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鸭浆膜炎的诊治

2012-08-15 00:46
云南畜牧兽医 2012年3期
关键词:鸭舍雏鸭浆膜

王 琼

(勐腊县畜牧兽医站,云南 勐腊 666300)

鸭浆膜炎病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咳嗽、下痢、瘫痪、共济失调、头颈震颤为主要症状。剖检以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为主要病理变化。雏鸭的死亡率为5% ~80%,耐过的鸭生长迟缓,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发展。

1 发病情况

2010年3月18日,勐腊县一养鸭户饲养的27日龄鸭发生疫病。该鸭场养鸭1 200只,发病147只,第1天发病死亡8只,第2天死亡24只,第3天死亡45只。鸭舍饲养密度过大,空气流通不畅,潮湿,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粗放。

2 临床症状

食欲减少,肢软卧地,不愿走动,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势,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后退行走,病鸭消瘦,呼吸困难,眼和鼻周围有浆液性和黏液性分泌物,排绿色和黄绿色稀粪。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张,抽搐而死。

3 剖检变化

心包膜增厚,表面及心包腔内有大量干酪样渗出物,心包粘连。肝脏肿大,表面覆有黄色纤维素膜,气囊增厚,并有大量的干酪样渗出物,脾脏肿大、表面呈大理石样。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取病死鸭的肝脏做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见两极浓染的小杆菌。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浆膜炎病。

5 防治措施

(1)改善育雏室的卫生条件,特别注意加强通风和保温、保持圈舍干燥、降低饲养密度,加强消毒,勤换垫料。

(2)饮水中添加鸭瘟浆膜神(黄连解毒散)上午集中饮水,下午用盐酸多西环素和黄芪多糖混合饮水,每天1次,连用4 d。

采取以上措施,3 d后病情逐渐好转,采食量、饮水量增加,精神明显好转,5 d后基本恢复正常。

6 体会

(1)造成鸭浆膜炎广泛存在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鸭舍饲养密度过大,空气流通不畅,潮湿,环境卫生差,饲养粗放,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含量不足或营养不均衡,从而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促进了该病的发生。

(2)雏鸭在4~7日龄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联苗来同时预防这两种疾病。

(3)该鸭群发病前未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苗,加上饲养环境差,营养不良,机体的抵抗力下降,造成此次疫病发生。

猜你喜欢
鸭舍雏鸭浆膜
淀粉/聚丙烯酸酯共混浆膜的吸湿放湿性能探讨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饲养密度对秋季多层平养密闭鸭舍环境参数、生产性能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安徽某地鸭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对浆膜炎预防效果的评估
夏养肉鸭注意三要点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最美的童年在乡下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