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思考

2012-08-15 00:48杜裕民胡继艳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滁州定位旅游

杜裕民,胡继艳

(1.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系;2.滁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思考

杜裕民1,胡继艳2

(1.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系;2.滁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个城市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树立品牌是增强城市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是打造优质城市品牌的前提和基础,它对增强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皖东;滁州;城市文化;文化品牌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之间竞争日益增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已成为增强城市凝聚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础就是正确分析城市特质资源,定位城市品牌。“城市品牌定位是指根据城市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取对应的城市品牌识别要素,建立一个与城市目标市场有关的城市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城市品牌定位是要在选定的城市目标市场上找到城市产品的位置,并在城市顾客的心目中占据一个特定的位置。”[1]滁州是皖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地处长三角经济辐射区,是南京都市圈的伙伴城市,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有利的地理位置为滁州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滁州必须抓住机遇树立城市文化品牌,提升滁州城市形象,以促进滁州经济发展。

一、城市文化品牌研究理论

对城市品牌研究的学者众多,成果颇硕。在国外研究领域中,美国杜克大学商学院凯文·莱恩·凯勒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 》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城市品牌的概念。他认为城市品牌是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复杂体系。[2]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品牌形象是通过人们对城市道路、街道、标示等多方因素的综合“感受”而获得[3]。怀特菲尔德认为,城市品牌可以通过旅游业获得,并认为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来扩大城市的知名度,以促进城市品牌的发展。[4]国内学者杜青龙、袁光才认为,城市品牌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先决条件。[5]支军根据消费者类型,认为城市品牌可分为宜居型、旅游型、资本聚积型和产品市场型4种类型。他认为根据城市资源的属性强度或根据目标受众的偏好选择合适的品牌因子,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将诸多品牌因子变量综合为少数的综合变量,这样有利于城市品牌定位决策。支军注重在比较研究中定位城市品牌,他认为城市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特色、定位竞争,准确定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6]王钏选择以上海为例对城市品牌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城市品牌定位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7]此外,付宝华、刘文俭、黄琴、孙湘明、王纯、倪鹏飞等国内众多学者对城市品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文章篇有限,这里不再一一论述。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启示。

二、分析滁州特点,定位城市文化品牌

(一)分析滁州文化资源,确定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内涵

“城市如人,城市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情的,是有精神的,是有个性逻辑的,是有文化意蕴的”。[8]滁州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

1.历史悠久的人文文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就曾在滁州凤阳留下“濠梁观鱼”的美谈,这成为中国园林中观鱼台建筑的滥觞。楚汉战争时,一代枭雄项羽兵败垓下,在悲壮的“霸王别姬”之后含恨自刎于乌江,后葬身于滁州定远城东,其爱妻虞姬的首级葬于定远二龙乡。西晋时,琅琊王司马睿后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曾寓居于滁州摩陀岭,后来此山便更名为琅琊山。南北朝时期,后梁开国皇帝梁武帝年少时曾在此境内的龙山读过书。唐朝时期,代宗御赐“宝应”寺庙建于琅琊山中,开启了滁州人文山水的先河。诗人韦应物、李绅先后出任滁州刺史,韦应物留下《滁州西涧》一诗,“野渡无人舟自横”成为千古绝句。北宋时,一代文豪欧阳修曾来滁州任太守,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使滁州“醉翁文化”风骚名天下,此亭南宋时期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凤阳长于凤阳,发迹于皖东大地,后建立大明王朝,滁州凤阳成了中国“明文化”的发源地。清代滁州全椒人士吴敬梓以其《儒林外史》而被推为中国讽刺文学鼻祖,中国的“儒林文化”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升华。总之,这些蕴涵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滁州独具特色无法拷贝的文化特质。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以“醉翁文化”、“明文化”以及“儒林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中的人文内涵,进一步开拓皖东文化市场是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首先应考虑的因素。

2.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滁州地区除了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还蕴藏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其中以在每年春节前后进行表演的花鼓灯、狮子灯、秧歌灯最为著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以凤画最优,其作画程序复杂、手法讲究,其它还有布画、刺绣、木刻等。在这些民俗艺术中凤阳县花鼓灯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徽周的演出。来安县的秧歌灯于2007年被录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和凤阳花鼓灯被并称为“并蒂花”。总之滁州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它彰显了滁州民间文化的多元性,是定位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和发展皖东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3.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

“所谓红色文化,是指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红色风情等。”[9]新中国成立后,敢为天下先的凤阳“小岗精神”成为皖东红色文化的典范。小岗人解放思想求真求实,敢为天下先,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成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新时代小岗人沈浩,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无私奉献,一心为民以实际行动实践了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以“小岗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滁州红色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小岗精神”已经成为滁州特有的文化现象。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滁州红色革命精神,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形成红色文化产业也是定位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4.丰富多样的现代休闲文化

滁州浓郁的区域文化不仅渗透在当地每个老百姓的心中,还融汇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这里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国家4A级森林公园琅琊山融道教、佛教、儒教三种文化于一体,当年欧阳修在此山饮酒作诗流连忘返。白鹭岛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松树成林,白鹭成群,已成为远近驰名的生态旅游圣地。在这里你可以听松涛阵阵,观鱼戏水涟涟,赏鹭起舞翩翩,也可以三五聚于酒肆举杯共饮,享受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和农家菜的美味。此外,滁州还有多个放松疲惫身心的星级度假村。

总之,滁州文化资源主要有以“醉翁文化”、“儒林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明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文化,以“小岗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及以养身为主的“休闲文化”。滁州大地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这是滁州人民长期劳动的产物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期沉淀的升华。这些历史悠久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文化是定位滁州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和优势。

(二)分析滁州独特的区位优势,确定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前提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它地处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行政区域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滁州东与南京、扬州、淮安接壤,西与淮南、合肥毗邻,南与巢湖相连,北与蚌埠交界,临江近海,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陆路方面:京沪高铁贯穿其中,合宁、合徐、南洛、宁连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以及多条省道在境内交汇互通,交通十分便利。通过京沪高铁,滁州至上海只需1个半小时,至北京也仅需3个半小时。铁路网的建设使滁州的交通更加便捷,滁州成为中国南北交通要道。航运方面:滁州港距南京朱家桥码头约80公里,距上海吴淞外贸码头约420公里,从这里船舶能直达长江和淮河。航空方面:滁州城中心城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机场仅有1至2小时的车程。[10]滁州便利的交通拉近了它同周边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滁州处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辐射区腹地,皖江城市带,是南京都市圈内的伙伴城市,距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素有“江淮翡翠、金陵锁钥”之称。这些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定位滁州城市文化品牌的前提条件。

(三)分析滁州经济结构特点,确定城市文化品牌定位保障

一个地区特质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该地区竞争力的核心,特质资源优势赋予了地区竞争力的独特性,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滁州地区自然资源不足,这就决定了滁州地区经济形式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和第三产业不发达。虽然其产业结构处于不断升级变化之中,康佳、博西华等家电重头企业落户滁州,但总的来说,滁州区域经济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工业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区域经济实力不平衡,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不多,这些不利因素成为制约滁州经济发展的瓶颈[11]。1997年滁州市的生产总值分别高于淮安、宿迁市4%和41%,而到2008年滁州市的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两市的57%和79%。特别是近两年,滁州市与周边城市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排位靠后的马鞍山市现在也超越滁州市。[12]在南京都市圈各市中滁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2009年南京都市圈各市生产总值中,滁州地区生产总值为595亿元占南京都市圈8个城市的5.14%,位居第7,其中旅游收入为32.4亿元,约占2%。[11]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滁州经济总量在南京都市圈的几个城市中相对落后,依靠制造业打造滁州城市品牌竞争力不强。虽然滁州旅游收入所占比重不高,在南京都市圈的几个城市中相对落后,但却有较大的潜力。这里有大量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许多旅游纪念品需要进一步研发。因此,正确分析滁州经济结构特点,有效利用和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成功定位滁州城市文化品牌的保障。

(四)分析比较,确定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基础

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定位是一件复杂的工程,在纷繁复杂的形态中对比周边城市整合自身优势资源找到最为关键的特质因素,考虑顾客的需求是定位城市文化品牌的前提和基础。[13]在南京都市圈中,南京市城市面积大经济实力雄厚,其主要以电讯设备制造﹑化工生产﹑石油加工﹑烟草加工业以及汽车等相关制造产业为主,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320亿元。扬州市主要产业是现代物流业,以及以化工、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为主的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46家,2009年实现总产值4460.2亿元。镇江市主要产业是工业和有机农业,2009年现代化农业园区123个,总面积达9267公顷,规模以上工业有2886家。淮安市2009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4.5亿元,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高新技术产业值增长46.3%。全市高效种植业和高效渔业面积分别为15.7万公顷、2.7万公顷,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4%,全市建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市现代农业高科技术示范园、粮食物流园以及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5%。马鞍山市2009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值为1139.17亿,农业产业化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0家,超10亿元的有2家。芜湖市是一个新兴的科技城市2009年申请专利有3750件、受权量2196件,居安徽第一,其实现高新科技产业总值为600亿元。相比较而言,滁州市2009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仅为227.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也只有189.75亿元[11],远低于南京都市圈的其他几个城市,且新科技含量不高。虽然滁州于2010年被誉名为国家级的“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但做大做强这个品牌还有很多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产业聚集度,家电信息产业总量规模,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数量都无法与顺德、青岛、宁波、合肥城市等相比。滁州家电产业结构、创新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主导产品产业链关键配套环节缺失,人才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如今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已经成为国内文化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而且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9]滁州是文化大市,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虽然文化竞争力并不强,在南京都市圈中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滁州还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滁州必须把自身的特质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创立以文化为主导,旅游为基础的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做好南京的“后花园”,与周边城市形成互补,达成错位发展,实现共赢,这应该是定位滁州城市文化品牌的首要选择。在今年的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滁州与东莞、普洱、潍坊、承德、衢州、开封、晋城、庆阳、遵义10个市一起荣获“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称号,这充分说明了滁州发展休闲旅游大有潜力。自2007年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来,全年法定假期为11天,即春节、国庆节放假三天,元旦、五一劳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这种新的节假模式必将改变过去人们集中出游的模式,集中旅游将被均衡化,休闲旅游将成为人们将来旅游的主要形式。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法制化,这种新的休假制度将为我国休闲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也将成为拉动我国内需和刺激民众消费的重要手段。[14]滁州处于上三角经济辐射区腹地,是南京都市圈的伙伴城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区域文化,滁州完全可以成为以上海、南京为首周边经济发达地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选择地。

三、定位滁州城市文化品牌

综上所述,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应该立足于滁州区位优势,发挥区域文化资源强势,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以“人文滁州”、“休闲滁州”为主要内容把滁州打造成华东著名的休闲之都,使滁州成为长三角休闲度假圣地,创立“文化滁州·休闲圣地”的城市文化品牌,把滁州打造成宜娱、宜居、易商的城市是完全可能的。把文化休闲定位为滁州城市文化品牌,然后依据农歌会的平台加强对外宣传,积极发展同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旅游合作,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会议展览,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档次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旅游集中网点建设,这样就比较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滁州城市品牌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从而实现打造滁州城市文化品牌的目的。品牌定位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产品和纪念品研发投入,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以文化提升旅游产业内涵,以旅游提高第二产业的附加值。以休闲旅游为寄托不断将滁州地区的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实行以生态支撑农业发展、以品牌塑造旅游形象,以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这样有利于确立和提升滁州整体城市文化形象。然后以“文化滁州·休闲圣地”为母品牌,发展一系列相关的子品牌,形成一个品牌体系,最终达到实现滁州城市“文化休闲”圣地的目的。

[1] 钱明辉,苟彦忠,李光明.城市品牌化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1):60.

[2] 苏 萱.城市文化品牌理论研究进展述评[J].城市问题,2009,(12):28.

[3]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 [M].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5.

[4] Whitfield,Paul.Belfast visitors′bureau goes direct to tourist industry to develop city brand[J].Marketing(UK),1999(11):11-13.

[5] 杜青龙,袁光才.城市品牌定位理论与实证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105-108.

[6] 支 军.城市品牌定位的比较研究[J].江苏商论,2007,(2):130-132.

[7] 王 钏.城市品牌定位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9.

[8] 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名牌城市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1.

[9] 刘文俭.打造齐鲁文化品牌的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8):159.

[10] 滁州政府网[EB/01].http://www.czjtj.gov.cn/zsyz.asp.

[11] 滁州年鉴(2010)[M].滁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编,黄山:安徽省地质印刷厂承印,2010:43-76.

[12] 吕小瑞,王瑞雪,刘海涛.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滁州经济崛起[J].滁州学院学报,2010,(1):36.

[13] 吴 伟,代 琦.国外城市品牌定位方法述要[J],城市问题,2010,(4):93.

[14] 王 蔚,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08.

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Brand of Chuzhou City

Du Yumin,Hu Jiyan

(Chuhzhou vocational college Economic and Trade DepartmentChuzhou 23900)

A city needs to have its own cultural brand.To set up its br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enhancing competition and solidarity for the city.Correct city cultural brand orientation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making high quality urban brand.It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urban influence and radiation and stimula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conomy and culture.

Eastern Anhui;Chuzhou;urban culture;cultural brand

G127

A

1673-1794(2012)01-0005-04

杜裕民(1976-),男,安徽来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文化和文化旅游;胡继艳(1976-),女,安徽来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平面设计和民间文。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皖东区域文化品牌研究”(2011SQRW211)

2011-10-02

猜你喜欢
滁州定位旅游
《滁州西涧》(草书)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旅游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