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塞的制作中的问题与标准制作的讨论

2012-09-19 11:18杨辉德秦春娥
中国食用菌 2012年5期
关键词:试管食用菌标准

杨辉德,秦春娥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提起棉塞制作,可能很多学者认为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但要按教科书所述方法作一标准棉塞,却颇费周折,不是稍大就是稍小,不是过紧就是过松。很难达到规定标准,且目前的教科书上也没有制作标准,这是第一。传统的方法制作棉塞耗时过长,影响生产进度,这是第二。正是因为如此,初学者往往制造出形态各异、良莠不齐的棉塞,低劣的棉塞影响了接种过程与接种质量,为此笔者就棉塞的制作技巧与制作标准谈谈个人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1 棉塞制作中常见问题

在从事食用菌多年教学工作实践中,感却到了棉塞制作中容易质量低劣问题,不少制作人员特别是初学者,由于对菌种的生长、繁殖特性缺乏足够了解,或是对棉塞作用及接种过程缺乏足够认识,制作的棉塞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出现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如在接种操作中可能出现棉塞掉落或烧着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实验操作,影响了实验结果,浪费了生产资源,造成实验失败,现将棉塞制作中常见的问题总结如下。

1.1 材料的选择不当

大多数制作者选用脱脂棉,虽然脱脂棉易购、质量好,纤维细长,有利于棉塞的制作,但是脱脂棉最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棉花受潮,棉塞受潮后,用来封闭试管或三角瓶,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沿湿润的棉塞进入,引起杂菌污染;对于那些质量较差,灰尘较多、纤维较短的次品棉花,也不宜作培养菌种棉塞使用。

1.2 棉塞的外形不正

棉塞外形是影响棉塞质量主要方面,棉塞下部不是半园的棉塞在塞入试管口、瓶口时易产生阻力,在火烧棉塞时也容易烧着,影响了棉塞质量;上部不是半园的棉塞一是外观难看,二是容易吸尘、吸潮,也影响了棉塞质量。

1.3 棉塞过长或过短

棉塞过长或过短也会影响培养结果,过长容易和培养基接触,引起杂菌污染,特别是食用菌中有些种类气生菌丝特别发达,气生菌丝生长后容易抵达棉塞底部,引起棉塞受潮而污染;过短棉塞插入试管口、瓶口中部份过浅,在培养检查、搬动中容易造成棉塞脱落。

1.4 棉塞过紧或过松

棉塞过紧或过松同样会影响培养效果,过紧则容易使管口、瓶口玻璃破裂造成损失,或是棉塞通气性能变差影响菌种生长,过紧还会造成操作不便;过松的弊病是易脱落或过滤作用下降招致空气微生物侵入,引起杂菌污染。

2 提高棉塞的制作质量

鉴于上述情况,棉塞的制作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一是制作标准是什么;二是选用什么样的制作材料;三是制作过程是否简便;四是制作质量是否达标。就此四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2.1 制订制作标准

棉塞的制作既无企业标准,更无国家标准,制作棉塞的随意性很大,在材料、大小、形状、长度、松紧度教科书只作定性描述,末作定量规定,造成了制作中的任意发挥。个人看法是材料以腈纶棉为佳,原棉以品级高纤维长为宜,长度以3.0 cm~3.5 cm为准,形状以磨菇形为美,松紧以适度为适,具体标准见图1,制订棉塞制作标准从制作方便,利于操作,质量可靠,节约成本四个方面予以综合考虑。

2.2 选择合适材料

适合做棉塞的材料除传统的棉纤维外还有腈纶棉等化纤材料,棉纤维又根据加工的不同分脱脂棉、原棉和废棉,原棉根据色泽、杂质分1个~7个品级,根据纤维长度也分7个等级,脱脂棉因吸水性强,易受潮不适合做棉塞,废棉也因纤维过短也不适合做棉塞,原棉以1~3品级、纤维长效果最好,腈纶棉等化纤由于不易吸水,也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其中的耐高温类型是制作棉塞的最好材料。

图1 标准棉塞示意图

2.3 选用包扎方法

棉塞在制作中,水平高的、技术熟练的不用包扎也能制作出好有棉塞,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常用的是用纱布包扎,纱布包扎费时费力,对材料的消耗也大,提高了制作成本,针对此问题本人在包扎方法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改革后的包扎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操作速度,且能保障棉塞质量,具体操作如下:先用纤维材料做1个直径在7 cm~8 cm园饼,将多余的纤维材料加在园饼的中央,一手拿住园饼,另一只手食指顶住园饼中央形成1个园柱体,过程有点像包苞子,再将园柱体下部往回捎,捎回后用手稍加挤捏再形成1个棉团,棉团的外形似茧,长3 cm~3.5 cm,然后用医用胶布在棉团中央横向扎牢。最后将棉团塞入试管口、三角瓶口中定型,定型后1个标准棉塞便告成功,包扎过程见图2。

2.4 质量检查方法

图2 医用胶布包扎制作棉塞过程图

检查棉塞是否优质的标准是一看、二提、三听、四量,看的检验方法是看棉塞形状要标准,外形似蘑菇,棉塞2/3在试管口、瓶口里,1/3在试管、瓶外,棉塞与试管壁间的接合紧密、无缝隙;提的检验方法是手提棉塞,试管、三角瓶不坠落,坠落表明过松,不坠落表明松紧适度;听的检验方法是手拨棉塞,能听到"澎"的响声,声音响亮表明紧,无响声表明松,量检验方法用尺子量棉塞的长度,3.0 cm以下过短,3.5 cm以上过长,对于检查不合格的棉塞,查明原因予以重做或淘汰。

[1]朱元弟.菌种瓶棉塞的制作技巧[J].食用菌,1994(1):12-13.

[2]刘建辉.制食用菌母种巧摆试管斜面[J].食用菌,1995(1):25-27.

[3]任桂梅.夹心棉塞制作与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1996(1):12-14.

[4]刘国生.棉塞的快速简易制作方法[J].食用菌,2000(4):13-14.

[5]卢成瑛.试管棉塞制作方法的改进[J].生物学通报,2002(1):35-36.

[6]朱西伟.优质棉塞的快速制备方法[J].食用菌,2003(1):22-24.

猜你喜欢
试管食用菌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试管难题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