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瑞芬太尼用药顺序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2012-08-05 11:17杨在启
关键词:罗库肌松溴铵

杨在启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麻醉科,山东泰安 271000)

罗库溴铵是一种新型中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恢复迅速等优点。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因其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而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瑞芬太尼对罗库溴铵药效学没有影响,但瑞芬太尼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排量的事实却不容忽视,由此是否会对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造成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评价瑞芬太尼不同用药时机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68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所有病人在术前各项化验检查正常,均无心、肝、肾功能损害或神经肌肉疾患,也未用任何影响肌松药药效的药物。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和安定10 mg。麻醉诱导前行右挠动脉穿刺置管直接动脉测压,并连续监测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静脉输液和直接动脉测压通路均置于肌松监测器对侧上肢。诱导后监测前臂远端皮温,维持皮温不低于32℃及鼻咽温不低于36℃。Ⅰ组麻醉诱导注药顺序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Ⅱ组麻醉诱导注药顺序为丙泊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丙泊酚、瑞芬太尼注药方式为靶控输注,用药间隔为1 min。丙泊酚注射液(商品名:静安,20 ml/支,含丙泊酚200 mg,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EG7096)血浆靶浓度4 mg·ml-1;瑞芬太尼(批号:1110905,湖北宜昌人福药业)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4 ng·ml-1;罗库溴铵(欧加农公司,荷兰,批号:126334)插管剂量 0.6 mg·kg-1。

1.3 肌松监测

肌松监测采用TOF-GUA-RDTM加速度仪(OrganonTeknika公司,荷兰),通过记录刺激尺神经时拇指内收肌的收缩加速度,监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尺神经刺激采用腕部表面电极,诱导期采用单刺激(频率 0.1 Hz,刺激持续时间 0.2 ms)。

1.3 观察指标 (1)监测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罗库溴铵注药毕至肌颤搐抑制95%的时间);(2)常规监测心率、右桡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前(T0)、罗库溴铵推注完即刻(T1)、插管前(T2)和插管后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H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构成比、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以及术中中心体温、皮肤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与Ⅱ组比,罗库溴铵注药毕即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降低;与麻醉前(T0)比,罗库溴铵注药毕和插管即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降低,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2.3 肌松药起效时间比较:

Ⅰ组病人的起效时间为129±15s,Ⅱ组病人的起效时间为94±11s,差异有显著性(P=0.0064)。

3 讨论

罗库溴铵的药效学受临床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性别、年龄、体重和肝肾功能等[1]。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按体重指数选择受试对象避免了体质构成差异对量效关系的影响。血浆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增大,影响药效,因此,选取血浆蛋白水平正常患者[2,3]。瑞芬太尼是选择性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快速起效、作用时间很短的特点,特别适合于靶控输注[4]。另外瑞芬太尼同其他麻醉性镇痛药一样有抑制交感神经、抑制循环从而降低心排量的作用[5]。本研究中瑞芬太尼靶控输注1min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都显著下降进一步验证这一作用。

一般认为瑞芬太尼对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没有影响[6]。但这些研究结果大都采取持续输注方式给药或者是在给予罗库溴铵后才输注瑞芬太尼,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实施的。研究证实控制性低血压时罗库溴铵的作用强化,起效减慢[6]。本研究中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min后再给予插管剂量的罗库溴铵,结果出现罗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延长,原因可能是瑞芬太尼通过抑制循环、降低心排量从而减少了骨骼肌的血流量,导致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延长,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

[1] Adamus M,Hrabalekl,Wanek T,et al.Influence of age and gender on the pharmacodynamic parameters of rocuronium during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J].Biomedical Papers of the Medical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Palack,Olomouc,Czechoslovakia,2011,155(4):347-353.

[2] 薛富善,杨又春.罗库溴铵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3,(5):260-262.

[3] AALBERSE R C,KLEINE BUDDE I,MULDER M,et al.Differentiating the cellular and humoral components of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induced anaphylactic reac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naesthesia[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1,106(5):665-674.

[4] 张加强,邢玉英,杜文力,等.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靶浓度和实测血药浓度的差异-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评价[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9):645 -648.

[5] Glass PS.Pharmacology of remifentanil.Eur J[J] .Anaesthesiol Suppl,1995(10):73 -74.

[6] Han J U,Cho S,Jeon W J,et al.The optimal effect- site concentration of remifentanil for lightwand tracheal intubation during propofol induction without muscle relaxa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2011,23(5):379 -383.

猜你喜欢
罗库肌松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舒更葡糖钠用于罗库溴铵过敏反应的评价研究进展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罗库溴铵注射痛的预防研究进展
罗库溴铵注射痛防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