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理论解读幽默话语的生成及理解
——从分析赵本山小品在南北方的理解差异谈起

2012-08-15 00:49王秀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南方人赵本山小品

王秀芹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语境理论解读幽默话语的生成及理解
——从分析赵本山小品在南北方的理解差异谈起

王秀芹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文章从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在南方远不如北方尤其东北地区受欢迎的现象出发,尝试用语境理论来分析小品话语的制笑机制,进而找出制笑失败的语境方面的原因。

认知语境;赵本山小品;制笑机制;理解差异

Mc Ghee认为小品这样的幽默话语交际形式必须包含某种不合乎逻辑、荒谬、出乎意料的关系,使观众先理解这种关系,然后去发现不和谐中的和谐,才能达到使他们笑的效果。中国有很多幽默制造者,比如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等等。赵本山的小品在北方受人追捧,到南方却不太受欢迎,这可能是由于南北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即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异造成的。于是,文章尝试用语境理论来解释小品语言的制笑机制,并提出导致制笑失败的语境方面的原因。

一、幽默话语研究概述

早期幽默话语的研究主要是从幽默话语的生成、理解等方面展开的。很多学者运用微观语用学的几大理论来解释幽默话语的生成与理解,如Attardo解释了对格莱斯的会话原则的违反所产生的幽默笑话;在幽默话语的理解方面主要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如Raskin提出的幽默的语义脚本理论,使用“脚本”来表示无标记的认知结构。经过研究发现,少有学者用语境理论来研究幽默话语,因此笔者选择尝试从语境理论角度对幽默话语进行研究。

二、语境理论简介

朱永生教授在《语境动态研究》一书中提出:可以从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两种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从心理认知角度研究的是认知语境。Blakemore对认知语境的定义是:听众在理解话语时根据他的认识能力和对以前话语的理解储存起来的假设和观点。把认知语境看作听者把新信息与背景知识、相关记忆结合起来做出的推理假设。冉永平教授认为,认知语境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是听话人的重新建构,在此过程中,听话人会利用百科知识、逻辑知识以及语言知识等去帮助生成与当前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说,一个地区的话语必定承载着该区域长期沉淀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语和价值标准,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社会文化语境。

三、语境在幽默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对幽默的定义及语境理论的回顾,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第一,幽默的产生离不开认知语境的运用。幽默制造者通过操纵听众头脑中形成一种认知假设,然后说出与这种认知假设形成强烈反差的话语造成荒谬的效果,从而产生笑点。第二,社会文化语境对幽默话语的理解具有制约作用。因为该语境是有区域局限性的,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说话习惯在该地区才能达到最好的理解。

(一)小品语言的创作——幽默语言的产生机制

小品创作者在创作时,会按照他们所认为的普遍文化语境来诱使人们通过这种语境进行推理形成常规的认知假设,然后再说出与此假设相悖的话语,从而产生幽默效果。所以,幽默产生的关键在于认知语境假设形成过程,经过各种输入信息组合、激活选择相关的记忆及背景知识(包括社会文化知识和百科知识)对输入信息组合进行完善、通过最优化原则及逻辑推理来进行扩充三个互动的认知工作程序,形成新的语境假设。只有这种期待中的假设形成,才能使后面的话语具有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下面结合赵本山在2009年春晚上的小品《不差钱》中的片段对话来论证:通过操纵听话人的认知语境来制造幽默。

毕福剑:你叫什么名字?

小沈阳:我的中文名字叫做小沈阳。

毕福剑:你还有外国名字?

小沈阳:英文名字叫xiǎo shěnyang

以上对话说明可以利用对认知语境假设的操纵来产生幽默话语。大家听到“外国名字”后形成的认知语境假设中可能是某个外语名字,所以当小沈阳说出汉语拼音“xiǎo shěnyang”时,出乎意料,引人发笑。这是通过利用语境诱使观众形成他们希望的认知语境假设,然后再说出与此假设完全不相关的话语,出人意料,形成幽默。

(二)小品话语的理解——社会文化语境不同导致理解程度不同

正如Palmer所说,幽默发出者需要听众,因为只有听众领悟到幽默并获得愉悦时,幽默发出者自己才可以获得愉悦。这就是说,幽默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听众。

听众理解幽默话语需要做到:第一,能够理解幽默话语的字面意义。第二,必须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这种背景知识、文化语境可以在必要时被激活。第三,能够发现后面的话语与已产生的认知语境假设相悖而产生幽默效果。

东北小品的创作是东北艺术家在东北文化语境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在对比差异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东北文化语境的特点,论文认为文化语境的差异最终造成了南北方人对赵氏小品的欣赏差异。赵氏小品的创作是建立在东北地区的文化语境基础之上的。全国各地人民在“闯关东”、“开垦北大荒”的时期纷纷涌入这片黑土地,各地方言在此流通逐渐形成了比较通俗易懂并且具有亲和力的接近于普通话的东北话,而它又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诙谐调侃的东北话语调(阴平),再加上融合满族、朝鲜族的语言,以及由于东北地区冬天寒冷漫长的气候形成了一些东北才有的词汇,比如“坷碜”、“磨叽”、“嘎达”、“麻溜”、“炕”、“屯子”等等。

话语的理解离不开语境,而语境却又对话语的理解有制约作用,对幽默话语的理解更是如此。南北方人在风俗习惯、生活经验、语言风格、方言基础等文化语境各方面的差异,制约了南方人对建立在东北文化语境基础上的赵氏小品的理解。南方人由于缺乏对东北地区背景文化的了解可能不会在相同的情景语境中产生与东北人相同的认知假设,在听到后面话语时甚至不能发现后面的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更不会有笑的冲动。下面引用1999年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的幽默话语进行论证:

赵本山:我觉着我们俩现在生活好了,越来越老了,余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过去论天过,现在就应该论秒了,下一步我准备领她出去旅旅游,走一走比较大的城市,去趟铁岭,度度蜜月。

这段话中先说生活好了该到大城市旅游享受一下,大家听到后联想到的相关大城市肯定不会有铁岭,有些荒谬,出人意料,引人发笑。可是,不熟悉东北的人可能没听说过“铁岭”这一城市,可能以为那是座大城市只是自己没听说过。其实铁岭只是赵本山家乡的县城,不知道这层背景知识,听到这句话后人们形成的认知假设不会像知道的人一样形成强烈对比冲突,也就可能不觉得这句话怎么搞笑。

另外,东北话所特有的词汇、语音语调在南方人听来陌生,由于缺乏相关的方言基础以及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方面的知识,要准确理解那些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东北词汇比如“岗岗的”有一定难度,而根据语境常识推测又需要时间,可能跟不上后面的剧情发展、话题转换,这样可笑之处就大大减少,受欢迎的程度当然大打折扣。同样举例说明:

崔永元:当时谈恋爱的时候是谁追的谁呀?

赵本山:我用现在话说,小伙长得比较帅呆了,她追的我。

宋丹丹:你咋不实话实说呢?你让大伙瞅瞅你那老脸长的跟鞋拔子似的我能上赶子追你呀?

赵本山:这么不会审美呢,

宋丹丹:怎地?

赵本山:这叫鞋拔子脸那?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

在上段话中,出现了“瞅瞅”、“上杆子”、“鞋拔子脸”、“猪腰子脸”等东北方言词汇,有些人可能从来没听过这些词,虽然可以从上下文语境可以大体猜测出它们的意思,但不能准确知道它们的色彩意思,对其幽默程度会降低。

四、结语

文章通过语境理论来解读幽默语言,主要是解决南方人理解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方言小品受阻的原因,认为这是由于不同的区域文化导致在面对相同情景语境时形成有差异的认知语境假设。在观看赵氏小品时,南方人可能受方言、习俗等文化语境影响,不能形成预想的认知语境假设来与后面的话语产生对比冲突,制笑机制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使南方人不能理解这些幽默之处。或者南方人可以通过语境推测不懂的东北词汇或现象,但是这样就不能像北方人那样直接无意识地去联想相关记忆、背景知识来产生与下面的话语不一致的认知语境假设,可能延后理解幽默之处,这样就阻碍了对小品的正常欣赏,可能跟不上步调,错过下一个笑点,南方人在观看相同的赵氏小品时笑的次数、程度自然比不上北方人。

[1]Jerry Palmer.Taking Humor Seriously[M].London:Routledge,1994.

[2]何自然,冉永平,莫爱屏,王寅.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美霞.话语类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王冬竹.语境与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H1

A

1673-0046(2012)8-0183-02

猜你喜欢
南方人赵本山小品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临宋人小品》
下雪后北方人的快乐,南方人不懂
南方人,求求你们说话不要加儿化音
没有一个南方人在聊天中用对过“您”
(小品)《加班饭》
有一种痛,叫南方的冬天北方不懂
(小品)《一年又一年》
赵本山:你郁闷吗?
山也还是那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