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视艺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9郭宇芝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红楼梦影视高职

郭宇芝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浅析影视艺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郭宇芝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影视艺术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识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引领影视艺术进入高职语文课堂,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之从优秀的影视作品中得到教育、鼓舞和启发。

影视艺术;高职语文;应用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堂设计逐句逐段挖掘、分析,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和写,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它忽视学生是独立的主体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心理需要这样一事实。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深度、广度要求上略低一些,但在学习质量、速度及实践能力训练要求上却更高,表现在学习难度上则更大。怎样帮助学生克难奋进?唯有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非丰富、扎实的高职语文课莫属。那么,在高职语文课堂上,不仅应强化学生听说读讲、论文写作、文秘写作等能力训练,更应对学生进行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能力的培养。

20世纪以来,影视艺术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亿万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作为一门艺术,它有着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作用。从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利用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热情和兴趣,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一、影视艺术是对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在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加强理解所学内容方面起着良好的作用

大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广泛的,因而不能拘泥于课本,更不能局限于文章,因为文章的外延对于课程本身来说就非常的重要。那么,文章的外延如何体现?经过几个学年的反复实验,笔者认为,恰当地引入一部分影视作品,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例如在讲解完《论语》之后,教师选择了胡玫导演的作品《孔子》为同学播放,电影《孔子》并没有展现孔子完整的一生,而是描写他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陈蔡被围、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孔子在颠沛流离中依然坚持传道授教,这样的精神通过影视作品展现给大众的远比课堂的更为震撼和深入人心!

二、影视作品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课堂,要能够为创设课堂氛围提供支持

2010年5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与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10中国电视剧导演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在发言中讲到,中国的电视剧产量已达到每年1.5万集。在这浩如烟海的剧作中找出适合教育教学用的,着实要让人费一番工夫。如何为同学们选择,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尽量选择经典的、经久不衰的影视剧

在讲到《红楼梦·黛玉葬花》选段时,笔者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目前,被搬上银幕的就有很多不同版本,如1987年张扶林导演的电视剧《红楼梦》,1989年北京电影厂出品、谢铁骊导演的电影版《红楼梦》,2000年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2010年50集新版《红楼梦》等等。教师经过多次比较,最终选择了87电视剧版。主要原因有:(1)经过近30年的岁月洗礼,《红楼梦》的播出率依然很高,受到各方面的肯定,虽然其在刚播出时也曾受到文学艺术界和观众的批评甚至抵制,但经过时间的检验,87版依然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影视剧版本。(2)受科技发展的限制,它没有大量的音画特效、灯光、服装、化妆等等,观众关注的是剧情本身,但它更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红楼梦》,离小说版《红楼梦》最近。

(二)选择贴近课堂、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影视剧

1.影视片段本身就是由书中所选课文改编而来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红楼梦·黛玉葬花》、《赵氏孤儿》等。

2.影片主人公是教材中所选课文作者或者是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徐霞客传》为所选精讲课文,作者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明末文坛领袖。在讲解完基本内容后,课堂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给学生展示课本之外的世界,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作者或者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含义。在这次的课文讲解完毕后,教师选择了电影《柳如是》片断,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虽然影片是以柳如是作为主角,但是全篇贯穿了大文豪钱谦益与她的爱情,其中不乏对钱谦益性格、才略的描绘。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心中的大文豪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片面的形象,而是一个丰满的、立体的人物。

(三)选择与时代紧密联系的、能反映时代风貌的且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影视作品

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以理论为主导,而高职教育是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强调的是学生技能的培养,所以在学院所选《高职语文》课本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被放到了第一章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如何才能够把貌似简单浅显的内容输送到学生的大脑里并且期待能够带给他们行为习惯上的改变。在讲解演讲的课程时,好的视频作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校长李培根院士做了题为《记忆》的演说,16分钟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很多人泪洒现场,若干武汉媒体破例全文刊登了李校长的演说词。他的演说词中出现的热词都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整片文稿热情洋溢。单纯的文章学习就已经能够领略到这位大家的风采,结合视频观看后,不少同学心潮澎湃。在这种环境下再去为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他们接受、理解的内容会更多一些。

三、影视艺术可以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掌握影视艺术的特点、规律等动力

多数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观赏后,对影视艺术的接受已经不是单纯地停留在关注剧情上,而是向更为专业、更为深度的方向发展。如主动学习影视艺术的发展史,留意影视剧中镜头的运用,课后积极与教师探讨影视剧反映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这就使得高职语文的学习更加丰富,达到了高职语文教育要以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为本位,让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学、教师用心导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自觉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人文素质和全面素质,为使学生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求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奠定基础的要求。

[1]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尹世玮.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7).

[3]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G718.5

A

1673-0046(2012)8-0049-02

猜你喜欢
红楼梦影视高职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别样解读《红楼梦》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