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学与管理一体化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012-08-15 00:49元,冷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学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

干 元,冷 磊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推进教学与管理一体化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干 元,冷 磊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在树立以教学为中心工作理念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教学与管理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加强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交流与沟通,形成教学与管理的合力,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教学;管理;一体化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检验其教学质量的标准应该是看毕业的学生是否有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也就是说,应使受教育者在智力因素上具有将专业知识转换成专业技能、实践动手、创新、创业的能力,在非智力因素上具有必备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即:包括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

在社会大量需要高职人才而生源素质不太高的情况下,认真进行教学工作理念的转变,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面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挑战,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应是尽可能的提高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使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为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突出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培养目标上,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

在工作中,高职院校应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依据岗位描述、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选择、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和构建课程结构,形成的课程体系应体现职业能力的要求。所用教材应具有高职特色,体现专业特点。教学环境除必须的课堂、实验室外,还应有设备齐全的不同专业的实习实训场地。为了有效、直观的开展教学,依托企业办学或校企联合办学是最为理想的办学形式。在这样的办学形式下,企业可为学校提供技术咨询、兼职教师及实习场所,学校可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使学生毕业和就业实现无缝对接,还可为企业提供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服务。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通过这些日常教育管理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原理的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辨析和冲破各种错误思潮的迷雾,进而逐步树立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理想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只有在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提下才有个人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共同理想之中。教育学生实现理想必须立足现实,从现在做起,从热爱自己的专业、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做起。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学生对自身低层次的学历、地位、学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焦虑、自卑、冷漠与抑郁,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以后,旧的目标已经实现,认为任务完成了,新的目标又迟迟确定不下来,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厌学、散漫、混日子。还有部分学生则由于基础差、理想时时受挫等原由,也对学习失去兴趣,最后迷失了自我。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达到身心健康。开设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课程,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加强心理健康训练,提高学生对校园内外环境的认识,减少其在适应方面的问题。设置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在广泛的心理活动教育中获取个人潜能的激活、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会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身心健康,同时能使学生保持广泛的情趣并善于心理调整,学会放松身心。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的成才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事实表明,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遵守规章制度,遵循操作规程,不怕吃苦,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在工作中院校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规范的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综合素质教育中;教师及辅导员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结合创造职业环境或情景模拟,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思想;合理设计,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通过就业指导、技能竞赛、实践活动、社会活动等,使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开展的职业活动中培养形成。

三、全面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建设

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证明就不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表示就不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全面搞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加强交流与沟通,形成教育与管理的合力,相互促进。

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做到教书育人。要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主导作用,通过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专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等,教育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作风,对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利用教师的成功范例,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以学为荣、不学为耻”的风尚。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坚持围绕学风抓教育、围绕学风抓管理、围绕学风搞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与态度,掌握学习方法,遵守学习纪律,提高学习效果,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以管理促进学风,以服务辅助学风,通过抓好军训、入学教育、到课率、考试、顶岗实习、毕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各个基本环节,促进学风建设。既要抓专业课程学习的学风,也要抓全面素质教育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塑造良好的学风。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专业技能比赛,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以教风带动学风,通过组建辅导员专业教学团队,使辅导员深入教学一线,使教学与管理真正融合。

[1] 李认清. 用科学发展观强化高职学院四项建设[J].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4).

[2] 龚爱国. 综合导师制——高职院校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08,(8).

G71

A

1008-7427(2012)02-0012-01

2011-08-30

猜你喜欢
学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