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爱心路——齐鲁石化第二届道德模范人物群体素描

2012-08-26 01:24
中国石化 2012年5期
关键词:齐鲁石化雷锋孩子

□ 本刊记者王宾

在石化城,这群拥有爱心、敢于担当、心灵纯净、生活阳光的人们,一路付出辛劳,一路传播光明和温暖

□ 道德模范感动齐鲁石化人。顾波 摄

老妈妈,

改天还会来看您

来帮您扫扫院子打桶水

来给您洗洗衣裳梳梳头

……

——摘自齐鲁石化王洪亮诗作《她是我们的母亲》

把大娘当母亲

4月21日,在山东青州市西店村一间居民房里,18位来自齐鲁石化热电厂的客人把家里挤得满满的。有的拖地,有的洗碗,有的在陪一位银发满头的老妈妈说话。这是他们连续第22年来这里。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让他们22年风雨无阻地牵挂一位80岁的老妈妈?这个雷锋群体的代表——热电厂电气车间员工毕为民说:“这样做,老人开心,我们安心。”

1990年1月,热电厂电气车间年仅28岁的郭洪涛意外去世,他体弱多病的母亲,成为工友毕为民、张军忠、王晓亮这些生前好友的最大牵挂。逢年过节,他们会带上礼品到老人家里探望。老人高兴:“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他们也高兴:“看,老人家又笑了!”

22年间,每次得到老人生病的消息,毕为民他们都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床前嘘寒问暖;22年间,老人的家庭经历风雨,毕为民他们都用尽全力帮助解决。20年弹指一挥间,老人精神益发健旺,心情益发舒畅,毕为民他们从心底里感到高兴。“这是学雷锋,这更是做人的良心,关心老人的员工越来越多。”电气车间党支部书记李冰说。

与毕为民他们一样,供排水厂的高蔷薇,同样以自己孝敬“两个婆婆”的言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多人觉得奇怪:“结婚前知不知道丈夫还有一对养父母需要照顾?”高蔷薇回答干脆:“知道,俺愿意陪着他一起照顾。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人品差不了。”

不过,照顾两位婆婆的辛苦,还是超出她的想象。养母住院她得跑前跑后,回到家,还有“亲婆婆”需要她端茶送水。高蔷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操持家务,从没让老人受半点委屈。这个瘦弱的女子,用一颗平和包容的心建立起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助人为乐

照顾亲人义不容辞,在齐鲁石化,更多的人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伸出援手。

储运厂货运车间副主任苗齐,15年前资助了一名贫困山区的小学生。从那以后,他把这名小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书信电话往来不断,逢年过节还经常走动。这一帮,就是15年。不过,让苗齐想不到的是,2006年,一向成绩优秀的孩子居然高考落榜,孩子灰心丧气“不想学了”,苗齐赶紧将其接到家中开导。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苗齐跑前忙后付出了更多的心血。2007年孩子终于考上大学,如今已大学毕业,人生终于出现了一抹亮色。苗齐说:“帮助一个孩子改变人生,收获成功,自己累点也值。”

氯碱厂段强,也是一个助学为乐的人。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的他,12年坚持资助两名贫困失学儿童,帮助这两个孩子先后圆了大学梦,在同事中被传为美谈。

“一个人帮俩”,让段强的家庭生活感到“很累”,他每年的捐助额都远远超过了助学规定的数额。2002年,段强自己的孩子上了中学,家里开销更大了,经济状况日趋紧张,但段强仍咬牙坚持着,“不能让孩子们失望”。一年年过去,孩子们长大了,现如今,两个孩子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圆了大学梦。

齐鲁人的善举数不胜数,有时付出金钱,有时付出感情,有时面临的却是生命的考验。

2008年3月5日下午4点,齐鲁石化车辆中心驻地东面一间饭店突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中间还夹杂着凄厉的呼救声,紧挨着饭店的就是一家幼儿园,情况万分紧急。客运三队刚出车回队的唐行忠,见状来不及多想,一面让同事报警,一面飞奔翻过围墙冲到现场。火势已经越来越大,不断逼近幼儿园!唐行忠不假思索,冲进火海抢救孩子,一个、两个、三个……二十几个孩子安然无恙地被救出来。好多孩子的家长哭着问唐行忠在哪个单位工作、叫什么名字,他只说了一句“没什么”,就匆匆离开了现场,平静如常。

“没什么”,这应该是雷锋最常说的话吧。

岗位“雷锋”

相对于生活中的好人,那些工作中的敬业者同样像“雷锋”一样让我们感动,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王恩良,参加工作41年,一直在炼油厂运焦班——一个被称为全厂“最黑”的岗位工作。这里一个班下来,全身上下都是石油焦粉末。39年,王恩良的工作态度始终认真负责;39年,王恩良的工作作风一直兢兢业业;39年,让他有了一个外号——“老黑”,但他的工作很“亮”。

张哲,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维修缝纫机,成为塑料厂公认的设备“大拿”。在他看来,再精密的设备,也不会无缘无故出问题,出了问题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他总结出了“敲、钻、套、攻”的缝纫机四字工作法,让多台几乎报废的缝纫机“起死回生”,为企业节省了大笔维修资金。他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毕业于山东大学的宫小文,跟同事一起负责108种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她把所有产品的说明书整理成活页随身携带,一有空就抽出来学习,掌握了炼油、化工、塑料、橡胶和化纤五大类100多种产品的名称、用途和技术指标。“对于客户的问题,我能随口给出满意的答复”。两年时间里,宫小文解决了79起产品质量纠纷,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她,也被用户称赞为“客服专家”。

还有业余时间为居民义务磨刀剪4000余把的塑料厂员工王树理,还有帮助几十名失学儿童的退休老干部王福堂,还有十几年坚持义务献血的腈纶厂员工,还有拾上万元现金而不昧的石化学子……

有道德引领,前行的路上就会充满阳光。在石化城,这群拥有爱心、敢于担当、心灵纯净、生活阳光的人们,一路付出辛劳,一路传播光明和温暖。

猜你喜欢
齐鲁石化雷锋孩子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齐鲁石化的“共享经济”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写给雷锋
心理辅导凝爱心——记齐鲁石化公司关以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高英芳
传递“金钥匙” 引领新一代——齐鲁石化关工委以『传帮带』助力青工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