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转、改”精神开创报业工作新局面

2012-09-17 09:00本刊编辑部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4期
关键词:报业新闻宣传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2011年开展以来,我国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满腔热忱地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体察国情民意,反映火热生活,报道真知灼见,为新闻文化宣传战线带来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思想获得了根基,思考长上了翅膀。”这是不久前在中宣部召开的深化“走、转、改”活动座谈会上,一位记者在描述自己收获时所讲的话。“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的实践证明,它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新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锐意创新,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履行新闻工作职责和使命的有效途径。

为什么“走转改”活动反响热烈,成效显著?用中宣部领导的话说,一是领导带头,组织有力;二是全员参与,持续推进;三是成果丰硕,成效明显。“走、转、改”活动中,新闻工作者跟随边疆地区的学生跋山涉水在上学之路上,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在露天大舞台上为农民唱歌献舞,科技工作者去到田间地头、车间矿山传授技术。“走、转、改”活动中,广大参与人员在了解国情、记录时代、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也使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作风得到了锤炼,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可喜改变。实践证明,“走、转、改”活动是新闻宣传文化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继承优良传统,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一切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新闻宣传文化工作者都应该把它当作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加自觉主动地坚持下去,使之常态化,全员化,甚至制度化,而且要把在这一活动中萃取的“走、转、改”精神,推向更深层次,引入更大范围,使之发扬光大。

发扬“走、转、改”精神,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人民至上的群众观点,各项工作才能获得新进展。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新闻活动的主体,亦是创造新闻的主体,更是滋养新闻媒体的源泉。从本质上说,新闻宣传文化工作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本身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与伟大创造,是新闻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就有了超越一切的强大动力。

发扬“走、转、改”精神,对于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更加自觉主动地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各项工作才能取得新业绩。服务大局,服务大众,推动问题解决,多出精品力作,是“走、转、改”活动最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为我们事业的发展赢得美好的明天。求真务实,说说简单,践行起来就不容易,坚持下去就更难,而它恰恰是“走、转、改”活动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发扬“走、转、改”精神,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各项工作才能获得新突破。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人民群众是创新创业的根本。只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我们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也才能获得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气魄。当前报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机遇和优势。能否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不断推进科学发展,营造更加美好的报业经济,靠的就是改革,靠的就是创新,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创新没有活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美好蓝图,发出了进军建设强国的伟大号召,新闻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者将一试身手,大有可为。这就需要发扬“走、转、改”精神,在打造新闻文化生产力上下工夫,努力开创新闻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报业新闻宣传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索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关于新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新闻宣传工作的“四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