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的营养功效与发酵料栽培技术

2012-08-15 00:53劳有德
食药用菌 2012年3期
关键词:鸡腿菇培养料拱棚

劳有德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226)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称毛头鬼伞、鸡腿蘑,因其子实体形似鸡腿而得名。它属于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集 “天然、营养、保健”三种功能为一体的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1]。近年来我国鸡腿菇种植发展较快,2005年的年产量已达到28万吨,业已成为我国的第8大食用菌。下面概述鸡腿菇的营养、药用功效和主要栽培技术。

1 营养成分及其药用功效

1.1 营养成分

鸡腿菇蛋白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而且蛋白质质量好。据测定,在100克鸡腿菇干品中,蛋白质含量为24.45~25.40克[2],高于新鲜蔬菜及猪、牛肉,如100克黄瓜的蛋白质含量为0.7克,猪肉为20.3克,牛肉为20.2克。鸡腿菇干品的总糖含量为57.65%,其中还原糖为53.54%,多糖为4.11%[2]。鸡腿菇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8%。此外,还含有一些游离脂肪酸,如软脂酸、亚油酸、硬脂酸、亚油酸等[3]。

鸡腿菇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如钾、磷、硫、钙、镁、钠等。据测定,在100克鸡腿菇子实体干品中,含有灰分12.5克,钾661.93毫克,钙106.70毫克,镁191.47毫克,磷634.14毫克,铁1 376.0毫克[3]。鸡腿菇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铬、钼、硒等,是矿物元素十分丰富的食用菌种类之一。其粗纤维的含量为2.78%,B1、B2、VC等维生素的含量也较高[2]。

1.2 药用功效

鸡腿菇味甘滑性平,具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疗痔疮、降低血糖等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糖尿病。鸡腿菇还有助消化,增加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1)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鸡腿菇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自然杀伤细胞有显著激活效果。

(2)降血糖。鸡腿菇中具有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天然物质,是目前可以证实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食用菌之一。其降糖机理主要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加速肝脏的葡萄糖代谢,减少对葡萄糖的吸收等。实验表明,富铬鸡腿菇菌丝体发酵液的降糖作用及显效时间优于中成药 “降糖舒”[4]。鸡腿菇降血糖不但效果显著,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3)抑制肿瘤。鸡腿菇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据试验,鸡腿菇粗多糖对昆明小鼠S-180移植性实体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高达83.9%,可明显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的存活期。鸡腿菇多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体外增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在50~200毫克/升范围内的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5]。

2 栽培技术

鸡腿菇的栽培有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生料栽培3种方式,下面介绍发酵料栽培技术。

2.1 培养料配方

配方①:稻草粉30%,甘蔗渣21%,棉籽壳20%,麸皮10%,玉米粉10%,复合肥5%,白糖1%,石膏1%,石灰2%;配方②:稻草粉75%,干牛粪10%,玉米粉10%,尿素1%,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2%;配方③:菇渣36%,甘蔗渣20%,玉米芯20%,麸皮10%,玉米粉10%,过磷酸钙1%,磷酸二氢钾0.1%,石膏1%,石灰2%。

以上原材料要新鲜、洁净、干燥、无虫蛀、无霉烂、无污染。

2.2 培养料处理

根据配方先将棉籽壳、菇渣、甘蔗渣、稻草粉、石灰粉、麸皮、石膏粉、磷肥拌匀,再加入用适量水溶解的白糖、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等拌匀,然后加水至含水量为75%左右,用手握料,指缝间可滴出3~4滴水为度。将培养料充分拌匀后,建成宽1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长条形料堆,用直径约10~15厘米一端稍削尖的木杆,在堆顶中央每隔50厘米插打通气孔,要一通到底,后用塑料薄膜覆盖。约经24小时,料内温度达到55~60℃时,再保持24小时后即可进行第1次翻堆 (即第2次建堆)。翻堆时要将培养料上、下,内、外位置对调,确保发酵均匀。当温度第2次达到55~60℃时,再保持24小时后进行第2次翻堆 (即第3次建堆)。待料温第3次达到55℃以上时,保持8~10小时后摊开降温,并调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左右,pH7~8,备用。

2.3 装袋与接种

先把菌种从菌种瓶 (袋)中挖出,掰碎放在干净并经消毒的盆中备用。装袋一般选用对折径为20厘米、长40厘米的聚乙烯筒料,一头扎紧,边装料边接种。一般3层菌种2层料,具体方法为先在袋内放一层菌种,摊平,再放入一层培养料,摊平并适度压紧,厚约10厘米;再依照上述方法放入第2层菌种和第2层培养料;待放入第3层菌种后扎牢。用种量为培养料干重的15%。接好种的菌袋置于22~23℃的温度下发菌20~25天,菌丝便可长满袋。

2.4 脱袋与覆土

先取去掉表层且较肥沃的土壤,拌入2%的石灰并边翻边喷洒3%~5%的敌敌畏、甲醛液,拌匀后堆好用塑料膜覆盖密封3天备用;在露地荫棚内挖深10厘米、宽约1米的畦床,去掉菌袋薄膜,取出菌棒,摆在畦内。菌棒之间留2~3厘米的空隙,排好后覆盖3~5厘米厚的土,然后洒淋一次重水,使土壤与菌棒紧密接触。用竹片和塑料膜搭好小拱棚保湿保温,一般覆土后7~10天即可现蕾。

2.5 出菇管理

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做好调温保湿、通风换气的管理工作。培养温度宜控制在15~22℃。当菌丝开始扭结时,可向薄膜、地面及空间喷洒水雾增加湿度,不要在覆土表面洒水,保持小拱棚内湿度为85%~95%。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如果小拱棚内通风不良,会造成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使子实体变畸形,且易产生病害。因此,要加强通风换气,每天早晚打开小拱棚两头各通风换气1次,每次20~30分钟。每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床面,2~3天后喷一次重水,促使下一潮现蕾出菇,一般可连续出菇3潮。

2.6 采收

鸡腿菇子实体在生长后期,生长速度显著加快,菌环容易松动脱落,菌盖易开伞,子实体易破碎,菌褶很快变黑溶化而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只有将采收期适当提前,才能充分保证鲜菇的质量。一般菇长到八成熟左右时采收,此时菇颈变为梭型,菇柄伸长;而菇体结实不中空,手感不松软,采收质量最佳。采收时,手握住菌柄下部,轻轻旋转拔起,可采大留小,也可整丛采下,削净根部,快速上市。

[1]索晓敏,李 波,聂 磊,等.鸡腿菇子实体菌柄和菌盖营养成分的分析[J].食用菌,2009,(5):74-75.

[2]吴巧凤,刘敬娟,陈 京,等.鸡腿菇营养成分的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5,(8):161-163.

[3]龙志芳.鸡腿蘑营养物质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5):150-152.

[4]朱建明,袁书钦,杨建民,等.鸡腿菇栽培技术图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

[5]李诗鹏,苏 蕾,等.鸡腿菇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中国商办工业,2000,(1):44-45.

猜你喜欢
鸡腿菇培养料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鸡腿菇菜谱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春伏西瓜双拱棚立架栽培技术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穷山沟铺就黄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