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120院前创伤急救情况调查

2012-09-27 07:15蔡平军周月琴都定元
创伤外科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车次主城区重庆市

蔡平军,周月琴,都定元

国内外研究报告显示创伤死亡大多发生在院前或事故现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院前创伤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1-5]。因此,为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除继续加强危重创伤的院内治疗研究外,尚应加强创伤预防、创伤急救体系建设和更加强调在院前环境的医疗急救研究[6]。重庆市院前医疗急救以急救医疗中心(分中心、站)为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共同组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笔者根据2004~2011年重庆市主城区120院前创伤急救调度车次的数据,对该区域急诊创伤发生情况、原因、好发月份、好发时间段以及8年中变化趋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寻找该区域创伤发生规律,以提高对创伤的预防及院前急救的能力。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CEMC)位于重庆市核心区域两路口地区,其急救半径与在线网络医院主要分布在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渝北区、北部新区等重庆主城区9个行政区,CEMC受理呼救并调度主城区急救网络医院,也直接出车和派出医务人员参与主城区的日常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和全市重特大灾害、重特大交通事故伤害的医疗救援。

本研究从重庆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院前急救调度系统数据库提取2004年1月~2011年12月重庆市主城区120院前创伤急救数据。数据资料包括:(1)院前创伤急救呼救原因,根据呼救主诉将致伤原因分为交通伤、坠落伤、刀砍伤、烧烫伤、自杀、电击伤、溺水、爆炸伤、工矿伤、塌方伤、其它外伤(数据库中记录不规范者,如骨折、胸外伤等非致伤原因呼救的创伤)11大类;(2)各年度院前创伤急救调度车次;(3)每年及每月各种原因创伤院前急救次数;(4)每天中各时间段各种原因创伤院前急救次数;(5)以上数据在2004年1月~2011年12月中的变化趋势;(6)将CEMC和主城急救网络医院院前创伤急救情况分别统计。

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各年院前创伤急救调度车次数据(见图1)

8年间总共101 496次院前创伤急救,2007年1月~2011年12月较前呈明显增加趋势,年均增加28.40%。

2 各年院前创伤急救致伤原因分类及所占比例情况(见表1、图2)

所占比例最高的前4位为交通伤68.23%,其它外伤26.2%,坠落伤2.52%,刀砍伤2.21%。

3 各年不同致伤原因院前创伤急救次数逐年变化情况(见表1)

交通伤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4年1月~2006年12月院前急救次数增加幅度不大(2552~3413次/年),年均增加5.59%,2007年1月~2011年12月呈明显增加趋势(8737~15737次/年),年均增加58.82%;其他原因创伤发生变化不大。

4 各年院前交通伤急救调度车次情况(见图3)

总调度车次、主城网点医院出车量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增加幅度不大,年均增加分别为5.59%及19.72%,2007年1月~2011年12月呈明显增加趋势,年均增加分别为58.82%及94.78%,CEMC出车量增加幅度不大,年均增加10.63%。

5 8年间院前创伤急救按月发生情况(见表2)

创伤发生频率最高3个月为9、5、7月,发生频率最低3个月依次为2、1、12月(P<0.05)。其中交通伤发生频率最高3个月依次为5、10、9月,发生频率最低3个月依次为2、1、12月(P<0.05);坠落伤发生频率最高3个月依次为9、7、6月,发生频率最低3个月依次为2、1、11月(P<0.05);刀砍伤发生频率最高3个月依次为6、7、10月,发生频率最低3个月依次为2、1、12月(P<0.05);自杀等其它原因创伤发生差别不大。

6 8年间院前创伤急救每天时间段发生情况(见表3)

不同致伤原因创伤发生高峰/低谷时段分别为:交通伤08~22时/00~06时(P<0.05);坠落伤08~12时与14~16时/00~06时(P<0.05);刀砍伤20~02时/04~08时(P<0.05);自杀10~16时/02~08时(P<0.05);烧烫伤8~10时与16~18时/02~06时(P<0.05)。

表1 2004年1月~2011年12月院前创伤急救致伤原因分类及调度车次情况(次)

表2 2004年1月~2011年12月不同致伤原因院前创伤急救分月调度车次情况

表3 2004年1月~2011年12月不同致伤原因院前创伤急救按时段调度车次情况

图1 2004年1月~2011年12月院前创伤急救调度车次情况

图2 2004年1月~2011年12月院前创伤急救致伤原因分类及比例

图3 2004年1月~2011年12月院前交通伤急救调度车次情况

讨 论

1 创伤院前急救研究和院前急救服务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近8年来院前创伤急救次数于2007年开始呈逐年明显增加趋势。交通伤院前急救次数变化趋势与总的创伤院前急救次数变化趋势相同,而且交通伤在创伤各致伤原因中所占比例最高,提示院前创伤急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伤的增加。交通伤发生的变化趋势与2007年以来重庆市主城区车辆(主要是私家车)增加及新的非职业驾驶员增加有关。也向社会警示:私家车驾驶员应加强驾驶技能培训及注意驾车安全。此现象与全国大部分地区情况相似[7-9]。Wick等[10]曾提到交通伤和坠落伤是和平时期创伤发生和致死的两大常见原因。严重交通伤及坠落伤死亡率及致残率高[6],一旦发生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重大损失。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车辆、人口、建设项目的增加是必然趋势,交通伤、坠落伤等创伤在逐年增加。减少创伤的院前死亡不仅有待于交通事故、坠落的有效防护以减少事故本身所致的致死性创伤发生,而且提高对伤员的院前治疗和院内急救医疗水平至关重要。加强创伤的院前急救研究,提高创伤院前急救能力,加强创伤外科专业建设,培养创伤外科医务人员和集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创伤急救专业人员,从整体上对严重创伤的诊断、院前急救、院内治疗安排和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强化急救网络建设管理在创伤院前急救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院前急救体系中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及各网点医院各负有重要职责,市急救医疗中心负责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组织、指挥和调度,按照院前医疗急救需求配备通讯系统、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开展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急救网点医院按照急救医疗中心指挥和调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随着创伤院前急救次数逐年增加,主城网点医院在院前急救中担负了主要的工作,充分体现了网点医院在重庆市急救网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创伤急救中若院前救护人员和装备到达更及时,尚有11%的死亡可能避免[11]。许多车祸致死都发生在伤后30min内,因此,若能在伤后5min内给予救命性措施,伤后30min内给予医疗急救,则l8% ~25%受害者的生命可因此而得到挽救[12]。因此,充分利用“伤后黄金1h”,迅速到达现场实施急救、甚至将救命性的外科处理前伸至事故现场并安全转送到就近医院,避免单纯转运伤员的现象。切实加强以上措施,可望显著降低交通伤、坠落伤等严重创伤的院前死亡率[11]。因此在急救网络建设中加强地区性创伤中心的建设和院前创伤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化的建设尤为重要。

3 加强创伤预防宣教、科学配置急救资源是减少创伤发生和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重要手段

交通伤、坠落伤、刀砍伤发生频率夏季高于冬季。夏季发生车祸的概率高与重庆地区夏季炎热、驾驶员休息不好、情绪急躁、疲劳驾车有直接关系,而冬季气候较适宜,驾驶员在气候相对恶劣的季节中发生危险的概率要大,也提醒驾驶员在夏季更应注意驾车安全。坠落伤、刀砍伤夏季发生率高应与炎热环境中人注意力下降、容易急躁、夏季户外活动多有关。各种原因创伤在每日中各有其高峰及低谷时段,交通伤白天及傍晚较夜晚发生多与白天车辆、行人多于夜晚有关,因此,白天车辆、行人更应重视交通安全。坠落伤发生高峰时段为工作时间,低谷时段为休息时间,与此类创伤多为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伤有关,也警示施工单位应注意建筑工人的安全保障及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刀砍伤高发时段为夜晚与此类创伤原因的社会因素有关,也提醒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夜晚社会治安管理。自杀及烧烫伤发生白天较夜晚多提示是在行为人清醒状态下发生较多,也应是可以预防和阻止的。医院应根据各类创伤易发的季节及时间变化规律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及宣传,加强公众安全防护意识,预防创伤发生。同时,医院应根据创伤发生规律提前拟定各种原因创伤急救的应急预案,合理配置院前急救物品、设备及专业人员,加强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能力,加强院前——急诊——ICU——院内专科一体化创伤救治建设,对提高创伤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死亡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作用。

[1]Soderlund N,Zwi AB.Traffic-related mortality in industrialized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Bull World Health Organ,1995,73(2):175-182.

[2] Smith GS,Barss P.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epidemiology of a neglected problem[J].Epidemiol Rev,1991,(13):228-266.

[3] Mock C.Improving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in rural areas of low income counties[J].J Trauma,2003,54(6):1197-1198.

[4]都定元,高劲谋,林曦,等.道路交通事故伤与坠落伤流行病学比较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0,2(2):75-77.

[5] Mock CN,Jurkovich GJ,nii-Amon-Kotei D,et al.Trauma mortality patterns in three nations at different economic levels:implications for global trauma system development[J].J Trauma,1998,44(5):804-814.

[6]都定元,高劲谋,林曦,等.严重交通伤与坠落伤救治结局比较创伤急救模式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46-48.

[7]安帅,范达,张进军,等.北京市“120”救治0-25岁人群交通伤特点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1):16-19.

[8]刘改芬,韩松,梁多宏,等.2001年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特点[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9):524-526.

[9]文进,袁萍,邓正华,等.1999-2002年成都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9(1):8-11.

[10] Wick M,Ekkemkamp A,Muhr G.The epidemiology of multiple trauma[J].Chirurg,1997,68(11):1053-1058.

[11]都定元,孔令文,赵兴吉,等.移动监护与急救手术前移在严重胸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2):107-111.

[12]王正国,朱佩芳.第14届国际意外事故和交通医学会议论文综述[J].中华创伤杂志,1995,11(6):388-390.

猜你喜欢
车次主城区重庆市
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调度集中系统车次号技术的研究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浅析石家庄主城区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动车所车次号处理逻辑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福州市主城区园林绿化引进社会化管理改革研究
CTC系统自动变更折返车次号功能的实现
主城区重要道路围挡施工交通组织研究