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2012-08-11 06:22李月明
图书馆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剧种剧目检索

李月明,杨 敏

(湖南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11)

湖南地方戏剧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地方戏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常德汉剧、荆河戏、巴陵戏、湘昆、长沙花鼓戏等19个不同风格的地方戏剧剧种,涌现出很多优秀剧目[1]。作为湖湘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湖南地方戏剧是不可再生、无法复制的“活化石”。然而,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湖南地方戏剧并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宣传,某些剧种正在衰落和萎缩……许多地方戏陷入了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窘境[2]。因此,作为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功能的公共图书馆,应建设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保护和传承湖南地方戏剧,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1 数据库系统结构

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大型专题数据库,在梳理和整合湖南地方戏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湖南19个剧种的源流沿革、流布区域、艺术概况、班社艺人、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研究评论、剧本曲谱、代表剧目、获奖情况等内容。该库收录各剧种的基本信息、剧目基本信息、戏剧人物信息,以及与地方戏剧相关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文献信息。

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系统平台采用三层架构: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严格分开。图片、文字数据加工和发布采用TRS全文数据库系统,视频服务采用银鲨流媒体视频服务系统。数据库与数据加工系统安装在内网的服务器上,与外网完全隔离;数据发布系统安装在外网服务器上提供服务。对外网读者而言,只能浏览发布在外网的数据,不能访问后台加工系统和数据库。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也具有易维护性,能确保系统在数据库和数据应用发布、数据加工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不影响到其他部分,而且也便于今后系统的扩充[3]。

为了使数据库能涵盖所有反映湖南地方戏剧的特色资源,在数据库设计上,笔者设计了索引库、资料库和视频库三个子数据库。如图1所示,资料子库著录剧种、剧目、人物、文献、图片等信息,视频子库著录剧目的音像资料,索引子库为资料子库和视频子库提供索引,并在这三个子库上进行二次开发,使三个子库相互关联,由资料库提供图文服务,视频子库提供音视频服务,对外形成一个整体。

2 数据库系统功能

整个数据库以剧种、剧目和戏剧人物为主线,所有数据通过各级栏目以导航树的形式向用户层层推荐。用户既可通过剧种检索、剧目检索、人物检索、关键词检索、图片名称检索、文献题名检索等单字段检索,又能通过任意词检索、二次检索、组配检索、高级检索等方式检索数据库内容。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具有全文检索功能,向用户提供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完善、界面友好、能在线视频点播的数字化、公益性服务平台。

图1 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图

2.1 栏目设置

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设立了剧种大观、剧目荟萃、戏剧人物、戏剧动态、研究评论、戏剧知识、戏剧机构、视频点播等12个栏目。每个栏目下分若干个子栏目,全方位展示湖南19个剧种的艺术概况、源流沿革、班社艺人、研究评论、舞台美术、剧本曲谱和代表剧目等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栏目一览图

(1)剧种大观:剧种是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最重要的一条主线,绝大部分资源都围绕具体的剧种而展开。在设计剧种大观栏目时,笔者先按地方大戏、民间小戏、民族戏曲的分类标准对19个剧种进行了划分,19个剧种在同一个页面中显示。用户点击每个剧种后,点击相应剧种,则显示第三级页面,该页面左边展示了该剧的源流沿革、流布区域、艺术概况、音乐表演、舞台美术、脸谱服饰等戏剧知识,上方提供剧种大观、戏剧名家、剧目信息、研究评论、剧本曲谱、戏剧百科、戏剧动态、艺坛趣事、视频点播等的连接。

(2)剧目荟萃:在剧目荟萃栏目中,用户点击剧目名称可以浏览剧目荟萃下级页面,该页面显示相应的剧情介绍、获奖情况和相关剧照,点击相关文献即可浏览文献子库中有关与该剧目相关的研究评论、舞台美术、剧本、戏剧动态等信息,点击相关图片可浏览图片子库中有关与该剧目相关的剧照、曲谱、脸谱等信息。

(3)戏剧人物:在戏剧人物栏目中,用户点击人名便可浏览二级页面,浏览相应的人物照片、生平及获奖情况,该页面左边还提供与人物相关联的剧目、剧照、评论、动态等链接。在戏剧人物栏目设计时,笔者提供了两种方式的分类:一种是按剧种分类。如读者点击湘剧栏目时,页面则显示所有与湘剧相关的人物信息,不会出现与湘剧无关的人物信息;另一种是按人物行当分类,如分为演员、导演、编剧、作曲、演奏者、舞美灯光、戏剧研究者、戏剧活动家、票友等。读者点击导演栏目时,页面不会出现与导演无关的人物。

(4)戏剧知识:戏剧知识包括戏剧表演、戏剧音乐、舞台美术、演出习俗、戏剧获奖等子栏目。

(5)研究评论:研究评论栏目是一个学术性研究栏目,主要收录湖南19个剧种的剧种介绍、相关剧目、戏剧人物的研究和评论,以文献信息为主。

(6)戏剧图片:戏剧图片栏目汇集了19个剧种的剧照图片、脸谱图片和曲谱图片,可以按照不同剧种进行组合。为了展示各种图片,在图片信息后台设计时,该数据库使用了多图片同字段技术,实现同一字段多张图片的组合显示。

2.2 视频点播

对于戏剧这样一种特别的艺术,仅仅有文字资料根本不足以展示其艺术价值,亦无法使之长久流传。因此,视频点播功能的实现是该数据库建设和服务的重中之重。在视频点播栏目中,用户可通过“剧种”、“剧目名称”、“演员”等途径快速查询到19个剧种的600余部戏剧视频,点击各个剧目后,不仅可浏览该剧目的演职人员、获奖情况、剧情简介等信息,还能马上欣赏到清晰、流畅、稳定的戏剧视频。用户随意拖动进度条,无需延时,就可以即时响应。为使戏剧爱好者和数据库建设者了解剧目点播情况,笔者设计了集周排行、月排行、总排行为一体的点击排行榜,显示点击排名前10位的剧目。

2.3 数据检索

该数据库除提供栏目的逐层分类导航检索外,还设置了全文检索入口,提供基于剧种、剧目、人物、关键词、任意词等多种途径的智能全文检索,支持中英文、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混合检索,允许使用文中的任意字、词、句和片断进行检索[4]。对一个专业检索用户来说,系统还支持48种检索运算符以及包括逻辑组合检索(与、或、非、异或)、位置检索(同段、同句、相差几个字以及前后次序有关等)、词根检索、历史检索、概念检索在内的多种检索方式,并可实现二次检索,即能在前一检索的基础上逐步缩小检索范围。所有检索结果均可实现检索词突出显示,检索结果由系统按照检索词出现的频率按相关度进行排序。通过不同的检索途径实现全方位的全文检索,将满足全文检索中查准和查全的要求[5]。

3 数据库建设特色

3.1 资源特色

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全方位梳理整合湖南地方戏剧资源,从剧种、剧目、戏剧人物、戏剧知识、戏剧研究、唱词剧本、脸谱曲谱等不同方面对湖南地方戏剧进行了全面的揭示,基本涵盖了湖南地方戏剧信息。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的建设,对保存和拯救湖南地方戏剧剧种,宣传和研究湖南地方戏剧,促进湖南地方戏剧信息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开发与利用,推动湖南地方戏剧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服务特色

在建设数据库之初,笔者对戏剧(戏曲)网站进行了调研,对比分析各网站的栏目设置、表现形式、检索功能、资源数量及服务性能,发现这些网站收录湖南地方戏剧资源甚少,一般只简要介绍少数几个大剧种的基本情况,而对傩戏、侗戏等小剧种鲜有提及,而且极少提供在线视频点播服务。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提供两万余条剧种、剧目、人物、研究、图片等信息的查询服务,近800部地方戏剧视频的在线视听服务。通过视频服务模块,工作人员可访问日志及用户内容评估反馈,更准确地获得用户对内容的评价,进而挖掘内容的价值,实现内容的增值。

3.3 技术特色

在数据库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上基于TRS平台搭建的数据库大多为单库结构、设计简单、检索单一。在构建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时,笔者采用多库设计、跨库关联、多页面同频道展示、多图同字段展示、自动分页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全文数据库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自主设计和实现了全方位智能全文检索的大型综合性数据库,这当属自主开发的一个突破。

3.4 工作特色

通过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与各地方戏剧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得到了加强。图书馆利用湖南省地方戏剧资源收集网和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优势,指导基层戏剧机构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对于某些稀缺的戏剧剧目,还与剧团合作拍摄、保存和利用。这种工作模式,既有利于戏剧资料整体保护,又为数据库的可持续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 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建设思考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已初具规模,能满足普通浏览、在线视频点播、戏剧研究等多个层次的应用要求,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但由于时间仓促,该数据库的建设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改进和进一步深化。

4.1 加强湖南地方戏剧资源的收集工作

在数据库建设之初,笔者只对国家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湖南省艺术研究所所藏的湖南地方戏剧资料进行了调查和收集,而对湖南省所有戏剧机构所藏的资料没有收集,这就使得数据库中的内部资料和市、县级戏剧机构相关资料比较欠缺,资源收集的广度不够。注重对市、县级剧团的内部资料如剧团介绍、人物介绍、剧照、剧本、剧情介绍等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的收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4.2 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够,资源建设的深度应增强

湖南地方戏剧历史悠久,但该数据库目前收录的资料绝大多数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资料,傩堂戏、苗剧、阳戏、侗戏等小剧种的资源明显偏少,数据库资源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古代湖南地方戏剧资料和小剧种资料的收集工作,使该数据库的资料更系统和更完善。

4.3 资源的版权问题未完全解决,应合理合法使用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对于那些已超过保护期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可以合法地利用,对于尚在版权保护期之内的资料,则需解决版权问题。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建设和利用涉及作者的著作权问题,只有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及时与著作权人联系和沟通,协商解决版权问题,才能使数据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4 数据库系统功能不够全面,需进一步优化

目前,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的系统平台经测试后,能顺利实现数据的录入、数据的修改和删除,以及数据的发布,但还存在如索引子库与资料子库某些字段跨库关联、索引记录不能随意删除、数据检索的准确度不够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才能确保数据库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5 结束语

建设湖南地方戏剧数据库,对于保存和拯救湖南地方戏剧剧种,宣传和研究湖南地方戏剧,促进湖南地方戏剧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湖南地方戏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研究成果既可为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又可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更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需要。

[1]金汉川.中国戏曲志·湖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30.

[2]方兴.拯救濒危的湖南戏剧[N].潇湘晨报,2006-5-22(A12).

[3]黄筱玲.依托现代高新技术 弘扬湖湘文化精髓--《湖南人物库》建设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10):95-96.

[4]刘果莲.浅论山西戏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5):56-57.

[5]北京拓尓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TRS管理员工具用户手册[Z].北京:拓而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3.

猜你喜欢
剧种剧目检索
舞台剧目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