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2-08-15 00:49郭娅娟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机制

郭娅娟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关于河南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郭娅娟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高职院校已广泛认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其主要发展途径,但在实践和贯彻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针对性剖析现存问题基础上,从激励机制、利益机制、约束机制及情感机制等方面探讨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近年来,河南省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被高职教育广泛认同并作为其主要发展途径。这一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抓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以加强培养人才的适应性,从而可提升院校办学质量和能力。但在具体实践和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破解其瓶颈,合理构建校企合作之长效机制已成为迫切之事。

一、河南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调查问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有误。就调查发现,约占30.1%的教职员工对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正确理解,基于错误认识的指导,很多高职院校都实行到最后一年让学生到实习单位“定岗实习”。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盲目性较强,没有相关的激励机制、利益机制及约束机制的推动,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实习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督,大多流于形式,所以导致这种“顶岗实习”的无效性,学生学不到真正的实践本领和职业能力,影响其未来的就业。

其次,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调查情况来看,“校企合作”的一方——企业,大多仅仅是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由于责权利不明晰,企业对实习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而且在缺乏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企业普遍认为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一种负担。“校企合作”的另一方——高职院校,为求得自身发展和提升其办学能力,大多数是主动寻求企业进行合作,而且多是通过熟人介绍或私人关系进行联络,企业主动联系高职院校为其进行人才培养的就很少。

再次,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缺失。政府未能制定有效的、完备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和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高职教育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和支持,地方政府应制定可行性政策措施及成立专门的将协调机构,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由此可见,虽然河南省的18个市基本能保证一市一所高职院校,但是适应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却不怎么明显,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也较为薄弱。因此,从整体上来看,要么培养的人才与当地企业和产业结构不相适应,要么培养的人才流入其他发达的地区,留不住人才成为整个区域经济的瓶颈,致使当地高职院校为区域服务的能力相当薄弱,达不到产业的需求,严重阻碍高职教育和当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创新思想,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转变思想,以利益机制驱动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双赢工程,在进行合作培养时,企业和高职院校都应明确各自的责权关系。目前在企业急需的三类人才中,除技术研发型人才外,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能从高职院校获得。所以企业更新观念,正确认识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把其作为重要的人才供给渠道加以建设。面对人才紧缺,企业可通过向高职院校提供合适的实习基地、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经费等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同时,企业内部员工和中层干部的再教育、再培训,也可利用高职院校完备的教育资源,由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对员工实施职业技能轮训及鉴定,这样可大大缓解企业用人紧缺的状况,同时也可降低企业的再培训成本。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委托高职院校进行特定项目研究与开发,可邀请高校专家协同谋划企业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划等,这些有利于企业科学稳定发展。高职院校也要创新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摒弃唯教材化、唯教师化、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计划,鉴于现代企业生产流程所需,可灵活实行学制,使得学生的顶岗实习具有连续性,这可保证学生获得完整的实践经验和企业获得较好效益。在双方自愿基础上,实习好的学生也可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企业和高职院校均获得了利益,必然强化长期合作的动机。

2.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激励机制推进校企合作

我省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而且强调三者之间的循序渐进和相互衔接。一般高职院校公共课主要安排在一年级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安排在二年级学习,并且学生理论学习任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由于实训时间仓促,实习过于集中,所以实训内容较简单,实习方式较单一,有的院校直接把学生拉到一些企业去参观一下或听企业相关人员简单简绍一下企业概况,由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不存在利益相关性或共赢点,使得学生实习、实训走与形式,这就使得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失效。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必须按照“强化专业课和实践课,突出技能训练课,整体压缩、局部强化文化基础课,活化政治理论课、规范思想品德课”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和企业同力合作,企业按照所需人才的规格、数量、能力等向学校下订单,企业可以参与学校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实训环节,为人才培养提供校外实训岗位。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可灵活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以达到校企双赢。

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可以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出人组建一个校企合作机构,由机构内部人员协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双方相互兼职,学校派人给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或职业能力的鉴定,企业可委派专家能手到学校进行实训实习指导;三是制订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奖惩制度,对于合作好的企业、兼职教授(教师)给予奖励。

3.建立约束机制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基于双方利益驱使,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推动校企合作,但若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则不能保证校企合作健康、规范、长效地发展。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必须明确双方地位、明晰责权利关系,双方不是帮助与被帮助或施舍与被施舍的关系,二者具有同等地位,同样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且双方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限制约束。法律约束表现为:在校企合作前或合作过程中双方要签订合作协议,且该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效力,在此协议中对双方责权关系加以明确界定以及违约时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比如,学校在协议中约定在什么时间、会安排多少学生到企业进行多长时间的顶岗实习,企业就会相应地做出安排,调整原有的生产计划。如果到时侯学校因故没派学生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则会搅乱企业生产计划,影响企业生产进程导致企业生产损失,学校必须依协议做出相应赔偿。再比如,在协议中规定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期,学生的生产安全问题由企业承担,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企业必须按照协议妥善解决。在法律约束下,校企双方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实习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教师和企业负责人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章制度、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违规违纪管理制度等等,以此保证校企合作的规范运行。另外,也要注重道德约束。校企合作双方立足于互惠互利的双赢赢原则进行自身道德培养,这才会使得双方在合作中遵循双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和道德要求。

4.建立情感机制

在校企合作中,不能只站在利益共赢的角度来衡量双方合作,更应看重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时的情感沟通。建立情感机制是构造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体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时情感机制的作用比利益机制、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所起的作用更大,效果更强。构建情感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第一,高职院校要着重加强和企业的信息交流及沟通。当学校遇到重大事件、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和重要制度政策发生变化及学校重要的人事变动等,这些信息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发布,使企业感受到其重要性,使其更关心学校发展。与此同时,对企业的发展动向及发展态势也要时时跟踪关注,并及时地做出回馈;如果企业遇到困难,学校应积极献言献策协助其快速解决。第二,要重视和强化校企合作双方之间的人际交往。在你来我往的日常合作中,双方参与人员会逐渐熟悉,慢慢地彼此感情也会加深,彼此关系也会得到升华。比如,每逢重大节假日时间,双方可相互走动、走访,也可通过举办联欢会、茶话会、酒会、聚餐等形式加强联络;平时双方参与人员可召开座谈会,商谈讨论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虚心听取企业人员的建议,诚恳接受并积极改进校企合作工作。第三,在校企合作工作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相关人员劳动,对其工作生活加以关心照顾关心,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热心的给与帮助,使他们能切身感受到学校给予的温暖。这样校企合作就会拥有牢固的情感基础保障,以保证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长效持续发展。

[1]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I.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王建庄.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 现状与对策[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2009,(3).

[3] 高生.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天津大学,2008.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enan Provincial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GUO Ya-juan

It is widely accepted by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o treat the “work-study combin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s a main development approach. Based on a target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incentives, benefit mechanism, restraint mechanism and emotional mechanism.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ong-term mechanism

G71

A

1008-7427(2012)09-0017-02

2012-06-09

作者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机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