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与对策

2012-08-15 00:49程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校园

程亮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论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与对策

程亮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的一些负面因素也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文章试图消除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研究避免环境对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的对策,从而保证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对策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华民族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巨大变革,带来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人生价值观也经历了一场除旧布新的革命,尤其是大学生,时代的精英,价值观已不再是以前的单一价值理念,而是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总的说来,他们拥有健康的思想,能够正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民族自豪感强,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追求真善美,讨厌假丑恶,能积极加入党团组织和各项学生团体,有志要报效祖国、孝敬父母,并积极寻找自身的出路;生活中朴实无华,有诚信、讲礼貌、肯奉献。然而,市场经济一些不好的方面对大学生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使一些大学生不再去拼搏,而是想着不劳而获,这一切使他们的价值观念陷入误区。

一、时代背景和环境的负面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影响

国际国内形势迅猛变化,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大学生面对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党风问题、治安问题、道德缺失问题、文化市场问题、腐朽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给大学生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总之,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无时无刻不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尽管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但是大的时代背景依然会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物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价值观呈现多样性,这就必然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正如刘济良所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价值的迅速扩张与人文价值观规范、引导的缺失之矛盾是造成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危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他们是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中,他们普遍重视自身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德育的进步。老师和家长也普遍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在这样一个学习功利性强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不具备健康的心理。同时在“地球村”的网络时代,大量的信息使个人对社会的关注角度更加多元化,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消极言论和社会负面新闻,这些负面东西侵蚀着他们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反而当教师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时,他们往往表现的很消极。

(三)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校园环境建设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大学生身处其中、自由且无强制,对校园文化所持有的价值观一般都是采取接受、品评的态度,体现出接受与内化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校园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实际环境、制度环境等几个主要方面。我国高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存在不足: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一些时代问题:

定位不准。很多高校从上到下缺乏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加上一些院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实际相偏差,校园文化建设也就随之偏离。因而出现将校园文化建设理解为校园文体活动,只要每学期安排一些活动,就是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在这种片面的理解中,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形式简单、文化氛围不浓厚的现状。

认识不足。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片面强调了办学规模的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一些高校错误地把校园文化建设理解为思想教育工作,错误地认为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其他部门根本不参与,从而很难做到全员参与,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的层面上。

缺乏系统规划。在学校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当中,导致开展工作时多流于形式,随意性大,很难形成成熟的校园文化氛围,缺乏持久性,一旦主管领导变动,这项工作很难落实下去,甚至半途而废。

不彰显本院校特色。近几年,尽管一些高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雷同较多,不能突出本校的办学特色,无特点可言。

第二,校园的实际环境大多不敢令人恭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迅猛发展,但一些院校硬件的改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这些客观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一些学校不重视开展活动,缺少活动场所,致使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中校外租房、走读的越来越多,学校对这部分人的监督就形同虚设,从而制约了学校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的提高。

第三,校园的制度环境比较陈旧,不适应当今大学生,从而形成了学生管理者和学生的相互不理解,造成了无谓的冲突。

(四)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虽然在法律上已是成年人,但他们的思想还比较幼稚,尚未完全独立,对父母还有依赖性,把家庭当成温室。尽管我国已开展和谐家庭的建设工作,但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家庭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一些家庭环境蒙上了阴影。

离婚率上升。离婚率上升、家庭生活中无休止的争吵甚至家庭破裂,对子女的心灵造成无可修复的创伤,对其成长留下了阴影。

家庭道德缺失。有的家长由于价值观的扭曲,单纯认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是人生追求的全部,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代的价值观。有的家庭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其他家庭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蒙上了阴影。

家庭经济困难。如有些家庭父母全都下岗,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很困难,特别是某些农村劳动力因病致残,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家庭经济的复苏雪上加霜,致使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大打折扣,子女文明程度受到影响。

留守人员增加。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流动的加快和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日益增多,由于长期缺少家庭氛围,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机会也就无从谈起。

男尊女卑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区少数家庭,男尊女卑现象严重,丈夫把妻子当成附属品,打骂现象严重,给子女的健康成长蒙上阴影。

一些家庭里父母不和谐,导致家庭充满了冷暴力和不安全感等因素,从而影响了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在独生子女时代,父母在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给他们在学业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使孩子每天在紧张、忙碌的气氛中度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二、优化各类对大学生价值观有影响的教育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要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必须要优化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这三个大的方面。

(一)优化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也处于不断演变中。社会的变化给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加之变化的周期缩短幅度加大,没有给年轻的大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认识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社会环境的好坏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只影响着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成果,同时还影响着高校和谐校园的创建。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也处于不断变化中,高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应当优化社会环境,积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国家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大家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观的构建。如:当今社会轻德育、重智育的功利教育价值观及轻视高职高专教育应该合理的引导,并加以大力宣传教育。同时,国家要大力扶持高校的发展,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就业上的保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应用型人才价值观,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真正地走向世界,同欧美的教育接轨。

政府和社会各团体要尊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道德模范、见义勇为者,在全社会中形成向他们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起模范榜样。

加强对社会各类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公安机关要对黄、赌、毒场所进行严厉打击和整改。要取缔学校周边的黑网吧的经营,大力规范娱乐城、洗浴等场所的经营,营造一个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利的社会环境。

(二)紧扣高校特色,创建优美和谐校园

校园是学生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是学生们活动的重要场所。对高校的实际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一,美化校园实际环境。校园实际环境是校园的整体外观,它是以物质出现的环境。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点、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学校应设立亮丽整洁的教室和自习室、舒适惬意的学生公寓、整洁卫生的学生餐厅等,保障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同时,在校园建设中尽可能地营造艺术氛围,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美育教育。

第二,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优化。青年人的思想最直接地受到他们所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指的是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主旨的一种人文环境和精神文化气息,是一种看不见却可以感受得到的教育力量。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对外展现的重要窗口,是衡量一个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对学校的发展、振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所具有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学校,当学生进入校园的一刹那,就可以感受到强烈的人文气息、古朴典雅的艺术氛围、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崇尚科学的态度和扎实严谨的学风等具有学校和专业的办学特色,当学生身临其境时思想境界自然会得到升华。

这些校园文化的培养应积极开展各类科学文化讲座,如历史人物讲座、地理知识讲座、政治背景讲座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科技竞赛、数学知识大赛、文学沙龙、诗词会、话剧社、环保社团、“三下乡”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的情感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加强校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建设,使学生在校园内无时无刻都感受各种先进文化的冲击和启迪,丰富其精神世界,提高个人素养;搭建校园信息平台,丰富校报、系报、社团报、广播、文化宣传栏、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等媒介;优化校内建设,从校园的校徽、校训、校歌到每个角落的标语牌都要布置得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社会优秀文化走进校园,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社会,为以后走向社会搭建平台。

第三,制度环境的优化。每一种制度的建立都受一定价值判断与目标定位的支配,不同的制度会体现不同的性质就在于不同的理念引导。总的来说,高校办学理念与制度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制度的制定要科学化,要符合实际,要有可行性。学校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大学的基本制度,包括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运行规律、队伍建设、组织方式等等。制度环境的优化,首先要在教育理念、制度、过程、方法的设计上,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并考虑科学性、可行性、正义性相统一;其次,高校在制度的运行中要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共同合作,确保制度的贯彻,切不可因各种客观因素而荒废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力;再次,面对社会的不断不变化、学生的千差万别,再科学完善的制度也要有落后的时候,因此制度也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最后,要进一步建立保障机制,保障制度环境建立和运行、发展中一些必要的资金投入。

(三)创建和谐家庭环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从自我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孩子,并可以通过读一本好书、参加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体育锻炼、假期旅游等形式,使好的家庭教育影响子女的一生。其次,保持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拒绝暴力和黄、赌、毒。家长要勇于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积极赡养老人、培养子女、努力工作,让子女有一个和睦、健康、温馨和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再次,不要给予孩子过大的压力。每个家长都希望儿女成才,但是对孩子的期望要把握一个度,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最终只会适得其反。最后,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长和孩子之间最好能够成为“朋友”,家长要善于和孩子沟通并积极引导孩子改掉错误的习惯,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一味指责和谩骂。和谐家庭的创建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积极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同时,社会也应在创建和谐家庭中给予正确的引导。有的社区围绕在提高家庭成员法律意识,营造和谐、健康家庭环境的过程中,组织宣传队挨家挨户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有的社区对居民提倡“读一本好书,受益一生”的教育活动。对于家庭困难的,政府应加大扶贫力度,积极引导家庭成员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输血变成造血”。对于留守老人和儿童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政府要对家里的劳动力加以合理引导,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实现当地就业、当地创业,最终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的和谐社会。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4]张佳亮.高校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05).

G64

A

1673-0046(2012)8-0107-0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校园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