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率U型反转

2012-08-02 08:00李中英
浙江经济 2012年2期
关键词:消费率刘易斯拐点

□文/李中英

必须通过加速改革、出台政策等措施来解除现有体制机制对提升消费的制约,释放被抑制的消费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消费占GDP的比重在迅速下降,从过去的接近70%水平下降到不足50%。全省消费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即使与“金砖四国”相比,消费占GDP比重也明显偏低。例如,巴西和印度的消费率都接近60%,均高于浙江2010年的45.71%。消费率偏低,最终消费不足,使得内需转型迟迟难有突破,也使得整个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到来,浙江消费率有望在得当的宏观政策作用下经历一场U型反弹,未来居民消费力尚存扩大空间。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加速过程中消费率呈U型变化,投资率呈倒U型变化。刘易斯拐点后,随着劳动者报酬的稳步提高将带动居民收入的普遍增加,进一步刺激消费的增长。日本、台湾都呈现出“刘易斯拐点”和居民消费率上升拐点相伴出现的特征。从国内宏观政策取向上来看,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突出出来,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扩大内需、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正在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改变消费率过低的状况、让消费拉动增长正在成为值得期待的突破点。

从浙江的现实情况来看,消费潜力释放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起点。一是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居民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城市是重要的消费载体,预期未来浙江城市化将以4%的年均增长速度推进,形成巨大的消费规模。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二是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消费市场规模正在加速扩大。近年来,浙江积极引导服务业发展,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服务业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加速撬动消费市场。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推进,有助于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国际相关数据显示,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将增加0.2个百分点。浙江率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四是继续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保障房建设,有利于发挥其他消费潜力。高房价长期“绑架”消费能力,未来随着房地产调控取得成效和各类保障房建设的加快推进,如果房价能够回归合理区间并逐步稳定下来,则相当于为消费“松绑”,居民消费能力未来尚存较大提升空间。

总体来看,浙江中长期内可能经历一场消费率的U型反弹。但是,消费率反弹难以指望仅仅依靠经济社会的自然发展,其实现有赖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导向,有赖于提高居民收入的分配改革,有赖于一系列富民惠民的政策措施。参考上世纪进入刘易斯拐点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对比,不难发现,日本进入“刘易斯拐点”后,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居民消费迅速增长,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出现了实质性的提高,居民消费率也在当时进入上升拐点。而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刘易斯拐点后,未及时出台相应政策,直到80年代后期消费率才逐渐提升,反转速度明显落后于日本。由此可见,政策支持对于消费率提升十分重要。

下一阶段,必须通过加速改革、出台政策等措施来解除现有体制机制对提升消费的制约,释放被抑制的消费能力。一是要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按照“两个提高”、“两个同步”的要求,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放到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统筹考虑。高度重视低收入群众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缓解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二是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大再分配的力度,改善消费预期。加大公共财政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让老百姓敢于消费。三是顺应消费升级需求,培育消费热点。目前包括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在内的应对危机促消费政策陆续到期,新的促进消费政策亟待出台。以顺应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为契机,鼓励消费者理性、环保、科学消费。四是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加大监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

猜你喜欢
消费率刘易斯拐点
最优消费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秦国的“拐点”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中国充电桩行业:拐点已至,何去何从?
恢复高考:时代的拐点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廉洁拐点》
浅谈我国投资与消费关系现状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
不要轻视任何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