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校学生社团管理与创新建设

2012-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职校社团学校

杨 琳

(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3)

探究高职校学生社团管理与创新建设

杨 琳

(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3)

学生社团是高职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高职校的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阐述学生社团在高职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学生社团建设管理的方法,让其成为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

高职校;社团;管理与建设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素质的提高不仅有赖于课堂的系统专业教育和理论灌输,而且更需要大量课外丰富的实践锻炼。学校学生社团是高职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和学校青年学生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大事。

一、高职校社团发展现状

1.目前高职校的社团大都由校团委负责全部社团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团委代表学校熟悉全校社团整体的发展情况,容易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学校党政往往是被动接受社团自身日益活跃和壮大的事实,认为社团活动只是在增强校园科研学术氛围,构建校园文化上“锦上添花”,并未主动、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其次由于学生社团的教师指导力量也主要来自团委。团委教师一方面负责社团的登记、管理、奖惩,另一方面又负责大型活动的具体落实。校团委本身就事务繁多,资金有限,社团只是其工作一小部分。因此,光靠团委教师指导和管理显然不行,有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容易造成兼顾不过来或兼顾不好的局面。

2.如今的职业类学校学生往往被社会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学生综合素质也大都不高,即便有一些社团,大部分也是管理松散,活动缺乏新意甚至很少搞活动,学生参加的兴趣不浓,队员随时随地都可以单方面宣布退出社团。许多社团活动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社团干部更换频繁,忽视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只有把专业搞好才能有出路,所以专业课的考证定级称为他们第一关注的对象。

3.社团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活动策划往往是纸上谈兵。高职校学生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一是有条件的从团委经费中划拨,其总量不多,分摊给每个社团,就更少,很多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社团经费。二是通过收取会员费获取,这部分经费的多少主要看社团规模大小和管理情况。因此,社团活动要上水平,出成绩,学校不重视,不出一定的经费是不行的。当然,投入大不等于乱使用。具体使用时还要严加审批、考核,不符规则的活动一律不批,批了的就要批到位,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4.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一般高校中都有学生活动专用场地,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俱乐部等,但高职校专门辟给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却非常有限。一般社团搞活动都是事先向学校的有关部门借用场地,遇到冲突就要改地点或者改时间。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无从谈起。

二、高职校学生社团管理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领导重视、教师引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高职校团组织应积极通过上级团组织和自身努力,争取主动,使学校充分认识社团在整体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以社团为重要载体进行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确立学生社团在整个校园文化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关心和扶持社团的发展。其次,社团管理校团委牵头负责,各社团应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繁忙的课堂教学工作和繁重的科研任务,使教师的空闲时间较少,从而导致专业老师对社团指导的不到位,起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而且长期以来,社团指导老师被认为应该为社团提供义务指导,这违背了劳动报酬的常理,对指导老师的工作缺乏激励,从而导致指导老师对学生社团的指导趋于随意和敷衍,这不利于社团的发展。

2.规范管理、加强创新,评价与激励相结合。高职校的学生社团组织自发性和发展自主性使之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管理,只有为其健康发育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促进其持续发展。社团是高校学生的重要团体,共青团组织对其不容置疑地承担着重要的指导、管理的职责。因此,形成一个稳定的、长期的发展政策对于社团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社团中组建团组织后,一方面要求各学生社团召开社团成员大会进行动员宣传。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选投票产生团支部成员。制定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社团活动、社团财务、社团例会、社团考核、社团奖惩等做出详尽规定。加强对学生社团管理和指导,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到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中。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须生社团内评优、推优机制,对学生社团工作任务和管理目标等方面予以考评,并通过量化考评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促使各学生社团更为积极有效地把工作做到实处,使团组织在学生社团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通过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培育、评选星级学生社团,以带动其他学生社团的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社团的建设水平和素质水平。

3.普及与提高,突出职校特色,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在新的形势下,不仅要加强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借由学生社团组织的非正式性、结构松散性、活动自主性和成员广泛性等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更深刻,更加适应学生的需要,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高职校社团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主要在于它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学生,增强学校向心力、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塑造和提升学校形象的新形式和新方法。

学校可以将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体系。学生参加社团,犹如选修一门课程,参加一个学期的社团活动经考核合格,同样可以取得学分,这样一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团会员人员不足、会员参加活动有头无尾等问题,而社团管理上也会简单明了起来,二是使素质教育通过社团这种方式得到普及,学校可以选择适合的社团加以提高从而彰显本校教育特色,学生在社团活动的参与中也不知不觉摆脱了“失败生”的阴影,找回了自信。

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高职校社团文化建设必须以反映和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作为社团文化的特征,不断地进行创新。只有创新的社团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社团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社团文化;才是有活力、有发展前途的社团文化;才是学生、学校以及社会所需要的社团文化。

[1] 胡文斌. 论学生社团团建工作的理论探索和模式创新[EB/OL]. http://www.ynust.com/article.asp?articleid=70

[2] 李国荣. 谈学生社团的管理[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4).

G71

A

1008-7427(2012)02-0024-01

2011-11-12

作者系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职校社团学校
缤纷社团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学校推介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配合学校做好职校生的教育工作
文学社团简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