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应对高油价时代

2012-08-26 01:24朱存
中国石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高油价石油勘探炼油

□朱存

□ 过去一段时期以来高油价给国内石油石化行业带来的影响,将在未来一个时期得以延续。 中国石化新闻图片网 供图

进入2012年,受中东局势多变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继续快速攀升。数据显示,WTI油价和布伦特油价在年初以来多数时段处于100元/桶以上。油价高位运行对处于复苏阶段的全球经济而言不是一个利好消息。我国是全球石油需求大国,2011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6.5%。由于对国际市场有着较高程度的依赖,因此高油价在影响世界经济的同时,也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首先出现在石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各环节受高油价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石油产业的各环节受高油价影响既有正面,也有负面,表现出“苦乐不均”的特征。

高油价对上游石油勘探开发总体有利。

目前我国常规石油勘探开发具备以下特征:一是老油田增储稳产难度大。二是西部油区和大多数新区油气聚焦规律难以把握,勘探开发成本急剧上升。三是低渗透石油资源占石油资源总量的比例较高。

根据国内油气资源分布特点及未来发展潜力,未来我国油气勘探的总体思路将继续围绕“深化东部、强化中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的思路展开。这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价水平。如果油价过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老油田保持稳产和新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保障,而油价高位运行则为油田企业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动力。近年国内油田企业紧抓高油价机遇,适时调整投资决策思路,加大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在储产量增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假如油价在今后保持高位运行,国内石油勘探开发潜力将持续得以释放。

炼油与化工板块利润受到挤压

炼油毛利空间缩小。国内最大炼油企业中国石化发布的2011年财务报表显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企业炼油毛利大幅降低,炼油板块经营亏损348亿元。2011年,中国石化共加工原油2.2亿吨,比上年增长3%,其中约1.7亿吨原油源自进口。2011年中国石油炼油业务也不同程度出现亏损。

成品油价格改革压力大。尽管近年国家出台了新的成品油价格改革机制且取得重要进展,但国内成品油价格依然未能实现与国际接轨。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分别上调汽油和成品油价格,实现了年内第二次成品油价格上调,上调之后的成品油价格创历史新高。综合考虑国内汽柴油的产量比例,本轮涨价后国内炼油行业的盈亏平衡点基本与目前的油价水平持平。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原油价格在今后继续上扬,成品油价格还能否做到水涨船高。

相对于炼油板块而言,化工产品实现了市场化定价,以石油作为原料的化工板块抗风险能力要高于炼油板块。从中国石化公布的2011年业绩看,化工板块实现了赢利。化工产品对外销售收入增长主要归因于化工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公司开拓市场增加产品销量。虽然化工产品实现了市场定价,但假如油价继续上涨导致化工产品价格上扬,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需求从而影响到整个板块的经营。

石油石化行业应对之策

从近中期方面看,影响国际油价的基本因素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全球范围内石油供需的基本格局比较稳定,但短期内的地缘政治动荡会对今后的油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鉴于此,2012年国际油价很有可能会在目前的高位运行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目前很多国际咨询机构都预测油价将在100元/桶水平以上运行。比如IEA预测的2012年WTI原油现货平均价格将为101美元/桶,在2013年升至106美元/桶。

由于国际油价近中期呈高位运行态势,在现有经济环境不发生大改变的前提下,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高油价给国内石油石化行业带来的影响将在未来一个时期得以延续。这其中有机遇,也有挑战。为有效应对高油价对石油石化行业冲击和影响,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根据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不同部分的特点,扬长避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促进石油石化行业健康发展。

□ 加大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是应对高油价的有效手段。图为油田岗位员工在巡检。 杨建晖 摄

1.稳步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如果成品油价格未能实现与国际接轨,一方面会造成石油公司负担加重,另一方面对不合理的用油需求也不能产生抑制。较高的价格水平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就发展大局看,成品油价格上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成品油价格若实现了市场化定价,有利于减少不合理的用油需求,减轻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压力。

2.炼油化工行业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提高了化工板块的经营成本,且这一现象很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因此对于石油产业下游炼油化工行业而言,在产品价格已经实现市场化定价的形势下,不能一味强调水涨船高,那样只能抑制产品销量,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相反,应该还加强管理与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整个产业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加大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从过去几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实践看,国内老油田挖潜以及新领域、非常规油气勘探均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油价高位运行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除或缓解油气勘探开发的高成本压力。因此,在高油价形势下,石油企业需要紧抓机遇,落实资源战略,重视技术创新,加大老油田的挖潜和新领域的开拓,加大投资力度,尤其需要加大对老油田所在地区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力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大突破。

4.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扶持勘探开发。高油价对石油产业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上游勘探开发,尤其是有利于促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如能加以有效开发利用,对于缓解我国石油供需局面,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将有着积极作用。但仅有高油价一个因素还不足以全面快速促使非常规油气产业化进程,需要财税政策、科技创新制度的共同推动。目前国内对于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尚无专门政策,建议在高油价形势下尽快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促进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规模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高油价石油勘探炼油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指南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
从小到大,由大走强—40载炼油节节高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中国石油勘探》投稿须知
印尼人示威抗议高油价
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