basis using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possible.(3)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ustoms controls will allow Customs administrations to:(4)

a)focus on high-risk areas and therefore ensure more effective use of available resources,(5)

b)increase ability to detect offences and non-compliant traders and travellers,(6)

c)offer compliant traders and travellers greater facilitation and (7)

d)expedite trade and travel.(8)

该语篇由7个句子组成,其中 (1)为标题,点出该语篇的主题 (标题为法律语言书面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能方便读者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另外 (4)- (8)实为一个句子,属词语移位,也为法律语言书面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这种结构模式一方面既为清楚列明规定,另一方面也为照顾读者,方面其阅读理解。在此,为便于分析,把该句子分成5个小句。从整体上看,该语篇结构模式采用的也是一般-具体的形式,如图3所示:

图3

上述语篇中,第一段即句子 (2)总体说明监管原则;第二段即句子 (3)说明基于上段所述的原则该采取什么样的监管方式;第三段即 (4-5)则说明采用该监管原则所带来的益处。因此,显而易见,第二、三段是对第一段更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

在海关英语的法律法规语篇中,一般-具体为其典型的纲要结构模式,但在学术性的论述文章中,其它两个结构包括问题-解决方法和假设-事实都有可能被采用,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阅读性。

四、海关英语语篇教学法的应用

如上文所述,语篇教学方法基于语篇分析的基础之上。在了解了海关英语语篇纲要式结构之后,我们就得思考该如何开展基于该体裁特征的语篇教学。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

1.结构分析。首先学生阅读语篇,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该语篇的结构模式,属三类结构模式中的哪种。再依据确定的结构模式,切分语篇,并要求学生将语篇提炼成如上图所示的结构模型。通过结构分析,学生可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结构,并了解语篇所蕴含的逻辑思维和论述方式,从而锻炼并培养了逻辑思辨能力。

2.撰写标题。在掌握了语篇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对语篇的每部分形成一个标题,概括每部分的内容。该教学形式与上文结构分析中的语篇结构的提炼相类似,主要用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3.问答。根据以上的语篇结构模型或语篇各部分的标题,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例如对于以上语篇,我们可设置如下问题:

1)What is the principle of customs control?

2)How should customs control be conducted under this principle?

3)What benefits of the principle are there both for customs and traders?

或者可根据以上的结构模型,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中的下划线部分的内容:

principle of customs control(2):

a)proper application of Customs laws

b)compliance with other legal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c)maximum facili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vel

customs control against the principle(3):

a)kept to the minimum

b)carried out on a selective basis

benefits of the principle(4-8):

To Customs:

e)ensure more effective use of available resources

f)increase ability to detect offences and non-compliant traders and travellers,

To traders:

g)offer compliant traders and travellers greater facilitation

h)expedite trade and travel.

通过以上问答形式的练习,学生在掌握语篇纲要式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语篇中的细节内容,从而锻炼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查找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4.复述/总结。在完成语篇纲要式结构的提炼之后,可要求学生根据图式结构,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语篇内容,或者撰写小结。该练习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或书面的语篇表达能力,同时又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结论

上述语篇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英语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获取信息之后,对其进行输出,从而达到英语应用能力的锻炼。这种教学模式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从而改变过去教师对语法和翻译单向的讲授。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语篇教学使学生把握语篇整体结构,把他们带出语言文字的丛林,让他们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隐藏的作者或说话者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观点,及其交际策略。同时,以命题的形式对语篇纲要式结构进行描述,一方面既能提高学生的概括和逻辑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储存,因为根据心理语言学家的研究,人类对信息的记忆不是单词或句子的拷贝,而是以命题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存储。这就需要我们对语篇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提炼和逻辑梳理,而语篇教学能很好地满足这一需要。当然,语篇教学在宏观层面,如语类和语域层面更易开展,而如何在微观层面如词汇语法层面开展语篇教学需要学者再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1〕Beaugrande R D,Dressler W.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gman Group Ltd.1981.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McCarthy M,Carter R.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杜金榜 .法律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黄国文 .功能语篇分析面面观 〔J〕.国外外语教学,2002 (4):25-31.

〔7〕罗选民 .话语的认知模式与翻译的文本建构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7):11-14.

〔8〕毛玉华 .漫谈语篇教学 〔J〕.国外外语教学,1994(4):20-21.

〔9〕赵丽霞 .语篇分析技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J〕.中山大学学报,2000(6):128-130.

猜你喜欢
海关语篇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论结构
论《日出》的结构
清代广东十三行与粤海关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