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基层电大学生文化建设策略

2012-08-15 00:49厉显畈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文化

厉显畈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磐安分校,浙江 磐安 322300)

一流的学校靠的是文化,而一流学校的文化最终必须落实到优秀的学生文化建设上,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所在。建设具有电大特色的学生文化,是基层电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学生文化建设策略又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基层电大在学生文化建设中,可采取以下十大策略。

一、统一认识,确立文化强校战略

中央电大《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电大文化是电大质量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电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电大系统健康、和谐发展的助推力,是凝聚电大系统的精神动力。由于电大特殊的学生群体和办学形式,文化建设效果很难马上显现,而且难度也很大,部分电大对文化建设有危难情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现象仍然存在。实践和研究证明,要抓好电大文化建设,首先必须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深化电大教育改革发展,增强电大创新力、凝聚力,提高电大对社会发展适应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真正确立文化强校的战略思想,把文化建设列入学校重点工作来抓,同时在全体教师和学员中进行广泛宣传,达成统一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前提条件。

二、理清思路,制定科学建设规划

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确立以后,必须理清建设思路,学生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系统思考,整体规划,项目设计,校本发展”,专家指导与草根研究相结合,宏观规划与校本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与个案研究相结合,面上研究和点上研究想结合。

在理清文化建设的思路以后,应该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现状分析,既要宏观分析整个地方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又要中观分析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还要微观分析学生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内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文化建设具体计划,明确学生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途径,强化学生文化建设的计划性。

三、把握规律,构建高效运行机制

文化建设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基层电大的办学也有特定的规律,因此,基层电大的学生文化建设,一定要在把握电大办学和文化建设双重规律基础上,构建起适合自身学生文化建设需要的高效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既要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又要考虑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多个因素。

在新的形势下,电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应当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把校园文化建设同电大的制度建设、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机地衔接起来。在认真研究创新现代电大制度的前提下,建立比较系统完善的决策、管理、议事、协调、指导、考核制度,要研究党委、行政系统和工团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建立日常管理、调查研究、检查评估等工作机制,形成效益综合、协调运转、良性循环的规范化工作态势。要切实进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调整与变革,处理好领导、教师和学生三个群体之间的定位、机制、关系、作用方式和途径,构建系统合力,这样电大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健全、合理的运行机制。

四、突出重点,狠抓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师生形成的共同的观念、思想、理论和行为、习惯、模式。文化建设就是要形成师生“在一定的观念、思想、理论支配下共同遵守的特别约定”,养成师生特有的为人处事行为习惯、方式模式。其中的落脚点和关键点就是行为文化建设。

基层电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抓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展学习重要性、学习目的性、学习自信心、考风考纪、专业思想等五项教育,让学生愿学。二是落实网络学习、面授听课、小组协作学习、平时作业、实践活动等五大常规,使学生会学。三是培养信息获取加工和应用、自我识别和自主选择、网络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培养和自我监控等五种能力,让学生乐学。四是提供学习技术和方法的指导、班主任的助学、任课教师的导学、学习资源支持、场所和设备支持等五项服务,为学生助学。五是建立形成性考核、教学监控和信息反馈、优秀奖励、考风考纪督查、学习情况通报等五项制度,促学生好学。

五、抓住关键,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和学生工作职能部门队伍建设,如学生处、政教处队伍、团委学生会队伍、党委党支部队伍,这些部门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专职或者兼职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管理者,这支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文化建设的效果。

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是学生文化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会、班主任工作总结表彰、班主任专项比赛、派出学习培训、师德专题教育等活动,采取多种方法,提升班主任业务水平和育人能力。

三是加强课任教师队伍建设。一要通过读书活动、课题研究、教师论坛等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二要加强硕士、博士学位进修的力度,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三要加强教师专项和模块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业务水平,提升教师的服务和育人能力,推动学生文化建设。

六、注重实效,创新文化建设方法

一是教学中创新。课堂同样是电大学生文化建设的主渠道,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渗透文化建设,要在面授教学课堂、网上教学课堂、平时答疑课堂等三种课堂上创新学生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寓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于各种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同时,有意、有机、有效地渗透文化建设。

二是活动中创新。活动是很好的一种文化建设载体,要抓实校外社区活动、校内专题活动、班级常规活动等系列活动,设计有效的活动载体和方案,创新具体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发挥活动的文化教育功能,通过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电大人的意识,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增强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学习中创新。网络学习、小组学习等自主学习是电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要研究如何在学生各种自主学习过程中,为他们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文化精神食粮,培养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团结协作能力,倡导团队精神。

七、虚实共建,拓展文化建设空间

一是由内向外,内外结合。电大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电大的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只是在面授、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和考试等小数时间集中在校园内。因此,电大的校园文化建设在立足校园的基础上,还必须由校内向校外拓展空间,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要把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到学生所在的社区、部门单位和家庭中,如开展学生走访、建立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共建、手拉手结对帮扶等等活动。

二是由实向虚、虚实结合。电大的校园除了常规的实体校园以外,还包括虚拟校园。电大的学生文化建设要由实体校园向虚拟校园拓展空间,同时要虚实结合。要以网络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电大在线平台为基础建设虚拟校园网络,让学生以虚拟校园网平台为基础,创建虚拟班级园地,虚拟学习活动小组,构建新型的虚拟校园文化,打造网上精神家园。

八、建研结合,发挥科研助引作用

电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更是一种崭新的挑战,要使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必要坚持走科研强文化之路。要把文化建设与科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中进行文化建设,做到建研结合,以建促研,以研促建。要围绕学生文化建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开展立项研究,组建强有力的研究队伍,给予必要的研究经费,遵循人本性、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整体性等研究原则,采取行动研究法、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和实践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做好文化建设方面的科研工作,发挥科研的助推和引领作用。

九、加大投入,提供有力建设保障

一是加大人力投入。一要成立文化建设领导班子及有关组织机构,配备好相应的管理人员。二要每个班级配好一个班主任,教师全员担任班主任。三要组建好学生会、团支部等各种学生管理团队,培养好学生骨干队伍。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一要加大校园美化、绿化等物质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二要加大制度文化建设、网络虚拟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三要加大文化活动经费投入,大型活动学校单独划拨经费,每个学期给予一定的班级活动经费。要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设立足够的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否则文化建设会成为无米之炊。

三是加大精力投入。学生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学校领导去规划设计,还需要全体老师去贯彻落实,更需要所有的学员去参与去实践。因此,要加大领导、教师和学生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要虚功实做,虚实结合,要舍得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十、持之以恒,坚持分步有序推进

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自发形成,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既需要历史的积淀、继承,更需要现实的再造与创新,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循序渐进分步有序推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必须抛弃急功近利、寻求立竿见影效果的错误想法,遵循初期建设、中期优化、后期提升的文化建设规律,把学生文化建设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既要有中长期的文化建设规划,又要有短期的年度学期计划和安排,既要有计划的整体推进,又要循序渐进地分步实施,要遵循适应原则和相对优化原则,与时俱进、适时调整、长期坚持,不断认识和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切实增强学生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成才,推动电大持续健康发展。

[1]刘述.网络环境下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策略[J].中国外资,2008,(8).

[2]闫新华.论市级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策略途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3]赵素芳.浅析如何加强电大校园文化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5).

[4]沈晓敏.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2).

[5]厉显畈.基层电大教师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