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探讨

2012-08-15 00:45苗巍
当代经济 2012年22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苗巍

(唐山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河北 唐山 063000)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包括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会计核算体系、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方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建立会计工作正常秩序的需要,是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会计监督、核算,提供真实会计信息,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每个单位的法定义务。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本单位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牵制、监督和制约,以减少弊端和差错。但有些单位对此重视不够,内部控制制度形如虚设,出纳员一人可以登记所有账目,甚至大笔的现金收支业务只有出纳员一人签字即支付。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单位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如会计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项制度建立不健全,相互脱节,缺乏可行性,未能实现约束作用;授权审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能做到层层把关、各行其职,缺乏严格的业务流程。

2、会计监督不规范。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但在目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相关的会计从业人员达不到这些要求。会计监督的不规范性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规章制度为依据,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金。二是会计信息失真。没有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有些单位的报销票据账实不符,存在虚开票据、多开票据现象;巧立名目,用公款吃喝,列入招待费;燃油费、修车费混乱,缺少严格的审核程序,造成现金的流失。三是公务消费管理漏洞明显。消费中公与私的界限不清,钱怎么花、花多少,集体决策没有成为内部控制手段,财务人员很难定性定量,不能有效监督。公务消费的扩大化挤占了一定的财政资金。

3、会计核算方面不规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没有按零基预算进行编制,影响了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三是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四是会计核算不按相关会计制度进行。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有些是按《事业会计制度》,但有些业务又是按《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时会计科目有随意编制的现象。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会计处理,没能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处理而是按正常拨款处理,导致财政拨款数陡增。因会计业务的处理不规范导致单位会计信息不真实。

4、会计人员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理解和把握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低下,造成账务处理混乱。会计制度的不断变化,对传统的会计做法带来较大影响,不能及时更新知识,造成不能准确处理会计事项。

5、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会计档案的保管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会计档案是财务工作的重要史料。有些单位对会计档案保管不重视,会计资料保存不完整,随便堆放,为日后查阅带来诸多不便。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有的单位负责人根本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所谓,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支,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单位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了解,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会计制度要求不符,影响了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而提高认识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前提。首先单位领导必须重视,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落实《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力度,特别是要提高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法》重要性的再认识,通过讲座、培训、研讨的形式增强财务工作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会计人员也要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2、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学习精神。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由于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不少是“半路出家”,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更差。此外,还有的会计人员尽管掌握了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但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降低工作标准,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一些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还有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等。

4、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虽然有一些检查,但有的是专项检查,有的是走过场,应付了事,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因此,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通过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单位在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及操作方面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及有规可依。从而通过控制制度的实施,提高行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制度是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细化责任,特别是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在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的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职务,并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例如: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和制约;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等。

2、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有利于经济运行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提供更加可靠地会计信息,推进廉政建设,节约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完善会计内部监督制度。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现金收支范围,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互相监督等。二是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定期开展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对会计资料的内部审计。三是财政部门参与实施会计监督,遵循合法、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定期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要求预算单位通过财政部门的财政零余额存款账户进行核算,使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进入最终用户,取消了中间环节,保证财政资金的监督集中在源头,既降低了会计监督成本,又保证了单位自身的会计核算的独立性。

3、强化预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加强预算管理,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办理日常收支和资金拨付业务,按照预算和项目计划进度执行。运用财务管理分析方法,从项目的设计到实施过程的每一环节入手,把成本浪费制止在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从凭证的审核和管理入手,做好每一道会计核算程序的规范性工作。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与之相联系,所以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有效,是做好会计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保证记账凭证摘要简明、要素齐全、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分期装订成册;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也要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并经常对资金、存货、债权债务等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规定要求按月、按季、按年出具财务报告、报表,做到数字准确,账表一致。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增强职业道德修养。会计人员应当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去恶从善,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二是树立创新意识和不断学习的理念,加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财会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工作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避免知识结构老化。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三是财务部门要补充具有计算机、通信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专业结构单一的情况,满足信息化建设要求。

5、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完善会计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严格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配置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定期检查,定期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损坏,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总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因此,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直接作用。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既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Z].1996-06-17.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Z].2010-12-01.

[3]薛秀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J].经济师,2007(11).

[4]高一斌:会计法的制定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5(8).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关于粮食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浅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