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要以幼儿为本

2012-08-15 00:49张彩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纪律成人幼儿园

张彩丽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幼儿园教学要以幼儿为本

张彩丽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须以幼儿为本。要做到以幼儿为本,就必须妥善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关系、直接教和间接教的关系,以及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文章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为幼儿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幼儿园教学;以幼儿为本;教学关系;自由与纪律关系

教育要以人为本,学校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须以幼儿为本。“以幼儿为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本。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幼儿思维的特点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二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本。教学要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幼儿园教学要实实在在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归宿和目的。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幼儿园教与学的独特性。幼儿园教育中,施教者是成人,受教者则是身心各方面发育都很不成熟的幼儿。成人和幼儿无论是认识方式还是行为方式都有着质的不同,成人和幼儿之间在心理活动方面客观上存在着不小的距离、鸿沟或隔阂。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拉近这种距离、合拢这种鸿沟、突破这种隔阂?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妥善处理好教师教与幼儿学的关系

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过程。教师教的过程是教师凭借自身掌握的教育资源向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幼儿学的过程则是由幼儿借助于教师,消化、吸收教学内容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又是统一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两个密切相关却又彼此有别的活动进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在于采取适合幼儿认知方式的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激起幼儿的认识活动;教师的责任还在于帮助孩子们寻找教育内容之间有意义的联系和经验。幼儿的任务则是努力搜索大脑中已有的信息、经验,加工、整合眼前教师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显然,只有教师呈现信息的方式适合了幼儿的认知方式,信息才可能被幼儿加工、整合、消化、吸收。幼儿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教师所呈现的信息,才能真正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这样,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才能融合为一体,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的教和学的行为中,同样的活动,教、学和认知都交汇在一起。否则,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就是两张皮。纵然教师教得很辛苦,幼儿学得却很痛苦。幼儿和成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成人要走进儿童的世界,我们不能老自以为是,不能让幼儿为了我们而生活,幼儿需要时间成为幼儿,而不是忙着步入下一个阶段。

《纲要》指出:“教育应与幼儿学习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幼儿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认知方式,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尽量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幼儿学的方式来考虑教师教的方式。幼儿学的方式包括幼儿学的时机、速度、方法、程度等。既不能过早,又不能过晚,适时而教;既不能过快,又不能过慢,适速而教;既要考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着眼于幼儿未来的知识建构。这是因为学习是发生在学习者内部的行为,只有触动或顺应内部思维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人总是能通过利用他人的劳动来避免“外部劳动”,但人绝不可能逃避自己内心的思想劳动。比如,某中班老师一开学就组织了“我最棒”的谈话活动,由于幼儿不能真正地理解“棒”这个成人世界里抽象而高度概括的词,结果是活动搞得乱七八糟。幼儿说不出自己的“棒”。假如教师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抓住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把“我最棒”改为“夸夸我自己”或“我真能干”幼儿就不难理解了,他们就有话可说了。

可见,教的方式不应当决定于教师,而应决定于学生。教学适应于学习者的智力是教导的原动力。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来讲,幼儿怎么学,教师就应该怎么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而不能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幼儿身上,更不能以成人学的方式套在幼儿身上逼迫幼儿学。这样的教学是无效教学。需要指出的是:在教与学两者之间,我们尊重的是后者,这并不表示我们嫌弃教的部分,而是声明: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地观察幼儿在做什么,然后,假如你也能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

二、处理好直接教与间接教的关系

直接教与间接教是幼儿园教师最常用的两种教的方式。所谓直接教,就是教师通过言语的方式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或教师通过动作的方式直接向幼儿表明该怎么做。比如:教师直接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广播操,或者教师示范广播操让幼儿学做,都属直接教。间接教,系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答案告诉幼儿,而是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发现知识。比如,教师通过讲“孔融让梨”的故事,间接地告诉幼儿要学会谦让。

直接教与间接教,由于教的内容、方式各不相同,教出的效果也大有不同。直接教一般是在传授必要的行为规范、知识、概念、技能、技巧之类的内容时比较适宜,直接教的时候,教师掌握绝对的主动权,有利于教师驾驭教学方向和进程,但幼儿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一般来讲,在幼儿学习一个新知识、新动作、新行为的开始阶段,都是需要教师直接教的。蒙台梭利曾经指出,如果孩子不能观察到该怎么做,就不能学得好,正如失聪的人没有办法学会讲话一样。“开始的时候,老师必须参与进来,用准确的动作教孩子们该怎么做,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一句话都不说。老师要教孩子们所有的动作:怎样落座,怎样从椅子上站起来,怎样取放东西并很得体地递给别人。”但一味的直接教也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教育恶果,教师会在直接教的过程中不停地埋怨幼儿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致使老师经常因为一些琐事训斥幼儿,而经常被训斥的幼儿也逐步产生了“无助感”、“无能感”、“习得性无助”,久而久之,幼儿自己也认为自己真的“无能”。“这使得儿童相信,不仅自己是无价值的,而且自己这个人也是无能的、笨拙的。这种信念便是沮丧和缺乏自信的根源。”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渐渐的孩子适应了成人怀抱这个安乐椅,习惯于一切由成人包办,刚刚萌发的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就这样在成人‘好心’的防卫下夭折了。以后还得反复蒙受‘懒惰’、‘胆小’、‘无能’等等谴责。”幼儿的主动性会彻底丧失。因为,他/她有依赖的对象——老师。

间接教一般是让幼儿进入特设的教育情景或环境中,主动去探究、感受、认知、发现的过程。间接教时,更容易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幼儿感受更真实、体会更深切。照顾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穿衣服和脱衣服。笔者的教学用具中有很多钉有布料或皮革等的四方框,专门对孩子们精选这方面的训练。训练的内容有扣扣子、挂钩、系带子等。但教师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容易使幼儿多走弯路。因此,无论教师选择直接教还是选择间接教,都应以有利于幼儿最佳发展为出发点,尤其重要的是,务使幼儿获得愉悦的学习经验,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他们可以很好胜任的工作。在教学中,直接教与间接教只有灵活地交替使用,才能保证幼儿最佳发展。

三、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自由与纪律是幼儿园教学中又一对突出矛盾。幼儿园教育一方面要求保证幼儿自由、和谐、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又强调幼儿必须掌握和遵守必要的常规。从绝对意义上讲,这种要求无疑是自相矛盾的。但从相对意义上讲,两者又并不矛盾,自由是相对于严厉束缚的纪律而言的,纪律又是相对于无秩序的自由散漫而言的,保证自由但不放任自流,需要必要的常规和纪律,培养常规和加强纪律又不禁锢幼儿身心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准确拿捏好收放的尺度,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放、收到什么程度、放到什么分寸,都应精心设计、准确把握。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在游戏、活动、交往时,自由空间较多,自由度较大,很容易忽视必要的常规和纪律,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建立常规、形成习惯;而在上课时,幼儿自身受到的压力、束缚较多,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幼儿留出自由活动的余地,帮助幼儿放松紧张情绪、释放学习压力。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教师无论组织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尊重幼儿的这一天性。过多的限制,过于严厉地要求幼儿在课堂上正襟危坐、端坐、静坐,都是对幼儿天性的残酷扼杀。我们不用再做那种无用的尝试,试图让孩子静止不动。更好的做法是指导孩子的运动,引导他们的行为接近他们想要做的运动。

幼儿园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自由和纪律都是相对而言的,以幼儿为本,充分尊重幼儿的天性,才是幼儿教育的真谛。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只有把充分自由和最低限度的纪律结合起来,才是确保幼儿健康发展的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特点,以幼儿为本,从幼儿实际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去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对幼儿的发展有所促进。

[1]程方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批判[J].江西教育科研,2006,(5).

[2]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刘军.瑞吉欧教育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迪[J].教育导刊,2004,(1).

[4]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肖咏捷,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卢梭著.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G61

A

1673-0046(2012)8-0086-02

猜你喜欢
纪律成人幼儿园
彭绍辉: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成人不自在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爱“上”幼儿园
纪律
Un rite de passage
美国家长怎样理解“纪律”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