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改进会议报道的思考

2012-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2年11期
关键词:校报讲话会议

郑 伟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91)

改进会议报道,是当前我国新闻界所着力进行的一项重要新闻改革举措。这一新闻改革的实质,就是按照我们党大力倡导的新闻宣传“三贴近”要求,努力改变近年来愈来愈严重的会议报道程式化、非新闻化倾向,使新闻工作更好地遵循新闻规律,会议新闻更具新闻性。会议新闻是校报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影响校报新闻可读性的一根软肋。努力改进校报的会议新闻报道,是提高校报新闻的贴近性、时效性和可读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校报工作的当务之急。会议新闻,顾名思义是会议产生的新闻。在这里,新闻价值的大小是衡量审视会议新闻的报道价值的唯一尺度。因而,作为改进会议报道的措施,从“量”上精简压缩会议报道,把那些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会八股”坚决摒除在报纸版面之外,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在于准确把握会议新闻的新闻价值,,从会议中挖掘提炼出来有价值的新闻,提升会议报道的“质”。本文对如何把握会议报道的新闻价值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对事关全局的重要会议,要从会议的中心议题中寻找新闻,从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形成的重要思路、做出的重大决策中把握新闻价值。会议有新闻,这是客观存在的。重要会议本身就是重大新闻事件。其重要就是重要在会议的内容都是关乎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建设改革、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的主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战略性、政策性和方向性。我们在安排这类会议的新闻报道时,要准确把握会议的主旨,突出会议的主要内容,重点报道会议的主要成果。如会议总结的主要经验,提出的发展战略,出台的重大措施,产生的重要结果。要突出会议的出彩之处,而不要把新闻淹没在会议的形式之中,就会议写会议。不以出席会议的领导人的职位大小来取舍内容,安排版面,决定文章长短。不把领导在会议中的一些程序性活动作为重要报道。更不能把哪一级领导出席作为判断报道价值的标准,甚至在标题中列出一大串出席会议的领导人的名字加以渲染。而要以会议的实际意义和新闻价值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在进行会议报到时,可加入图表、文字资料和有关背景材料,融合一些现场花絮,以丰富报道内容,加大信息含量,使会议新闻更有直观性和现场感。但要始终注意把握好会议主题,切不可舍本逐末,撇开会议中心的内容,去热衷于追逐什么花边新闻。

二、对领导的讲话要分轻重虚实,从讲话的实质内容和鲜活 思想中提炼有价值的新闻。按照惯例,一个会议总要有领导人讲话,甚至有的会议主要议程就是一个领导人的报告。应该说,通 常情况下领导的讲话都有一定的实质内容和鲜活思想。领导通过这些讲话或阐释发展思路推出改革方略,或传达重要精神提出工作要求,或进行工作部署和思想发动。这些讲话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推动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不能否认,领导也不乏有应景式、表态式的讲话,这些讲话并无多少实质内容和实际意义。有时候,即使是一篇颇有内容的讲话,由于种种原因,也往往难免会穿靴带帽,面面俱到,夹杂一 些套话、空话在内。这就需要我们在报道领导讲话时,认真区别 其内容的轻重虚实,择其要者予以报道。要着重报道那些思想性、指导性、启示性、决策性强,有新意的讲话内容,对那些应 景式、表态式的套话和空话,则尽量不要见报。否则,不加区别地认为凡是领导的活动“无事不新闻”,凡是领导的讲话“无话不重要”,只要是领导讲话就必须见报,版面上、消息中大段大段引用并无多少实际内容和新意的领导讲话,甚至全文照登,则会适得其反,既损害报纸声誉,又损害领导形象,惹读者厌烦。

三、跳出会议,从会议传递的信息中,发现新闻线索,延伸出新闻。任何一个会议的过程中,都可能汇集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如本地区、本单位将要出台的一些改革举措,将要采取的新的工作措施,将要建设的新项目,正在酝酿的建设发展的新思路,群众的新创举,某方面工作的新进展,以及发生在基层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群众的思想动态、呼声建议等。这些信息可能不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但因为它们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当前领导正在思考和群众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因而会在与会者的讨论交流中或领导的吹风中,不同程度地现露出来。记者在把握好会议主旨的前提下还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将这些信息捕捉到,找到领导思考和群众关心的结合点,从中发掘提炼出丰富鲜活的新闻资源。如新华社2003年1月17日播发的报道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的消息记者的报道视角并没有放在会议本身,而是跳出了会议,从会议传递的信息中提炼出了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新闻出版总署将下放审批权限,年内推出20多项新政策和新措施,在一大批大中城市向外资企业开放书报零售市场,消息刊出后,起业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四、走出会场,关注会后,关注基层,深入群众,从基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践中发掘丰富鲜活的新闻资源。任何一个会议真正意义都不在会议本身,而在于这个会议产生的成果及其对事业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因而,对会后的贯彻情况进行连续深入的后续报道,应是会议报道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们的会议报道往往出现“两多两少”的现象。即会上领导思路多,会后具 体实践少;会议工作部署多,基层贯彻情况少。往往是一个会议 在热热闹闹地召开期间,报纸也有声有色地跟进报道。会议开过后,报纸便也无声无息无下文了。对会议的反响如何,会议部署的工作贯彻落实情况如何,不再做连续深人地后续报道。这是很不应该的。会议结束,会议的新闻报道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在会后深人基层,密切关注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关注各个层面丰富生动的实践活动,在深人报道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不断获得丰富多彩的新闻资源。

改进会议报道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要改进会议报道,并不是因为会议报道不重要,更不是会议不重要,而是因为新闻媒体对会议报道的观念和 方式存在问题。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就会议报会议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按照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每一个会议的新闻价值,制定科学的报道方案,精心选题,精心组织报道。采写出有价值的会议新闻,使会议报道成为报纸的一个可读、耐读的新闻亮点。

猜你喜欢
校报讲话会议
会议通知
“注水”讲话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会议通知
国旗下的讲话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男朋友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网络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竞争危机和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