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高产栽培技术

2012-08-15 00:51刘宏伟徐志国
上海蔬菜 2012年1期
关键词:亭湖区杭白菊晴天

张 骅 刘宏伟 李 俊 徐志国

(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经作站 224051;2亭湖区农业委员会;3黄尖镇农业中心)

盐城市亭湖区种植菊花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杭白菊。近年来,由于菊花饮品已蜚声省内外,菊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效益连年提高。现将杭白菊在亭湖区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培育菊苗

菊花采用无性繁殖,以嫩茎扦插育苗为主。第1年待花季结束,选择无病、无虫口、健壮、具本栽培类型特性的菊花植株做种株。选定的种株让其继续生长至12月中旬枯倒后,割去地上部分残枝,铺2~3cm厚废弃秸秆,并将根部培成5cm高的土垄,第2年初春浇水肥,使其发芽,长出菊苗。选择无病斑、无虫口、无破伤、无冻害,壮实,直径 0.3~0.4cm、长10~15cm的春发嫩茎(萌蘖枝)作插穗。选择地势高爽、排水畅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砂壤土田块作苗床。冬前深翻冻垡,细耙整平,筑成宽1.5~1.8m、长4~10m的平畦。3月下旬~4月上旬,当5~10cm土层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时育苗。插穗按株距3cm、行距10cm斜插或直插在苗床上,扦插枝入土1/3~1/2,插后立即浇足水。在苗床上方搭建40cm高的荫棚,荫棚材料可就地取材,透光度控制在0.3~0.4。晴天上午8~9时至下午4~5时遮阴,其他时间撤去遮阴物。

2 大田移栽

2.1 选茬

杭白菊为喜光喜肥植物,应选择土层肥厚松软、无树木遮挡的地块栽培,切忌在低洼潮湿地方栽种。以种植水稻3年以上的回旱地、绿肥翻耕地、休闲地最为适宜,如需套作则以油菜、大麦及蚕豆为前茬,避免连作。

2.2 整地

冬闲地于冬前深翻晒垡,耕深20cm以上。施入基肥后,耕翻20cm,耙平,并按南北向筑成高30cm、宽200cm左右的宽畦。

2.3 栽种

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移栽至大田。移栽前1d淋湿苗床土,起苗后根部同向对齐扎成捆,每捆100~200株,剪去苗上部嫩尖,保留移栽苗高20~25cm。移栽前,用拌有50%多菌灵500倍液和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的泥浆沾根,随即移栽大田。5月份移栽,667m2栽5000株左右,株行距为 35cm×40cm;6月份移栽,667m2栽 5500株左右,株行距为30cm×35cm。开条沟穴栽,栽深8~10cm,栽后压实。菊苗栽种后,当天浇施肥水,提高成活率。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栽后7~10d缓苗后,以中耕除草为主。在菊花整个栽培期间要除草2~3次,前期稍深锄,入伏后宜浅锄。

3.2 肥水管理

在菊苗生长阶段,应每隔10~15d浇施肥水。本着重施基肥、轻施苗肥、补施蕾肥的原则,前期以农家肥为主,后期则以速效肥料为主。栽种前施足基肥,结合整地翻耕,667m2施入或开沟条施人粪尿、羊栏肥、鸭粪等有机肥1000~1500kg,并配施磷肥50kg。移栽后20d、缓苗后10d左右追施促根肥,667m2穴施尿素10kg和25%复合肥15~20kg,每4株施1穴,穴深5~6cm。7月中旬追施发棵肥,选阴雨天667m2撒施尿素10kg,或选晴天浇施厩粪水1000kg。9月中旬追施促花肥,于阴雨天667m2撒施25%复合肥35~40kg,并且每隔7d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连续施3~4次。9月上中旬为菊花现蕾期,需肥量大,应及时追施尿素或进口复合肥15~20kg,促使花蕾增多、增大,开花整齐,以后视生长状况可再施1~2次。

3.3 打顶

当菊苗高30cm时开始打顶,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一般需打顶3~4次,第1次在7月中旬,第2次在7月下旬~8月上旬,第3次在8月20~25日。 第1次应重打,用手摘或用镰刀打去主干和侧枝7~10cm,留高30cm;第2次和第3次则应轻打,摘去分枝顶芽3~5cm。应选择晴天植株上露水干后打顶。打顶或摘除的菊花头应集中带出田外。

3.4 培土

每次追肥和第1次打顶后,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壅根,增强根系抗倒伏能力。

3.5 防渍抗旱

杭白菊为旱地作物,怕涝怕旱,特别是遇到春雨及梅雨天气,如沟渠不畅造成田间积水,容易出现沤根现象,造成基部叶片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因此需开好沟、筑好畦(特别是低洼田块),做到排灌畅通。夏秋季如遇长期干旱,菊苗一旦出现失水萎缩,应及时沟灌抗旱,促进正常生长。秋季遇干旱则要进行浅沟灌水,一般晚上灌水,白天排干,以保证菊花花蕾膨大对水分的需要。

3.6 病虫害防治

危害杭白菊的病虫害主要有枯萎病、锈病、斑枯病、花叶病、蓟马、菊天牛、蚜虫等。(1)枯萎病:用无病老根留种,轮作、筑高垄,拔除病株;也可在病穴撒石灰粉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防治。(2)锈病:可于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灵1000倍液防治。(3)斑枯病:收获期彻底清除病残体,避免田间高湿;发病初期交替喷洒1∶1∶200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防治。(4)花叶病:选无病株留种育苗,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及时防治蚜虫。(5)蓟马:可于冬春季清除田间杂草消灭虫源,发生期喷洒10%吡虫啉1000倍液防治。(6)菊天牛:防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杭白菊茎梢出现萎蔫时,于折断处下方约4cm处摘除后集中销毁;另一种是于5~7月,在早晨露水未干前捕杀植株上成虫。(7)蚜虫:铲除田四周杂草,蚜虫发生期喷洒10%吡虫啉1000倍液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天敌等。菊花现蕾后应禁止用药。

4 采收与加工

4.1 采收

栽植当年11月上旬,花瓣平直,有70%花心散开时第1次采收,隔5~7d第2次采收,再过7d第3次采收。应在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采收,摘下花头。如遇早霜,应提前采收。

4.2 杀青

鲜花采回后,薄摊晾2~3h,然后将已散去表面水分的花头放入直径33cm的小蒸笼内,花心朝外,拣去枝、叶等杂质,厚度以4朵花高(3~4cm)为宜。上笼后即放在蒸汽上蒸,保持笼内温度90℃左右,蒸时火力均匀。蒸1~2min后将蒸笼一起取出。

4.3 晾晒

将已蒸煮杀青过的菊花立即扣倒在竹帘或芦席上晾晒,晒1~2d后翻花1次,3~5d后至七成干时,置通风的室内摊晾,经2~3d后再置室外晒干即成。

猜你喜欢
亭湖区杭白菊晴天
它若安好,便是晴天
杭白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亭湖区菱角-茼蒿水旱轮作绿色生产模式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研究一以盐城市亭湖区为例
晴天有时下猪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杭州桐乡:菊农抢收
杭白菊化学成分最新研究进展
不同氮素用量对杭白菊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