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电大 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发展

2012-08-15 00:49王柱国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育人建设

王柱国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诊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现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直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是一个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教育系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和谐是一种力量,构建和谐电大是电大发展的着力点,体现了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为指导,广泛开展建设和谐电大的活动,提高师生员工对建设和谐电大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和谐电大的内涵,深刻理解建设和谐电大与电大发展的必然联系,自觉地把自己和电大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通过各种形式,在电大系统中树立“和谐”的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把构建和谐电大的工作落到实处,开展建设和谐电大之我见活动。大力提倡多做有益于创建和谐电大的事,从我做起,从平凡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

1.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是构建和谐电大的主体,主体不和谐就不可能形成和谐的电大。和谐电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它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也是强调新生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其着眼点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学校要体现分工的和谐,这包括了学校各类人员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地位的公平性等等。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要在政治上、事业上、工作上、经济上、生活上、健康保健等各个方面关心教师,支持他们为电大的教育事业多作贡献。围绕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环境。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建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给教师以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同时,培养集体精神和集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以和谐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协调关系,凝聚人心,创造和谐电大的良好氛围。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因此,要树立高尚的师德,有让学生视之为楷模的品行。

和谐电大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整到最佳状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搞好工作的基础。当然,这个“人和”不是“一团和气”,而是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心情舒畅、积极向上、团结一致、乐于奉献的精神状态。而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爱岗敬业、勤奋学习、教学相长、师生互动也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电大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师生员工,只有在和谐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师生员工才会对电大产生向心力、凝聚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电大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倡导优质服务

和谐电大的重要特征这一是优质服务。电大的干部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过去片面强调被管理者要服从管理者,因此也出现一些过于“简单代”的不和谐现象。现在应转变为管理者要主动为被管理者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思想。为学生和基层电大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是建设和谐电大的一项重在内容。为此,要开展高效、礼貌、细致、便捷与周到的服务,带给他人温馨、和谐的感受,让人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亲切,让人感到“优质服务时时刻刻在身边”。不做表面文章,不流于形式,摒弃“不讲质量的服务,质量不高的服务”,想为他人所想,急为他人所急。凡事说到就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务求精益求精。优质服务无大小,优质服务无止境。由“要我做”的被动接受转变到“我要做”,再到“要做好”的更高要求。

3.做好学习支持

目前电大的学生以在职业余学习为主,对他们实施的教学形式主要是远程开放的教学形式,最终是要构建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确立以学生为本,多种辅导形式,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互动的自主化学习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施教与求的和谐”。根据电大的远程开放的教育特点,构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这是构建和谐电大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和对学习活动支持服务下的自主学习。就目前而言,就是采用“双轨制、多元化”的和谐教学形式,就是教学中采用“课堂面授辅导+学生个别化+小组讨论+实践训练”相结合。要做到这一点,其中之一是要提供全方位的高效的支持服务,这是保证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教与学之间达到和谐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面授辅导、信函、电话、网上答疑、电子邮件咨询、视听阅览室、图书资料等形式提供支持服务,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地选择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进度。在课程设计方面,从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便于学生接受、便于自学的指导思想出发,做到深入浅出,方便自学。充分体现开放教育的交互性原则,把教师在面授课中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反馈、咨询、答疑、鼓励都融到网络教学资源中。电大的这种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充分体现了学生与教师、教与学的和谐要求。

4.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表现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是指导教学的各个方面:“非教学因素”是指导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燕尾服是形成和谐学校整体效应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消除个体心理上的种种不协调、不和谐感,促进身体和精神以及诸心理功能之间的和谐发展;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起到净化心灵、陶治情操、升华道德、激励向上的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学习,潜移化地受到熏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办学理念要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就要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制度建设也很重要,但不能教条化和形式化,否则就会偏离共同的价值取向,就不会产生“谐振效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中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和谐院系、和谐处(科)室、和谐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集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营造“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和谐氛围。

5.加强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殊性,使它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育手段等方面都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一支要求更高、业务更精的教师队伍。教师应该具备教学项目管理能力、程序开发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突出的指导能力、较强的驾驭能力和崭新的教学技能等。教师不但要掌握教材教法,还要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又需要组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层次的学习指导和周到的个性化服务。现代远程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在媒体制作、教学实施等许多方面,又增加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精神和对事业的奉献精神。要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所有管理要素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为此,在远程教育的师资队伍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资源,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的质量,就没有人才的质量。一切管理活动都应该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放在首位。此外,远程教育人事管理干部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和方法,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建立各种管理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强化课程建设与科研开发项目管理,完善教材评比和教师的激励机制、培训以及教学服务机制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其更好地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运作机制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6.依法治校,推行校务公开,维护校园稳定

构建和谐电大就必须维护校园的稳定,稳定是建设和谐电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稳定,就不可能有和谐。没有稳定,构建和谐电大就无从谈起。

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是需要各项规章制度作保障的,规章制度需要师生员工自觉遵守,共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就需要管理与自律的和谐。建设和谐电大就要依法治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井然有序,职责分明,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整体推进电大事业的发展。这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进程的具体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保证。营造符合法治精神而又和谐的育人环境,按照教育法规开展教学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推行校务公开,这是强化民主管理、强加高校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实践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工程”,为建设和谐电大增添了新的活力。建立公正、公平、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学代会、校务公开制度,给予师生员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实行全方位公开、全过程公开、实质性公开,实现校务工作与师生员工之间的和谐。

7.建设和谐电大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构建和谐电大是电大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全体电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人人参与,不应袖手旁观或置身室外。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加强利益协调,理顺关系和凝聚人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活力。学校、工作单位和社会要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使这三个环节和谐协调,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办好电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电大不会凭空而来,也坐等不来,对电大师生员工来说,构建和谐电大人人有责,需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奋斗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要人人有行动,个个有贡献,扎扎实实地推进和谐电大建设。

建设和谐电大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解决影响建设和谐电大的突出问题,使建设和谐电大的工作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教育改革是动力,创建和谐电大是载体,师生员工满意是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电大是促进电大发展的有效途径,让和谐教育之花开遍各级电大的每一个角落,共同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1]田社萌.公民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袁龙喜.和谐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李惠.论注重和谐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J].成人教育,2008,(2).

[4]苑申成.论教育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性[J].成人教育,2008,(8).

[5]金中.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职业的分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3).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育人建设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