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探析

2012-08-15 00:49毕小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专职队伍辅导员

毕小艳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探析

毕小艳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结合湖北省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对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认知不足、对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完善、对专职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对策。

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一、我省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1.人员配置失衡,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据统计,参与调查的专职辅导员中,已婚的占45%,未婚的有55%;工作年限在三年以内的为51%,4~5年的为28%,5年以上的有21%。其中,本科学历的占63%,硕士(含硕士在读)的为37%。调查发现,中青年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的绝对主力,30岁以下占78%,31~40岁占22%;大学期间有团总支、学生会或社团工作经历且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67%,有团总支、学生会或社团工作经历但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有19%。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与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相吻合的占15%,不吻合的达58%。

2.收入水平差别较大,编制问题突出

调查对象中,年收入在2万以下的占10%,年收入3~4万元的占62%,5~6万的占25%,7万以上的占3%。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编制问题比较突出。所调查的专职辅导员中,事业编制的占 24%,人事代理的占 50%,聘用合同制的占26%,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临时聘用人员。相比本校同等条件的专业教师而言,78%的专职辅导员表示自己的收入相对较低。

3.发展空间受阻,具体事务繁杂

75%的专职辅导员明确表示在工作中压力较大,20%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只有1%的认为压力较小。调查中当问到在工作中遇到的最主要的三个问题是什么时,排在首位的是个人发展前途与出路,占78%,其次是事务性工作与专业理论提升相矛盾、工作负荷过大,分别占60%、53%。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自身发展前途与方向、工作量大、工作职责不清,分别占66%、53%、47%。

4.受尊重程度一般,归属感偏低

调查中,75%的专职辅导员觉得在单位受尊重程度一般,20%的人认为专职辅导员在单位地位低下,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学校里好多部门都可以给专职辅导员摊派任务。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专职辅导员从早到晚都在处理一些琐碎事务,职业的归属感不强。

二、影响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1.高职院校对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足够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各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一,政策落实力度不强。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的党政领导对专职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达成共识,重视不够、配备不全、措施不力。

2.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培训工作薄弱

培养培训工作薄弱,是导致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职院校对专职辅导员的培训普遍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无法做到像对待专业老师那样,将专职辅导员的培训纳入学校师资提升规划之中。大部分情况下,当专职辅导员意识到知识的匮乏时,只能通过自学来达到“自我提升”,但由于日常事务太多太杂,绝大部分专职辅导员又无法做到全身心投入自学。

3.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业内发展机制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因为专职辅导员业内发展机制缺乏造成的。一是身份不明确,相当部分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身份归属仍比较模糊,把他们等同于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其教师身份在校内难以得到认同。二是职责不明晰。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和大量行政工作,直接导致辅导员“几手都在抓,几手都不硬”。三是发展前景不明朗。一些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发展机制不健全,分流渠道不畅通,是辅导员队伍发展出路和职业前景的最大阻力。

三、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1.合理配置,壮大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力量

高职院校要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力量,而专职辅导员和学生朝夕相处、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应按照精干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合理配备,加大一线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比重,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力量。高职院校的专职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至少需达到1∶200,要严把进人关。

2.打通辅导员的职称评审瓶颈

因为辅导员角色和岗位性质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应将专职辅导员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专职辅导员可以申报政工系列、教师系列和研究系列职称,侧重于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所具有的评审权和有关政策规定,组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称评审组织,负责专职辅导员的职称评审、推荐工作。

3.完善辅导员队伍培训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学生专职辅导员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经验交流、提高学历层次、定期培训、外出进修、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增强敬业精神,努力提高组织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技能。要将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同等待遇。

4.建立和完善考核奖惩体系

高职院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为组长,以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为副组长,共青团工作、组织人事、宣传后勤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系部)党委(党总支)书记为成员的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全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 教社政[2005]2.

[2] 杨晓慧. 培训培养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08,(13).

G71

A

1008-7427(2012)02-0022-01

2011-09-20

猜你喜欢
专职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专职媒人的变化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