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王府规划方案设计

2012-08-15 00:51杨承尧
山西建筑 2012年8期
关键词:汾阳王府建筑面积

杨承尧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

汾阳隶属山西省吕梁市,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从春秋时期置瓜衍县迄今已2600余年。历为郡、州、府治所在,一向为三晋旺县。现境面积1179 km2,人口41.5万人。

汾阳历史悠久,人文厚淀。华夏郭氏为氏族中重要一支,系轩辕氏后裔,周文王弟虢叔之后。唐时,虢叔60世孙郭子仪以盖世之功,封汾阳王,亲率大军赴汾州(汾阳)平定仆固怀恩之乱,抚定河东局势,汾阳又成了子仪公封王建功之地。公元762年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是时汾阳建起了第一座汾阳王庙。明代,又在“汾阳之邑”的小相寨和汾阳城南关相继修建了汾阳王祠、庙。汾人尊之为神,历代祭祀不断,当地民俗也多融入了王府文化。其后,子仪公后裔向全国各地迁徙,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然后又从福建、广东等地陆续迁往海外。

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和我国香港等地,都有子仪公的后裔,都用“汾阳”做他们的堂号。多年来,回汾祭祖省亲者络绎不绝。

1 用地现状及设计理念

1.1 用地现状

用地位于汾阳市建昌村西北部文湖景区内,文峰塔(国保文物)广场西侧70m处(距文峰塔120m),总占地面积为10 366.19m2,约15.55亩。满足文物保护要求,即文峰塔塔基四至各100m以外。交通便捷,位置优越。

1.2 规划的设计理念

规划的设计理念: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2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以郭氏文化为主题,以唐式建筑为背景。按照周礼之制,进行了主次分布,强调了主线,完善了各种关联,用建筑的语言叙述和表达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

2.1 以史为纲,以人为本

尊重历史,以盛唐时代历史为背景,以隋唐建筑风格环境营造空间,以历史人物形象和故事为主题节点。以观赏、游憩活动为内容,以学习传承文化为目的。

2.2 强调主线,完善关联

以子仪公中举为起点,循其生平做主线,仿王府礼制,由府门、郡王堂和紫瑞楼做主线,完善紫瑞楼和郡王堂两个重要节点的关联。

2.3 彰显主题,体现大统

弘扬民族文化,弘扬汾阳王府,弘扬和谐思想。家如此、氏如此、族如此、国如此。

2.4 协调流畅,和谐共荣

景观与功能协调,线路流畅、小环境与大景观和谐,做到府以景区为美,景区以府为荣。

3 建筑设计定位及主要功能

仿古制复建“汾阳郡王府”是一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在汾阳建筑“汾阳王府”和郭氏怀祖堂,并以此来发展旅游事业,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唐式汾阳王府古建景观组群按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唐郡王府古建院落;2)祭祀建筑郭氏祖庙,按古制将祖庙置于王府东侧。

3.1 建筑设计定位

建筑组群采用唐式风格建筑,与时代相符、与主题人物相符。建筑形制为仿唐代风格,结构类型为砖木与钢混结构相结合。王府整体布局严谨,造型讲究,有序的将王府、祠堂、寝室按制排列,再现汾阳王府昔日的辉煌。

一进院落:主题节点建筑——郡王堂,规制较高,体现王权、威严,表现子仪公处理国家大事之情形。郡王堂采用重檐庑殿顶,周廊明柱式唐代建筑;气宇轩昂;宽大、明亮,满足功能和景观要求。

子婿庑再现“打金枝”和“满床笏”的历史情节。

酒坊和膳宫等一系列附属建筑是围绕主题而外延的汾阳酒文化与民俗文化(饮食等)展示平台。

西院家训亭:传扬郭氏门风,宣颂传统美德,采用大气不凡的唐式四柱四角攒尖亭。

东院怀祖庭:选用明三暗五,两进式厅堂,沉稳厚重。

二进院落:主题节点建筑——紫瑞楼,是郡王府内院,表现郡王府的奢华生活环境。

望卜阁、归隐榭等系列建筑隐喻子仪公三出三隐的为臣之道。

仪门:选用三间一架悬山顶,开三门,表现子仪公质朴、光明、内敛的作风。

3.2 主要建筑功能

两进五院,四角设置角楼。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府门、郡王堂、紫瑞楼;前院设有东西厢房,后院有归隐居、闲赋庐。

府门:建筑面积约223.87m2,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砖木结构,中置板门,两侧设直棂窗。两侧与围廊连接,是汾阳王府的主要入口。

郡王堂:建筑面积约1019.52m2,面阔五间带廊,进深三间带廊,副阶周匝式,重檐庑殿顶,砖木结构。郡王堂建于高台之上,斗拱硕大、举架平缓、出檐深远,柱子均有侧脚升起,充分展现唐代建筑风格。郡王堂为王府内等级最高且体量最大的建筑,是汾阳王的朝务场所。

紫瑞楼:建筑面积约512.58m2,面阔三间带廊,进深两间带后廊,二层歇山顶带平座,砖木结构,是王府内唯一一座阁楼式建筑。

东西厢房:各建筑面积约183.49m2,是一座前后带廊的悬山顶建筑。前带廊与曲廊及府门连接,设置后廊是为了与东西偏院的建筑形成对称式的布局。

归隐居、闲赋庐:约205.40m2,是中院之后院内的东西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廊,后与曲廊连接。单檐悬山顶,砖木结构。主题隐喻子仪公三出三隐的为臣之道。

西院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前院由家训厅、西庑及掖门组合而成;中院由子婿庑及酒坊组合而成;后院由望卜阁、尚武轩及垂花门组合而成。

家训厅:约125.99m2,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前带歇山顶抱厦,两侧与曲廊连接,形成一个围合式的院落。

西庑:建筑面积约135.21m2,面阔五间,前檐带廊,单檐悬山顶。

掖门:为进入西院的大门,面阔三间,建筑面积约55.47m2,单檐悬山顶。

子婿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檐带廊,建筑面积约96.43m2。单檐悬山顶,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当年《醉打金枝》《牙笏满床》的精彩故事。

酒坊: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檐带廊,建筑面积约143.22m2,单檐悬山顶。这里主要展示汾阳王酒的历史、文化及制作工艺等,还可以品尝到香醇的美酒。

尚武轩:面宽七间,进深三间,前檐带廊,建筑面积约155.39m2。单檐悬山顶。其与崇文斋一并向世人展示汾阳王的文治武功。

望卜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带廊,建筑面积约153.78m2。明、次间为单檐悬山顶,稍间为单檐歇山顶,整体屋面由歇山与悬山组合而成,形成一个造型独特的屋面,前带一个月台,临水而筑,与四周尚武轩、垂花门相连,院落中央为大面积的水面,建筑倒映其中,虚实交融,梦回大唐。

东院与西院平面布置类型一致,建筑形制也相同,但功能不同,东院的第一进院落为郭氏宗祠,第二进院落为膳房及子婿庑,第三进院落为观文澜及崇文斋组合而成,形成一个以叠石为主的幽静式的院落,让主人在这里可以陶冶情操。

4 交通体系规划

在规划设计中分为两进五院,四角设置角楼,东西两侧分别设消防车道,既是一个前后院的分隔,又可以解决现代功能中的消防疏散问题。行线和道路是全部行为活动的支撑,它决定了区域活动能量和生命力,根据周边的交通条件,区域的功能特点,分析和考虑交通的安全性、功能性、景观性与经济性,制定合理的交通系统。

道路流线是汾阳王府的骨架,是王府内全部行为活动的支撑,它决定了整个王府的活动能量和生命力,根据周边交通条件、区域的功能特点,因地制宜的规划了安全、流畅的消防车道和步行系统。

5 园林、绿化

汾阳王府的园林为古皇家式的园林,中院主要配置以参天大树,高大乔木为主,东西偏院设置幽静的叠石、水面、灌木等,将王府的庄严和后院的休闲集于一身,形成一个中规中矩的王府园林。

周边依托景区绿化,全区域进行主题绿化造景。对植少量的乔木,其余采用灌木和草本花卉,灌木使用丁香、银翘等色、香、形俱佳的植物,绿篱使用紫叶小檗,间种小黄杨。

6 社会影响及意义

汾阳王是汾阳人的骄傲,修建怀念和祭祀子仪公的殿堂是汾阳人数十代的心愿,也是当今社会精神文化宣传的需要,我们需要楷模,我们需要典范。今天我们复建“汾阳王府”在于宣传和增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它既是了解历史的专题博物馆,欣赏古建筑的窗口,又将是研究姓氏谱牒学术的专业场所。

猜你喜欢
汾阳王府建筑面积
山西汾阳王酒业中国食安大会上获嘉奖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研究
民国时期的《汾阳行政周刊》
thé ATRE茶聚场北京王府中环店
科技下乡让杨家庄农户得实惠 山西汾阳科协联合省农科院经作所举办核桃栽植技术培训会
建筑面积计算的改进思考
普通话习得研究
——以汾阳人学习普通话为例
论明代大同代王府的旅游开发
略论明朝代王府的犯罪
龙岩地区商品房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模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