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

2012-08-15 00:51邓海霞
山西建筑 2012年8期
关键词:发包方承包方法律意识

邓海霞

(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建处,山西洪洞 041603)

建筑工程合同是工程承包、发包双方签订并必须共同遵守、认真履行的法律性文件。建筑工程合同一经签订即生效,是承包方应在约定的期限内向发包方交付质量符合国家规程、规范要求及合同约定承包范围的工程实物,发包方支付相应价款的协议和依据,因此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最高行为准则。合理、规范的建筑工程合同,有利于分摊承包、发包双方的责任风险,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平等竞争。

1 我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企业合同法律意识淡薄。许多建筑企业经营运作不规范,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合同意识。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虽然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但有些建筑企业在签署合同时不依据此合同文本,合同内容不全,对权责和义务的规定不明确,导致签署的合同流于形式,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承揽工程,先行施工,后补签合同,造成合同逾期,出现经济纠纷。据重庆市建委抽查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79个,发现有70%合同不规范,一旦这些工程发生纠纷,建筑企业必将承担许多隐形的风险和损失。2)承包、发包双方的行为不规范。建筑工程的承包方有时为了业务需要,在自身不具备项目施工资质的情况下,为达到承包工程的目的,非法向发包人行贿或挂靠其他有承包资质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另外,某些发包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合同规定中排除自己的主要义务或者任意修改合同内容,扩大自己的权利。3)合同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内容逐渐落后,满足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现有的合同文本涵盖不了管理环节和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要约也未作出明确规定,这样就使承发包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有漏洞可钻。另外,在合同管理体系上,合同的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合同管理程序也不是很明确,存在着规定的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的情况,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机制。

2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合同法律意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时,承包方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对合同的条款往往未经仔细推敲就草率签订,致使企业自身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签订工程合同过程中,承包方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认真审查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尽可能的减少合同纠纷,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同时,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全面强化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业务能力,以更丰富的专业知识,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为了与国际接轨,还应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能够翻译、签订英文合同文本。

2)加强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避免虚假招投标行为。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由于地区或行业保护主义,存在着招标人明招暗定、虚假招标的情况。在资格预审阶段,一些人为因素使得招标代理机构对资质把关不严,中标后容易产生施工项目偷工减料、工程质量低劣等现象。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招投标各方应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招标和竞标,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招投标程序合法、严谨。在规范招投标管理和合同管理中,还需要加强对承包商资质和诚信度的考察,严把建筑承包商资质管理关,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3)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使企业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尤为重要。根据德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经验,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的优化,可使工程增加利润,但最多不超过3%~5%;而合同管理的好,却能使利润增加10%~20%。可见在国外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优化要比技术的优化更为重要。完善合同管理具体方法是:a.完善合同范本。在工程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签署合同的双方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操作,严禁自制不符合程序的合同,合同的内容和权责应该明确。b.不断扩大工程合同文本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的承包方式。c.完善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分级制定必要的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如合同交底制度、责任分解制度、每日工作报送制度、工程进度款审查批准制度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保证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

4)做好合同索赔管理工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建筑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出现索赔问题是难免的。因此,必须建立工程索赔管理制度。在签署合同和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该始终以工程合同为依据,认真整理和分析合同内容,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索赔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最有效、最科学的合同管理策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研究合同条款,积极深入施工现场,收集索赔证据,掌握一手变更、签证等资料,依法索赔,从而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企业适应工程建设的规范要求,从而提升企业生存、竞争能力。

3 结语

建筑工程合同是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核心,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合同来执行,只有合同条款对自身有利,才能为企业的项目管理、施工、结算、索赔等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一定要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强化合同法律意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且不断壮大。

[1]薛玉影.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对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J].2007(31):241-242.

[2]刘永杰.浅淡我国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08(2):217.

[3]王庆伟.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山西建筑,2011,37(19):246-247.

猜你喜欢
发包方承包方法律意识
三方众包市场中的发包方平台博弈机制设计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文化旅游综合体总承包方设计管理案例分析
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行使
离岸IT外包中如何降低发包方的知识保护: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承包方能请求返还弃耕抛荒的承包地吗
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