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刍议

2012-08-15 00:51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党务学生党员入党

尤 青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等学校肩负的神圣使命,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党员政治觉悟及综合素质高、责任意识强,但由于高校学生党员人数较多,有些高校学生党员数千人,甚至一个二级学院学生党员就多达三、四百人,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开展等方面存在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存在真空状态,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把控、教育管理和率先垂范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和能力,对切实提高学生党员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意义。

1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1.1 大学生党员数量稳定增长

中组部2011年6月24日统计数据显示,高学历和大学生党员在党员队伍中的比例稳步增长。2010年,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0.2%,比2009年增加9.4万名。近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数均超过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清华大学统计数据较好印证了如上说法:

1995年该校本科生党员占本科生总数的比例为8.3%,2005 年升至 16.5%,2010 年升至 24.8%。截至2011年5月31日,这一比例已上升为29%。中国人民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该校共有学生党员7893人,占学生总数的36.2%。学生党员数比2003年增加了101%,党支部数增加了46%。复旦大学目前有学生党员8375人,占全校学生比例30.9%。全国其他高校(包括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比例都保持较高增速。

1.2 大学生党员整体素质较高

绝大多数学生党员政治觉悟高,责任意识强,入党动机明确,在思想上认同党的领导和入党誓言,知道加入党组织就意味着要奉献,甚至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工作与学习都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在平时学习、工作中,学生党员能注重自身言行,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正如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大学生党员是个极具先进性的群体,无疑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主力军。”

1.3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和比例的不断提升,其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对大学生党员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简单地认为入党会给自己的学习或今后的工作带来某方面的好处,入党动机功利化;二是理论学习不深入,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局限于党校培训、政治思想理论课上的学习,忽视经常性、深入性学习,把理论学习简单地等同于“读文件”、“听报告”,出现重理论、轻实践倾向,理论学习肤浅化、走过场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反差,一旦入党,就有了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自我要求不严,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没有发挥好一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了党员在普通学生中应有的形象。究其原因,有入党前培训不到位、入党时把关不严甚至突击入党等因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基层党务工作者的配备不足、培训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滞后,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2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在保障学生党员质量中的作用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主要指学校党委下属的各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组成人员,以及从事党的组织、宣传、统战、秘书等工作的人员。当前,在高校基层各级党组织岗位上,辛勤工作着一大批专职党务工作者。长期以来,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2.1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执行者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是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基层组织发展工作的规划者、组织者,更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指出,要努力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积极推进“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和“支部建在班上”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求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培养和引导工作。

2.2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把关者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此,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基层党务工作者最贴近学生,他们对学生最了解,如果基层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不力、把关不严,就会影响基层党员发展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学生党员质量。

2.3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者

学生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还要在思想上入党,解决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新时期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经常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党员在学生中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管理,要根据学生党员的条件、标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每一位学生党员的自身行为,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同时,要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可以让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考核,同时也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去组织、协调、策划。使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地凸显出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真正发挥出来。

2.4 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组织形象的代表者

基层党务工作者所开展的工作就是党的工作,他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是党的要求,他们的一言一行均代表着党的形象。如果党务工作者有较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能够努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忠实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果他们能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如果他们能够真正按照组织发展原则,廉洁奉公,勤奋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就能有助于提高党组织在全体学生中的公信度,就会大大增强党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而有利于维护好党组织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序、顺利、高质量地开展。

3 全面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

党务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对学生党员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就能有效保障学生党员质量和学生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反之,则会影响学生党员质量,削弱党在广大学生中形象和威信。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自身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实践锻炼,培养良好的品德,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为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3.1 注重学习引导,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高校党组织必须要求党务工作者强化理论武装,加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灌输力度,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建立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宽广的战略眼光、广博的文化知识、严明的纪律观念、过硬的工作作风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同时,要把学习的成果运用于实践,努力做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创造新业绩。

3.2 注重环境建设,培养党务工作者的协作精神

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要有较强的战斗力,需要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要有团结融洽、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和谐氛围。高校党委要大力加强党务文化载体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创建统一规范、文明有序的办公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着力营造有利于党务工作者个人发展、同事之间协作进取、部门内部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真诚相待、工作融洽、良性竞争的良好工作氛围,在这种和谐环境中,让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党员共同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努力把高校学生党员这支队伍建设得更强大、更有战斗力。

3.3 注重践行宗旨,培养党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有党员从成为党员的那一刻起,就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运用一切智慧和心血来服务群众。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高校党委要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服务大局、服务党员、服务师生的理念,根据学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及师生的期待,切实开展学生党员组织发展的相关工作。党务工作者要认真抓好联系学生党员和服务广大同学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在学生组织及学生社团、学生公寓中建立党员服务站点,加强和改进对党员和学生的服务。

3.4 注重理论研究,培养党务工作者的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根据高校党组织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特征,不断创新高校党务工作,使其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要建立高校党务工作者定期调查研究制度,把调查研究渗透于党务工作的一切环节之中,并把它作为党务工作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党务工作者在新的时期要创新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形式,提高工作质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推动高校党务工作科学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希望。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高校学生党员的现实状况,继续加大党务工作者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和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切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1]张伏力.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是保障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首要条件[J].教育与职业,2011(36):73-75.

[2]马学玲,肖媛媛.青春与信仰、聚焦中国大学生党员群体[EB/OL].[2011-06-2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28/3142241.shtml.

[3]李发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高校党务工作创新[D].兰州:兰州大学,2010.

[4]陈笃彬.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学生党员质量工程建设[EB/OL].[2009-09-30]http://jxxy.fzu.edu.cn/index.php/Stuic/view/id/848.html.

[5]朱新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118-120.

[6]梁成武.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J].南方论刊,2005(6):24-25.

猜你喜欢
党务学生党员入党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感受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