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教育游戏发展与应用

2012-08-15 00:54柯翔敏
科技视界 2012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者游戏设计

柯翔敏

(华侨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21)

0 引言

电子教育游戏可以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自由、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 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在启发学习者思维,培养学习者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培养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游戏在给社会创造巨额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它就像一把“双刃剑”。

1 电子教育游戏面临的问题

万物都有两面性,电子教育游戏也无例外。

1.1 在设计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设计开发方面,电子教育游戏存在着包括观念、资金、开发、内容、市场和人员六个方面的问题。

1.1.1 教育游戏的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

1.1.2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1.1.3 没有系统的开发体系

1.1.4 从内容上还不够有趣

1.1.5 没有协调的市场机制

1.1.6 设计开发员不够专业

1.2 在教育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目标、学生自控力、教学进度、信息垃圾和参与人员。

1.2.1 学习目标容易迷失

1.2.2 学生自控力容易减弱

1.2.3 教学进度不易把握

1.2.4 信息垃圾不易控制

1.2.5 参与人员不易组织

2 电子教育游戏的发展策略

结合当今电子教育游戏所面临的问题, 尝试性的给出可能的发展策略,本文着重从设计和应用两个维度来着手考虑。

2.1 电子教育游戏的设计策略

2.1.1 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玩家的心理特征

教育游戏往往与学科知识相联系,玩家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认知特征、操作技能和情感态度,游戏的开发要考虑到定位于哪个年龄阶段的玩家。

2.1.2 融合本国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游戏内容是游戏的文化理念所在,是游戏的精髓、主体和核心。 游戏所承载的文化、价值道德观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玩家,游戏的内容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我国教育游戏的设计应该要以传扬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从耳熟能详的传统历史故事出发,深入挖掘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 让玩家在游戏中能深入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从而培养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电子教育游戏对青少年影响巨大,它关系到了下一代意识形态的形成,不能被动地让外来文化影响、引导我国新一代,所以,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国内电子教育游戏的大发展[1]。

2.1.3 创设符合学习者经验生活的情景,并结合游戏的教育性和教育的游戏性

玩家在游戏中吸取知识、掌握生活常识和了解社会百科知识, 因此教育游戏的内容和情景设计要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生活、学习的不同方面。 电子教育游戏与娱乐、教育并非完全相同。 教育性和游戏性应该是理想结合,所谓的理想结合就是,用玩家喜闻乐见的故事、活泼可爱的角色、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规则和竞赛等各种形式,把单调的学习场所变成欢乐的学习场所。 通过这种理想结合来充分调动玩家的求知、学习的兴趣,学习者的负担,这种结合产生的体现的强大的教育性和游戏性能够为玩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气氛, 让学习达到和谐的理想境界,并取得最佳的效果[2]。

2.1.4 采取各种手段加大资金投入

第一,由政府牵头出资,加大教育游戏资金投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来支持鼓励电子教育游戏的设计及开发,教育部门也可以把电子教育游戏列入教材开发的一部分。 第二,教育游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开发应该要以人为本、以促进更有效学习为直接目标,立足实际,多方合作。 第三,电子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不应该是关起门来的“造斧”,应该将其投入市场,将其作为商品销售,使得出资商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只有真实地能够制造经济效益,电子教育游戏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资金为其投资开发,才能有更多优秀的电子教育游戏投放进市场,也才能更好的造福于消费者。

2.1.5 组织优秀的研发队伍,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款优秀的电子教育游戏少不了一支优秀的研发队伍,电子教育游戏只有拥有一支效率高、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既懂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技术又懂网络技术和游戏开发技术的研发队伍,才能获得想要的成功。 只有设计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玩家才能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方案实行的效果,以利于玩家后期进行调整。 设计者在教育游戏设计中应注意要以教育目标、教育原则为标准。

2.1.6 注重游戏评价机制的完善和开发新的游戏平台

电子教育游戏具有两面性,使用不当的话会对玩家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一般而言,优秀的电子教育游戏必须符合三个基本需求:即必须有很好的学习目标;游戏内容必须很有趣;游戏要以增强学习获胜目标。 只有满足了这些需求,才能作为是优秀的电子教育游戏。 科技的发展,为游戏提供了新的平台。伴随着3G 网络的兴起,手机游戏实现网络化更是便利,手机游戏已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交互性。 因而,如何开发以手机为代表的新的游戏平台,是教育游戏研究学者们面对的具有挑战的新的课题。

2.2 电子教育游戏的应用策略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运用电子教育游戏主要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完成传播知识的任务和目标。

第二,要有一定的选择性。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育游戏,游戏元素要放在适合游戏表现的教学内容中。

第三,要有良好的协作和综合性。 将游戏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更优的教学效果,运用失当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要中和游戏娱教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

第四, 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游戏坏境的管理者,是教学的指导者,是学习活动的答疑解惑人,是活动的裁判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在电子教育游戏中,教师跟学生一样作为虚拟的学习者参与到其中的学习环境中。 正因为教师有着这么多的角色, 所以, 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要与学生平等真诚的对话、积极地交换意见,真实地以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同学生进行交流, 才能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注重加强德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游戏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要实现“玩中寓教、玩中育人”的终极目标,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提炼教育游戏与游戏过程中的教育元素、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化被动为主动,要控制住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才能更好的达到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 对结果具有最终的控制权。 让学习者在活动中不断观察、不断体验、不断反思、不断领悟。

第六,注重积累教育游戏的素材库。 我国的教育游戏资源尚还贫乏,虽然近些年来,教育游戏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类如大型的教育网络游戏,数量缺是少之又少。 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借鉴国外教育游戏的优秀案例,不断积累与学科相结合的教育游戏资源,在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自己设计教育游戏,不断充实国内教育游戏素材库。

[1]陈卫东.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策略思考[N].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15.

[2]于峰.在线教育游戏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方芳,顾惠忠.我国教育游戏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7,4,21-22.

[4]Marc Prensky.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M].McGraw-Hill,2000.

[5]王蔚.电子游戏的教育性分类和评价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学习者游戏设计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爆笑游戏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