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背景

2012-08-15 00:45何卓明
当代经济 2012年22期
关键词:欠发达区域人才

王 慧 何卓明

(1、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137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一、区域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良性发展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广大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60%,上缴税收占50%,就业人数占75%,进出口总额占69%,开发新产品占82%以上。从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要素——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刘定平(2004)基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调查数据,任胜钢、王伟(2008)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小企业发达程度的关系进行的定量分析均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中小企业发达程度之间高度相关。方中权(2007)还进一步采用1995—2004年广州各区私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区域经济相对较弱。

吕勇斌(2006)从经济总量、规模效益、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四个指标,邹贻方(2009)从经济总量、规模效应、盈利能力、成长性、科技水平、融资方式等六个方面,比较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差异状况,结果均显示,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部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落后的梯度发展态势,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中小企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十分明显。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组织因素。因此,从理论上阐明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增长和运行中的作用机理、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经济落后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等问题,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区域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融资难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其特点就是区域金融的不平衡性,即差异性。目前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三个核心金融区,整体金融发展水平高,而其他区域则呈现无差异的平面状或相对比较落后的散点状,西部省区还处于金融抑制阶段。(蒋海玲等,2009)

湖北省企业调查队抽样251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72.5%的企业表示资金短缺、融资难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其信用度低,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可供抵押物又少,加之折扣率高,收费高昂、手续烦琐,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对市场信息反应迟缓,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抗风险能力不强,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区域竞争环境不公平,中小企业遭遇不平等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总体多向大企业倾斜,在地区政策上也多向东部发达地区倾斜。因而在金融、财税、产业组织和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有失公允。加之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也多对大型企业团的组建和发展感兴趣,在财政支出、税收优惠、技术开发等方面多考虑大企业,中小型企业很难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即使在发达地区,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待遇不公平的问题。比如在银行贷款方面阻力重重,在审批立项、招投标等方面缺乏竞争机会。如在市场准入上,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受到较多限制,目前我国80多种社会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而允许私营企业进入的只有41种。

3、人才匮乏,中小企业发展受阻

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型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卓越和雄厚的实力网罗各种人才,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则要艰难许多。深圳市2010年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人才匮乏是大多数受调查企业面临的头号问题。受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个人生活成本增高等因素影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些中小企业往往成了人才的入职培训场和职场中转站。

缺乏人才更是制约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相对不高,加之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以及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社会对私营和集体企业的认识偏差等因素使得人才缺失问题相当严重。

4、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广东省省情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报告称,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广东东、西、北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提升。以惠州为例,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达18.79万户,增长44.1%。同时,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通过利用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产学研合等途径,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但报告同时指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仍显落后。产业与资源硬性约束较多,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企业缺乏创新意识,投入、人才、产出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是导致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不快、经济活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5、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不足

发达国家中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各种服务提供者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息资讯、诊断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由于在生产经营中缺乏足够的资金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并拥有先进发达的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市场条件相对更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三、区域协调背景下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1、构筑金融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畅通融资渠道

有学者认为,要突破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的瓶颈,最关键还是要加强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设。林毅夫(2001)则认为,我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里发展经济的最佳选择。利用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案是不可行的。惟一的方法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蒋海玲等(2009)认为,地方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使金融机构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

2、完善外部法制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我国2003年起开始正式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立法还远不完善。有学者认为,在遵循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针、政策前提下,欠发达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应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更好地为当地企业服务。同时,要立法规范政府在中小企业开创、融资、税费、出口等方面的行政行为,以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3、搞好各种配套措施,为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创造条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是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学者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放宽中小企业各种人才就业的户口限制,制定高新技术人才补贴政策,鼓励人才租赁、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姜奇平则认为,校企合作是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理性选择。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在于企业早期介入学生在校培养和实习,学校早期介入就业推介,达到双方定向匹配效果,有效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校企合作可以为中小企业吸纳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4、构建企业协作网络,促进中小企业联动创新

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安排灵活而富有弹性,在竞争压力下易于接受创新,在创新效率和创新时间上明显优于大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可能更大。全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Cornett,Andreas P.(2009)即通过丹麦中小企业区域创新措施的绩效分析指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企业的作用不同,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技术协作网络的建立尤为重要。

5、整合区域内外要素、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差异根源于区域间的非均质性。只有区域内外要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使中小企业优势得以最大发挥。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正在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借此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机,欠发达地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和来件装配”等中小企业。发达地区专注于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工作,欠发达地区专注于加工制造,实现两类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发展是推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导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组织因素。政府、行业、企业可以分别从构筑金融支持体系、完善法律制度、创新人才吸纳制度、搭建企业间技术协作网络、整合区域内外资源等方面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1]方中权:广州民营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7(6).

[2]吴兴豹:区域经济环境变化与中小企业发展[J].中国商贸,2010(22).

[3]吕勇斌: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6).

[4]邹贻方: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7).

[5]毛骏、李鑫、张鑫: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研究[J].中国商界,2009(10).

[6]蒋海玲、胡杰: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金融环境[J].现代金融,2009(12).

[7]王超奇: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N].证券日报,2005-02-20.

[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9]Cornett,Andreas P.Aims and strategi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policy:A Danish perspective[J].Entrepreneurship&Regional Development,2009(21).

[10]全国工商联:关于建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提案[Z].2011-01-24.

猜你喜欢
欠发达区域人才
人才云
分割区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