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建筑评定看绿色建筑发展

2012-09-07 05:41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23期
关键词:建筑评价绿色标准

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趋势。早在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便开始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逐渐确立了绿色建筑评价和标识的规范、标准和方法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细则》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绿色建筑标识并不只在中国所有,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标识,行业比较熟悉的就是美国Leed。目前在中国取得认证的绿色建筑标识数量是200个,总计数量是29000多个。中国的绿色建筑标识,是指在建筑的全设计周期内,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高效的室内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基本内涵就是节约、环保和健康。

绿色建筑标识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对绿色建筑标识评价范围,包括了新建和扩建、已经改建的住宅和公共建筑。我们设计了办公、厂商、宾馆以及商业建筑,按照要求的阶段分类绿色建筑标识。星级标准的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目前,国内绿色建筑标识评定机构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评审的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一半,另一个评价机构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在全国20多个省市都有自己的管理办公室,以及评价管理委员会,负责一星级和二星级的评价。评价依据是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2006年发布的,还有一个是用于评价绿色工业建筑的绿色工业导则。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评价的标准,采取一种分向评价体系的评价,从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用了几年,最新的征求意见,有以下变化:第一,评价框架,从现在的分项评价方式改为打分制;第二,量化指标的比重有所提高;第三,增加了创新项,作为加分项。最后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公告,公告没有问题后颁发证书。

绿色建筑评定

绿色建筑评定情况怎么样?截止到今年的9月份,全国评出了556个绿色建筑项目,这些建筑有3185栋,总建筑面积5600万平方米。欧美国家的一个建筑,往往是几千平方米,或者一万平方米,与之相比,我国的建筑体量都比较大。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速度不断加速,今年的数量超过了去年,而去年绿色建筑标识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力度。到今年9月份,通过对我国各省市取得绿色建筑标识的统计,可以发现,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还不平衡,有些地方多,有些地区少,甚至还有的地区至今是零,前10名的有江苏、广东、上海、天津、浙江、北京、河北等,香港地区已经目前已评价了4个。

从全国分布来看,一二三星标准,从数量看差不多;从住宅看,气候区方面比较多,上海、江浙一带占到一半。中国的气侯,因为资源辽阔,气侯的变化非常大,我们选用绿色建筑的时候,选择经济适宜的。

根据138个项目进行统计,有些技术用的比较广泛,有些技术用的比较少。目前我们的发展处于一个绿色建筑起步到推广阶段,比如收集屋面雨水用于景观的浇灌听起来是没有问题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又在供水管上进行二次消毒,专家评审之后指出来,这个项目在工艺方面,显然不合理,典型的一种过度绿色案例。我们知道,屋面的雨水本身水质比较好,经过气流之后,即使不经过污化处理也可以做一些灌溉。两次的消毒工艺,既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也没有必要,这样一来就造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很高,搞的很多投资方对绿色建筑望而却步。经过去年和今年的100多个项目的统计,统计出来了一二三星级的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建筑的成本,一星级二星级基本上是几十元钱,三星级的住宅建筑达到了300多元,三星级的公共建筑达到了600多元。这个数字里有些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方面,并没有把之前传统的替代成本去掉,比如计算绿色建筑采取的保温窗,往往把这块作为绿色建筑降低成本。

个别建筑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有较大的差异,我们要强调的是高的星级,不一定是高成本才能达到,有的建筑把绿色建筑进行了堆砌,造成了不低碳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看似成本低,其实本身这个地区的节能标准和其他的建筑性能标准要求比较高,这样的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会比其他省市要低一些。比如江苏,基本上600~200元钱就能达到三星级的绿色建筑。

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或者绿色建筑策划越早越好,如果越早对整体的方案影响越小,由此带来的增量成本越小,绿色建筑的性能提高越大,反之在施工图完成以后,进行一个修改,必然会使成本增加。

绿色建筑政策导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目前采用的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标准。绿色工业建筑标准和绿色办公建筑标准等都在启动或者正在报批审查中,未来两三年时间内就可以实现全国绿色建筑全方位标准体系。那么,绿色建筑的政策导向是什么?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大会里,有四节一环保的内容。

和绿色建筑相关的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制度,完善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能相关的有: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低碳产业。和节水方面有关的有:加强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和节材相关的有:再利用资源化。和环保相关的有: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相关的有: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

在国家层面上,还有一些政策,比如《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中长期纲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发改委共同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这里面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财政奖励标准,二星绿色建筑45元每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对新建建筑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2年内绿色建筑开工建设规模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城区,中央财政审核给予5000万元基准的资金补助;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2年内绿色建筑开工建设规模介于100-200万平方米之间的绿色生态城区,除享受国家、省单体建筑奖励政策外,省财政给予每个绿色生态城区100万元资金奖励。在此基础上,各地也发出了自己的激励补贴政策,比如上海市每平米补贴6元钱左右。

二星级成本大概是在100元左右,国家补贴45块钱,加上地方的补贴,这样对企业就没有太大顾虑。

绿色建筑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发展方向,首先是顺应社会的自然发展趋势,预计在十二五、十三五保持快速的发展。另一个趋势是,绿色建筑已经开始从单体向区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发展,从产品到产业发展。最近中央领导对于绿色建筑的批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通过绿色建筑的推进,通过节能减排的推进,带动产品产业的发展。我们判断在十三五期间有可能实现一星级建筑变成一种强制性的绿色建筑。

目前,我们还面临着一些主要的技术问题,一个是被动性的技术采用的比例,仍然需要提高,技术集成程度有待提升,地方特色需要进一步体现。解决的思路,是尽可能在设计前期完成所有的目标绿色设计,不仅仅只着眼于标准条款的贴膏药式的做法,采用被动式优先,主动式辅助的原则。

总之,几年来中国的绿色建筑得到了非常的发展,十八大更加重视了节能与环保,推行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
建筑评价绿色标准
绿色低碳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2月起实施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