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西葫芦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2-08-15 00:51韦胜勇何勇明
上海蔬菜 2012年1期
关键词:传毒花叶病毒白粉

韦胜勇 何勇明

(广西农垦国有金光农场 530042) (广西区农垦企业总公司)

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意大利瓜。近年来,南方地区大棚内种植的西葫芦多为纯黄色或墨绿色品种,产品供应港澳市场和出口创汇,经济价值较高。病毒病是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西葫芦种植面积的扩大。西葫芦病毒病很难防治,发病棚室一般造成减产50%左右,甚至绝收,8~10月病毒病发生最为严重。现将西葫芦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发病症状

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主要表现在叶片和瓜条上。嫩叶出现褪绿斑点,有明脉出现,严重时叶片出现深绿色疱斑,叶片畸形呈鸡爪状。有些病株上部叶片沿叶脉失绿,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最后叶片皱缩下卷,出现小叶或蕨叶。病株不结瓜或瓜表面有环状绿色斑驳、皱缩,瓜表面现瘤状物。黄色西葫芦品种有部分病瓜现黑色斑点,严重时黑色斑点连成一片。

2 发生规律

西葫芦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甜瓜花叶病毒(MMV)和西瓜花叶病毒(WMV)等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多种病毒均可在宿根性杂草、菠菜、芹菜等寄主上越冬,成为次年的侵染源。病毒可通过风摆、人为操作(如定植、授粉、整枝、采摘等)传毒侵染。甜瓜花叶病毒还可通过带毒的种子传播,烟草环斑病毒以汁液或经线虫传播。一般高温(30℃以上)干旱、干燥缺水、缺肥、氮肥施用量过大、植株生长衰竭等不利因素均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此外,蚜虫、白粉虱也是主要的传毒媒介,这两种虫害严重的棚室病毒病发生较重。

3 综合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合理应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与葫芦科以外的作物(最好是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减少病源。做好棚室内外的清洁工作,冬季要清洁田园,以减少病毒寄主及媒介的生存空间。种植前棚室要进行高温闷棚消毒,杀死传毒媒介。结合市场需求情况,选用抗病品种,如金珊瑚、雪葫一号、金剑等。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定植前棚室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kg,并深耕;定植时淘汰病苗和弱苗,有利于培植健壮植株。生长过程保持水分供应充足,适时追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发生病毒病时,及时清理病苗,并烧毁或深埋。高温时,棚室加盖遮阳网降温。

3.2 物理防治

在棚室内挂黄板诱杀飞蚜和白粉虱,消灭传毒媒介。将黄板挂在略高于苗30cm的位置,每667m2棚室用黄板3m2。

3.3 化学防治

用清水浸泡种子8h后,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30min,用清水清洗干净催芽后播种。在整个生育期,一方面预防蚜虫及白粉虱,另一方面预防病毒病。目前暂无治疗病毒病理想药剂,应以防为主。从苗期开始,可选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600倍液钝化病毒,用20%盐酸吗啉胍500倍液或20%病毒净500倍液阻抗病毒的复制和增殖,每7~10d用药1次。蚜虫和白粉虱可从危害初期开始用药,可选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60%啶虫脒泡腾片剂3000倍液、50%吡蚜酮1250倍液防治,视虫害情况连续用药2~3次。

猜你喜欢
传毒花叶病毒白粉
蔬菜白粉虱 秋防正当时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
白僵菌防治温室大棚白粉虱药效试验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探讨不同因素对白背飞虱在稻苗间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效率的影响
棚室蔬菜病毒病防治四要点
壳寡糖膦酸酯对烟草花叶病毒抗性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