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旗帜——读蔡景庆《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研究》有感

2012-08-15 00:43文/巴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湖南理论

文/巴 陵

“两型社会”是在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解决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是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两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使用、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资源节约型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为我们未来描绘了一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蓝图。蔡景庆先生的《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研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4月版)一书中,作者深刻阐述了“两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深层次改革发展的新标杆,是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新成果;“两型社会”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节能降耗工程等,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相承性;“两型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的构建等理论与实践具有高度的内涵互融性,与目前国内外探索的低碳经济模式也有内在逻辑相连性。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节能降耗作为一项首要目标来完成,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国家规划。《“十二五”规划》再次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突显构建“两型社会”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急需理论支持。蔡景庆先生随应时代的需要,着力研究我省的“两型社会”建设,在二年多的时间里,他夜以继日地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写出14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理论刊物公开发表。并形成最终书著成果。全书共6篇20章40余万字。省委周强书记审阅了该书的初步成果后,欣然提笔亲笔批示,并提出了围绕此课题做进一步深入调查与研究的新要求。

“两型社会”构建在湖南与实际情况结合,尚属一项开创性事业,还没有很多经验和基础。只有基于人类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必然形态来研究,围绕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来研究,站在国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上来研究,围绕湖南的人文精神和湖湘文化特质来研究,围绕湖南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两年多来的“两型社会”建设实践来研究,并结合当前热点问题来研究,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成为具有理论基点的指导。

蔡景庆先生在探寻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对策方面,详尽分析了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因素,剖析了“两型社会”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四个误区,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战略地位与分工,从构建“两型社会”评价考核指标、建造湖南“两型”产业、发展湖南“两型”技术、创建湖南“两型”法制、培育湖南“两型”素养等方面进行展开论证、探析,并绘就了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构建路径,成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全面性理论体系。正如省社科院朱有志院长在序言中直言的:“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新方法、新概念、新观念、新视角、新材料、新模型、新框架、新结论、新语言、新招数’”。在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看来,这对于社科理论研究最高评价的“十新”,确实在本书中得到了栩栩体现,也怪不得最终能打动省委书记的心并提笔批示。

“两型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好而和谐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形态。作为成功申报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长株潭城市群,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已成为湖南的龙头和主体,蔡先生认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成功构建,离不开其他地市乃至全省的互动互助。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真正实现蓝天碧水,单独依靠长株潭自身力量无法完成,必须依靠上游、周边乃至湘南、湘西地区生态、资源、环境的互动互助、改造改良,方能取得最终成功。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湖南理论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环境友好型阻燃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