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建设与管理

2012-08-15 00:42郑江莉陕西省千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韩军定陕西省千阳县畜产局
中国乳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生鲜奶牛饲料

文 / 郑江莉 陕西省千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韩军定 陕西省千阳县畜产局

2009年以来,为探索奶牛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奶业新模式,陕西省千阳县实施了陕西省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县建设项目,探索形成了以“一个目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两个板块(千头现代化奶牛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三大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生鲜乳质量检测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四大体系(安全保障、品种改良、饲草饲料、技术培训层级服务体系)、五项机制(市场运作、政策引导、风险补偿、信贷支持、多方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六个统一(品种改良、饲草青贮、饲料供应、卫生防疫、生鲜乳质量检测、技术培训全面统一)”为基本特点的“千阳模式”,促进了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的转变。本文就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进行论述。

1 小区建设

1.1 建设原则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区一策,结合当地条件,制定小区建设方案。要坚持一次设计到位,分层次建设四大功能区,其余配套设施可分步完善。要坚持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既要追求标准化,又要讲求经济实用;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做好环境保护。要坚持与探索统一社会化服务的机制,饲料配送、饲草流动加工、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要与之相配套。

1.2 规范建设

1.2.1 科学选址

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畜禽规模养殖场选址条件进行选址,即在远离水源地、疫区,距离交通主干线和人居村庄500 m以外,确定建设地址。

1.2.2 确定养殖规模

奶牛小区养殖规模一般以300~500 头为宜,便于周边饲草供应保障和小区日常管理。小区规模过大饲草保障困难,过小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1.2.3 确定占地面积

按照每头奶牛不低于0.1 亩的标准,每个小区用地不低于30 亩。

1.2.4 科学规划布局

小区布局规划要按照生产区、服务区、饲草饲料区、粪污处理区四大主要功能区相对独立,人畜分离,净道和污道分开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1.2.5 建设牛舍和运动场

育成牛舍及成年牛舍以开放或半开放式为宜,通风透光要好,利于牛体保健和节约投资。牛舍结构以钢屋架结构为宜。犊牛舍宜采用封闭式并带有小活动场,利于保暖。牛舍面积应保证每头牛4 m2。运动场用三合土处理地面,留有大于5%的坡度,面积保证每头牛15 m2,用水泥柱和圆形钢管制作围栏或采用电子围栏。

1.2.6 配备挤奶厅及挤奶设备

挤奶厅面积不少于240 m2,应配有符合标准的,且与小区产奶量相适应的机械化挤奶设备、鲜奶冷贮设备和热水供应设备。

1.2.7 建设饲草料库

小区要有集中贮草区、干草堆放场库、精料加工配制车间。青贮窖总容积不少于3 000 m3,干草棚和精料加工房不少于300 m2。

1.2.8 配备防疫设施

小区大门、生产区、草料、粪便运输通道口要设有消毒池,人员出入口要设消毒通道,并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

1.2.9 配备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在小区下风口建设中小型沼气工程或粪便堆积发酵区,面积不少于300 m2。

1.2.10 配套辅助设施

小区内水、电、路、渠、围墙等辅助设施要完备,兽医室、配种室、生鲜乳质检室、门卫要齐全。

1.2.11 绿化小区环境

按照建设生态小区要求,进行小区绿化,做到四季常绿、乔灌搭配、错落有致、花草并举,绿化面积不能低于15%。

2 小区管理

2.1 健全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现今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小区正常规范运转的基础。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小区群众、生鲜乳收购企业、小区管理者三方的利益,促进小区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增加养殖户奶牛养殖收益。在小区管理中应健全小区养殖户行为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牛群生产管理、粪污无害化处理、防疫消毒、技术推广培训、财务管理等6 个方面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小区正常运转。

2.2 日常生产管理

2.2.1 奶牛繁殖与选育

奶牛配种选用的细管冻精应符合《牛冷冻精液》标准(G B 4143-2008),上面标注生产种公牛站的名称或代码、种公牛号和生产日期等内容。奶牛繁殖要对照适繁牛的档案系谱资料,结合良种公牛生产特点,科学制定选配计划,实施计划配种,不断提升奶牛生产性能。后备牛选育要根据后备母牛的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情况和系谱资料,对照荷斯坦奶牛品种标准,进行后备母牛的选留和淘汰,不断提升小区奶牛生产水平。

2.2.2 饲料与日粮配制

按照《奶牛营养需要和饲料成分》的要求,结合奶牛群实际,科学设计日粮配方。做到精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以及矿物质饲料和维生素等饲料添加剂)、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甘草和秸秆)比例合理,营养全面,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青贮饲草和青干草供应推行“统一贮备、分户供应”供给模式,成年产奶牛全年青贮饲喂量不少于8 吨、优质青干草不少于1 吨。

2.2.3 奶牛分群与饲养管理

按照奶牛生长不同阶段进行分群,分犊牛(0~6 月龄)、育成牛(7~15 月龄)、青年牛(初配~分娩前)、成年母牛,成年母牛又可分为干奶期(产犊前60 天)、围产期(分娩前后各15 天)、泌乳早期(产后16~100 天)、泌乳中期(产后101~200 天)、泌乳后期(产后200 天~停奶阶段),科学制定不同的饲养管理规范。同时,积极开展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为小区奶牛选种选配,调整饲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2.2.4 小区卫生与防疫管理

采取紫外线消毒、喷洒消毒等方法,坚持经常对小区的环境、牛舍、用具、外来人员等进行消毒。兽医诊疗人员需持证上岗,全面负责牛群的卫生保健和消毒。认真做好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熟练掌握繁育技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无国家规定疫病示范基地要求,强化免疫接种和本地区流行疫病进行预防接种,定期对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传染性疾病进行检测和净化。

2.2.5 挤奶操作与卫生

挤奶员及从事生鲜乳运输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获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身体健康证明。每次挤奶前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正常的牛可上机挤奶。对挤奶设备和贮运设备应做到挤奶前清洗,挤奶后清洗、消毒。按照《生鲜乳收购标准》(GB/T 6914-1986)的要求,对生鲜乳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进行必要的检测。生鲜乳运输车辆必须获得县畜产部门核发的生鲜乳准运证明。

2.2.6 记录与档案管理

根据农业部颁发的《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和《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建立相关记录制度,并逐年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主要记录包括:繁殖与选育记录、奶牛进出小区记录、饲料和兽药使用记录、卫生防疫记录、生鲜牛乳生产和收购记录。

2.3 技术服务与推广

2.3.1 小区技术服务

在小区管理中,应不断健全技术服务职能,配备综合管理素质高,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饲养管理、科学饲喂、分群管理、奶牛营养与生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不断强化奶农养殖奶牛疾病风险意识,杜绝病源地引种,对小区病牛应及时隔离观察治疗。向奶农推荐先进奶牛饲养新理念、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小区奶牛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做好奶农与生鲜乳收购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2.3.2 推广三项核心技术

要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小区养殖户推广应用生鲜乳质量检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使小区生鲜乳平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体细胞数全部符合国家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通过检测中心对检测报告的解读与指导,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小区管理水平;使小区奶牛采食的日粮稳定、均衡,生长发育整齐,所产生鲜乳品质一致,降低饲料消耗和疾病发生率,增加养殖效益。

2.3.3 应用性控繁育技术

奶牛性控繁育技术以良种荷斯坦奶牛为基础,采用良种公牛精液性别分离后的冷冻精液配种,这是加快良种扩繁的有效手段。在奶牛小区生产管理与技术推广中,重点要选择生产性能高且稳定的良种奶牛作为基础母牛,实施奶牛性控配种技术,不断提高小区牛群整体水平。

2.3.4 积极组建核心群

要按照荷斯坦奶牛品种特质要求,选择体型外貌合格、系谱清楚、档案健全、单产在6 000 kg/年以上的奶牛组建小区内相对稳定的核心群,定期进行复核刷新,逐渐形成小区中间主体。

3 公共管理

3.1 财务管理

小区或合作社账务公开,民主理财,定期公示,自觉接受社员和奶农监督。

3.2 设施维护

明确专人对小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安全生产。搞好小区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整治及绿化、美化工作。

3.3 养殖户管理

教育养殖户严格遵守小区内各项管理制度和奶牛养殖技术规范,杜绝使用禁用兽药、饲料及添加剂。

3.4 粪污集中处理

遵循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原则,牛粪以水泥硬化地面静态堆放高温发酵处理为主,积极推广沼气发酵处理模式,集中建设有机肥加工厂,走“畜—沼—果”、“畜—沼—菜”路子,实现废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4 实践体会

4.1 实行规模化养殖是发展现代奶业的有效途径。通过示范县项目实施,千阳县奶牛养殖逐步走上了大中型牧场、标准化小区等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新道路,实现了全年秸秆干喂向青贮饲草饲喂的转变,拴系饲养向散放式喂养的转变,手推式挤奶向大型机械挤奶的转变,混群饲养向分群饲养的转变。

4.2 应用标准化技术是发展现代奶业的基本措施。全混合日粮饲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生鲜乳质量检测等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现代奶牛生产技术和设施的集成推广,从根本上转变了养殖方式,实现了与国际先进饲养方式的初步对接,既大幅提高了奶牛单产,又保障了生鲜乳质量安全。

4.3 规范管理与运行是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关键。通过不断完善小区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小区奶牛生产水平和养殖户经济收益;通过组建核心群稳定了小区高产奶牛群基础;通过推广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加快了良种扩繁速度,使进口的澳牛发挥了优良的品种特性;通过严格执行程序化免疫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保障了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安全发展。

猜你喜欢
生鲜奶牛饲料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生鲜灯的奥秘
奶牛吃草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饲料Ⅱ个股表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